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經濟基礎輔導: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1.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涵義及其存在的客觀必然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體制。
(1)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
(2)通過價格杠桿和競爭機制的功能,把資源配置到效益較好的環節中去,實現優勝劣汰;
(3)運用市場對各種經濟信號反應比較靈敏的優點,促進生產和需求的及時協調。
2.掌握計劃和市場兩種經濟調節手段及其有機結合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市場和計劃都是資源配置的調節手段,兩者能夠而且必須相互結合。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計劃則主要是國家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手段。發揮市場調節的基礎性作用的同時,并不排斥計劃的調節作用。
3.熟悉經濟制度、經濟體制及其選擇確定方式
社會資源配置有兩種方式:計劃方式和市場方式,與此相適應,經濟體制也
有兩種基本體制:計劃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體制。
4.掌握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目標和基本框架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由五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重要環節構建而成)
①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②建立和培育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緊密結合,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相互銜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
③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
④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⑤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城鄉居民提供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例題3: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以后,國家對企業的管理應以( )為主。(2006年真題)
A.間接方式 B.直接方式
C.統一管理 D.風險控制
答案:A
解析:關于間接方式為主的調控方式這一點,在今年的教材中多次提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第③條明確提出了。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