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財政稅收輔導:財政支出的規模


一,財政支出規模的衡量指標
衡量和考察財政支出的指標通常是以財政支出的相對量來表示,它既可以用作不同國家財政支出規模的分析比較,也可以用作一個國家內不同時期財政支出規模的對比分析。
我國過去使用的衡量指標:財政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
我國目前使用的衡量指標:財政支出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它反映了財政分配的真實規模,也反映了財政分配對國民經濟的作用程度。
指標分母:我國采用國民收入,而現代市場經濟國家大都選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國民收入和國民生產總值是兩個不同的經濟概念,國民收入中包含物質生產領域所新創造的價值,非物質生產領域所獲得的收入并不包括在其中,而國民生產總值不僅包括非物質生產領域所獲得的收入,還包括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以及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等。
我國與國外比較:從現代社會的情況看,用國民生產總值比用國民收入來表示經濟的實力與發展水平更好一些,因此,我們在衡量財政支出規模時,應逐漸把指標更換過來,用財政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更科學一些。這是因為:
(1)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第三產業已經成為重要的產業部門。如果把其創造的價值不加以統計,不能反映國民經濟發展的全貌
(2)經濟發展打破了一個國家的疆域,國際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特征,因此來自國外的凈收入要素,應統計在內
(3)隨著技術不斷發展,采用快速折舊方法不斷多樣化,,致統計時難以把折舊加以扣除。
應用舉例:
1、從現代社會的情況看,更科學的衡量財政支出規模的指標是( )
A財政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 B 財政支出占國民收入的比重
C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D 財政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答案:D
2、用財政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來衡量財政支出的規模,主要原因是( )
A產業結構的調整 B世界經濟一體化 C 技術進步
D 分配結構的調整 E分配形式的改變
答案:ABC
二,財政支出的增長趨勢
財政支出無論是從絕對量上還是從相對量上來看,在世界各國都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西方財政經濟理論界對財政支出增長現象的解釋有以下幾種:
(1)瓦格納的“政府活動擴張法則”。
其核心是發現了政府職能不斷擴大以及政府活動持續增加的規律。
(2)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長導致論”。
認為公共支出的增長只是由于公共收入增長而造成的,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總是同步增長的。公共支出增長的因素有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兩種。
(3)馬斯格雷夫和羅斯托的“經濟發展階段論”。他們將經濟的發展劃分為早期、中期、成熟期等幾個階段,用經濟發展階段論解釋公共支出增長的原因。
(4)鮑莫爾的“非均衡增長模型”。他的研究是從公共部門平均勞動生產率偏低入手的,他的研究結論是生產率偏低的政府部門的規模必然越來越大,其支出水平也越來越多。
應用舉例:
1.在世界范圍內,財政支出的變化趨勢是()。(05年)
A.絕對量上升 B.絕對量下降
C.絕對量和相對量都上升 D.絕對量和相對量都下降
答案:C
2,對于財政支出增長現象的解釋,比較有影響的是()(課后練習題)
A 皮考克的“公共收入增長引致論”
B 瓦格納的“政府活動擴張法則”
C 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理論”
D 鮑莫爾的“非均衡增長模型”
E 馬斯格雷夫的“經濟發展階段論”
答案:ABDE
三,中國財政支出規模的分析
1978年以來,我國財政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中央財政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總額的比重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
原因:
第一,政策性調整:財政在政策上“放權讓利”
第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應該上繳的財政收入不能及時、足額繳入國庫
第三,管理體制上的原因:相當一部分資金以預算外形式管理分配
第四,統計原因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