大跨橋梁安全監測的技術方法分析1


「摘 要」首先介紹了現代大跨橋梁的安全監測的意義,通過比較目前幾種測試位移儀器的優缺點,提出用GPS進行大橋位移監測的新方法,并闡述了其原理和特點;指出目前用干系統識別的時域和頻域法的各自不足,探討結合時頗的參數識別的新方法,最后提到目前用于大跨橋梁損傷檢測方法的困難。
「關鍵詞」大跨橋梁 GPS 系統識別 損傷檢測
一、橋粱安全監測的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交通運輸的需求,許多大跨度橋梁應運而生,尤其是懸索橋以其跨度大,造型優美,節省材料而備受人們的青睞,成為大跨度橋梁的首選。但隨著跨度的增大,從幾百m到3000m;加勁梁的高跨比越來越小,(l/40~l/300);安全系數也隨之下降,由以前的4~5下降為2~3.另外,由于其柔性大,頻率低,對風的作用很敏感。由于缺乏必要的監測和相應的養護,世界各地出現了大量橋梁損壞事故,給國民經濟和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
1994年10月韓國漢城發生了橫跨漢江的圣水大橋中央斷場50m,其中15m掉入江中,造成死亡32人、重傷17人的重大事故。據稱造成橋梁在行車高峰期突然斷裂的原因是長期超負荷運營,鋼梁螺栓及桿件疲勞破壞所致。
1940年完工的主跨853m的塔可馬大橋(Tacoma Narrows),只使用了三個月,便在19m/s的風速下造成了塌橋事故 :1951年主跨 1280m的金門大橋于風速 15~1520m/s時因振動而造成橋體部分損壞,等等。
美國現有的約50萬座公路橋中,20萬座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傷。1967年2月橫跨美國俄亥俄河上的銀橋突然倒塌,造成46人死于非命。
我國早期建造的斜拉橋,由于拉索的防護不合理而引起的斜拉索的嚴重銹蝕,如濟南黃河橋、廣州海印橋的斜拉索在遠未達到他們的設計壽命下,被迫全部更換,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的社會影響。
過去十幾年里,我國已建成一批大跨度橋梁,僅上海就有南浦、楊浦和徐浦大橋等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橋梁,另外,中國香港的青馬大橋和虎門的虎門大橋又是我國首次建立的懸索橋,近年來我國特別是沿海地區交通發展迅速,迫切需要建立一大批大跨度橋梁。為了確保這些耗資巨大,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大橋的安全耐久,必須對這些大橋進行連續的監測。
目前,橋梁的監測越來越受到重視,許多研究人員都在致力于橋梁的監測研究,橋梁的安全監測正日益成為土木工程學科中的一個非?;钴S的研究方向[1,2,3].
二、橋梁位移監測儀器的現狀
大跨度橋梁受風荷載,車載,溫度和地震影響較大,而在沿海地區一般無地震,主要受臺風,車載和溫度的影響,為保證其在上述條件下的安全運營,必須研究橋梁在上述條件下的實際位移曲線,而目前對風的研究僅局限于理論和模型實驗,對實橋在風作用下的研究還不充分,對車載的研究也只是在特定時間和空間下進行。主要原因是測試儀器的不合理,對大橋不能連續實時監測。目前用于結構監測的儀器主要有:經緯儀、位移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和激光測試方法。
上海楊浦大橋就采用的是全站儀自動掃描法,對各個測點進行7s一周的連續掃描,其缺點是各測點不同步以及大變形時不可測。
位移傳感器是一種接觸型傳感器,必須與測點相接觸,其缺點是對于難以接近點無法測量以及對橫向位移測量有困難。
加速度傳感器,對于低頻靜態位移鑒別效果差,為獲得位移必須對它進行兩次積分,精度不高,也無法實時。而大型懸索橋的頻率一般都較低。
激光法測試精度較高,但在橋梁晃動大時由于無法捕捉光點也無法測量。
除上述不足外,對橋梁的扭角測試也力不從心,為對橋梁進行安全監測,必須尋找更好的測試方法。目前出現了利用GPS進行測試的新手段,在橋梁高層結構上進行實地測試[4~6],過靜君與1996年對深圳帝王大廈,1998年對中國香港的青馬大橋進行了實驗研究,特別是1999年在廣州虎門大橋進行了實橋測試,目前已正常工作。國外的dodson,A.H,1997;brown,G.J,1999也利用GPS對結構進行監測,獲得了成功,但在國內利用GPS對橋梁的測試還無先例,在國外也僅限于位移監測,利用GPS進行動力分析和研究橋梁在風和車輛作用下的力學行為還不充分。下面介紹利用GPS監測的原理和特點。
GPS位移監測原理:大橋位移監測系統是采用衛星定位系統。它是利用接收導航衛星載波相位進行實時相位差分即 RTK技術(Real Time Kinematic),實時測定大橋位移。原理見圖1. GPS RTK差分系統是由 GPS基準站、GPS監測站和通信系統組成?;鶞收緦⒔邮盏降男l星差分信息經過光纖實時傳遞到監測站。監測站接收衛星信號及GPS基準站信息,進行實時差分后可實時測得站點的三維空間坐標。此結果將送到GPS監控中心。監控中心對接收機的GPS差分信號結果進行橋梁橋面、橋塔的位移、轉角計算,提供大橋管理部門進行安全分析。
GPS監測大橋位移特點:
(1)由于GPS是接收衛星運行定位,所以大橋上各點只要能接收到6顆以上GPS衛星及基準站傳來的GPS差分信號,即可進行GPS RTK差分定位。各監測站之間勿需通視,是相互獨立的觀測值。
?。?)GPS定位受外界大氣影響小,可以在暴風雨中進行監測。
?。?)GPS測定位移自動化程度高。從接收信號,捕捉衛星,到完成RTK差分位移都可由儀器自動完成。所測三維坐標可自動存入監控中心服務器進行大橋安全性分析。
?。?)GPS定位速度快、精度高。GPS RTK最快可達10~20Hi速率輸出定位結果,定位精度平面為10mm,高程為20mm.當然,GPS進行橋梁的實時監測也存在著不足,目前僅能對變形相對較大的位移進行監測,對于小位移還需進一步提高GPS的定位精度,但不排除GPS對其他大型結構的應用前景。
更多信息請訪問:公路監理師頻道 公路監理師論壇
?09年公路監理考試輔導由申玉辰、王志義、賈彥芳、董軍兆老師聯合主講
?2009年公路監理工程師考試網上遠程輔導招生簡章!
?老師輔導每天24小時不限時間隨時反復學習!
?09年公路監理師將全部采用視頻教學.
最新資訊
- 2016年公路監理師《綜合知識》公路監理之合同的法律特征考點2015-12-15
- 2016年公路監理師《綜合知識》設備工程合同溝通管理概述考點2015-12-15
- 2016年公路監理師《合同管理》合同形式種類考點2015-12-14
- 2016年公路監理師《合同管理》工程延期的審批考點2015-12-14
- 2016年公路監理師《道路與橋梁》邊溝設置考點2015-12-14
- 2016年公路監理師《道路與橋梁》路基施工測量技術考點2015-12-14
- 2016年公路監理師《道路與橋梁》路基冬期施工技術考點2015-12-11
- 2016年公路監理師《監理理論》施工企業資產概念和分類考點2015-12-11
- 2016年公路監理師《監理理論》控制措施考點2015-12-11
- 2016年公路監理師《合同管理》路基路面應滿足的基本要求考點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