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不讓“兩后生”成為苦力型民工


目前農村新增勞動力實際上是以“兩后生”為主體(即初中、高中畢業后未考取大、中專院校,又不愿再復讀的學生),對這個群體政府如果不能及時提供勞動技能培訓,很多人就可能成為不會外出謀生的傳統農民。白銀市通過實施“兩后生”培訓工程,找到了一條農村脫貧和勞務輸轉的路子。
白銀市是一個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的城市,全市175萬人口中,農村人口為136.5萬人,農村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78%,有富余勞動力23萬人,每年新增初中畢業后未能考上高中、高中畢業后未能考上大學的“兩后生”有5000多人。這些“兩后生”的就業成為學生煩心、家長操心的社會問題。
白銀市委書記袁占亭介紹,目前國內經濟發達地區想要勞務工的單位很多,但白銀卻有相當一部分勞務工輸轉不出去,主要原因是缺乏勞動技能。從去年開始,白銀市開始加強對“兩后生”培訓,對吃低保的農村家庭“兩后生”,政府進行免費培訓。
白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馬國祥說,針對全市初中、高中畢業后未能升學的“兩后生”多,無技能,收入低,外出后就業又不穩定的實際,要突出抓好增量農民的培訓。
白銀市根據市場和企業實際需要,對“兩后生”按照不同區域、不同行業要求,區分不同的培訓對象,采取“定單式”、“定向式”和“儲備式”等多種形式的培訓模式,依托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和師資力量雄厚的技工院校,以電焊、計算機應用、電工、管工、烹飪、護工、電子及電子應用等技術培訓為重點,采取全日制脫產和半脫產相結合的方式,統一方案、統一教材、統一授課、統一實習、統一考核、統一發證,加強電子、電器等方面的專業性培訓,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提高綜合素質,使勞務輸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兩年培訓“兩后生”5500多人。這些經過培訓的學員圓滿完成學習任務,拿到了結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后,全部輸送到北京、廣東和浙江的企業就業,成為人才市場上的“搶手貨”。
馬國祥說,白銀市實施“兩后生”培訓工程的特點是,通過整合部門職能、整合培訓機構、整合培訓資金和做好跟蹤服務,形成了統籌規劃、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
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牽頭負責制定方案,認定職業技能培訓機構,指導城鄉勞動力培訓后轉移以及培訓人員的職業技能鑒定,審查頒發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財政部門負責城鄉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資金的籌措、管理。教育部門負責做好后備勞動力的職業教育和青壯年勞動力戰略性培訓,對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的后備勞動力進行摸底調查和登記造冊,做好應屆初中、高中畢業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宣傳和招生。農牧部門負責爭取“陽光工程”培訓資金,積極開展“綠色”證書培訓,加大對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培訓。扶貧、民政部門負責建立貧困勞動力信息數據庫,籌集足額資金,做好對特困生的培訓補貼。
白銀市對全市技工學校、職業技術學校、就業訓練中心根據承擔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單位必備的師資力量、培訓場地、實訓基地和食宿等條件,將培訓、鑒定、就業服務等培訓機構進行整合。以市政府名義對26所培訓機構進行了認證掛牌,確定為“白銀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下達培訓任務和指標,充分發揮在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工作中的作用。
白銀市將省、市培訓資金,包括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計劃、雨露計劃、陽光工程等項目中所列的培訓資金和市財政投入的支農資金、人才資金、教育資金等一并整合,專項用于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去年,白銀市共籌集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經費1164萬元。
白銀市教育局副局長陳仙賢介紹,該市教育部門對各個縣區應屆初高中畢業生的人數、升學就業以及家庭經濟狀況進行調查統計,在各鄉鎮建立“兩后生”檔案,對貧困家庭學生登記造冊,并報送市就業技能培訓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安排培訓。
白銀市多方籌措資金,推進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白銀市落實了市級城市教育費附加的30%,全部用于職業教育學校基本建設和設備配套。按照全市每個縣區辦好一所職教中心的要求,重點扶持,特色發展,加大重點職業學校改革建設力度,在抓好省級重點專業建設的同時,加強市級重點專業建設。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凡爭取到上級項目的,需要配套的足額配套,不需要配套的按爭取項目的額度給予資金獎勵。去年白銀市有4所學校列入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其中省級2家,國家級2家。
陳仙賢說,“兩后生”勞動技能培訓工程的實施,推動了職業教育的有力發展,去年全市中職生招生與普通高中招生比例首次達到4?6,為近幾年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年。今年有望實現職普比例4.5?5.5。
白銀市平川區人事和勞動局局長王寧介紹,平川區對“兩后生”培訓注意貼近市場,根據市場要求確定培訓內容,培訓突出專業技能、思想道德、法律知識、務工常識、創業精神等內容,使培訓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力求做到學以致用。結合“兩后生”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集中困難的實際,白銀市平川區把培訓基地向基層延伸,在鄉鎮設立流動培訓點,方便農民就近就地參加培訓學習。
平川區政府勞務辦主任郝明告訴記者,平川區在“兩后生”培訓方式上重點推行“四種模式”:一是“訂單培訓”,通過培訓基地與用人單位簽訂用工訂單,按訂單要求組織培訓,定向輸出;二是“校企聯辦”,由企業出資、派教師、提供實習場地和設備,培訓基地提供培訓場地并組織人員,共同為用工企業培養合格員工;三是“流動培訓”,堅持就地就近、方便群眾的原則,在中心鄉(鎮)和重點村設立培訓點,開展巡回培訓;四是“項目培訓”,依托國家“陽光工程”等農民培訓項目,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同農業產業化開發和項目實施相結合,促進“兩后生”向“產業工人”轉變。
袁占亭說,據白銀市勞務部門統計分析,沒有技能的農民工外出打工,在一個單位就業時間最長不超過2年,一般情況下半年到一年就走人了,就業穩定情況差,收入也低,每人每月平均在800元到1000元,而經過勞動技能培訓的“兩后生”,收入是未培訓者的兩至三倍,在一個單位就業的時間平均為三年。現在制約白銀“兩后生”勞動技能培訓的主要問題是,培訓資金和培訓資源還不夠。
最新資訊
- 什么是人力資源管理,重要組成部分詳解!2025-09-09
- 人力資源管理師一二三四級區別,報考條件、考試科目及難度全方位解析2025-09-04
- 2025年人力資源管理師難考嗎?深度解析考試科目及考試難度2025-08-28
- 人力資源管理師是中級職稱嗎?就業前景怎么樣?2025-08-28
-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有用嗎?多維度為你剖析!2025-08-21
- 2025年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補貼怎么申請2025-08-19
- 人力資源管理就業方向,5大方向全面解析2025-08-12
- 人力資源管理師就業前景如何2025-07-31
- 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有用嗎?職業價值與發展前景深度解析2025-07-25
- 2025年廣西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如何申請?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