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基礎輔導:國際貿易的分類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
收藏


1,國際貿易的含義和分類
國際貿易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同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進行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
根據貨物移動方向,可分為出口貿易、進口貿易、過境貿易;
按照商品形式,可分為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貨物貿易需要經過海關手續,表現在海關的貿易統計上,而服務貿易不要經過海關手續,不顯示在海關貿易統計上。
2,國際貿易理論的演變
(1)絕對優勢理論
亞當-斯密在18世紀提出。觀點: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進口不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
(2)比較優勢理論
大衛-李嘉圖在19世紀提出。認為:決定國際貿易的因素是兩個國家產品的相對生產成本,而不是絕對生產成本。
(3)赫克歇爾-俄林理論(要素稟賦理論)
要素稟賦是指一國所擁有的兩種生產要素的相對比例。觀點:各國應集中生產并出口那些能夠充分利用本國充裕要素的產品,進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國稀缺要素的產品。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資源配置或要素儲備比例上的差別。
(4)規模經濟貿易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提出。認為:大規模生產可以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是現代國際貿易的基礎。
3,影響國際貿易的因素
影響一國出口貿易的因素有:自然資源的豐裕程度;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的高低;匯率水平;一國出口貿易水平的高低,貿易政策。
影響一國進口貿易的因素有:一國的經濟總量或總產出水平;匯率水平;國際市場商品的供給情況和價格水平的高低,貿易政策。
4,政府對進出口貿易的干預
干預目的:保護本國產業免受國外競爭者損害,維持本國的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平衡。
對進口貿易的干預:關稅壁壘;非關稅壁壘:進口配額制,進口許可證制,“自動”出口限制,進口押金制,最低限價制。
對出口貿易的干預:出口補貼。
編輯推薦
下一篇:中級經濟基礎輔導:國際資本流動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