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經濟師 > 經濟師備考資料 > 中級金融輔導:融資的概念、種類和特征

中級金融輔導:融資的概念、種類和特征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0收藏0

一、掌握直接融資的概念、種類和特征

1.直接融資的概念
資金盈余單位與資金短缺單位相互之間直接進行協議,或者前者在金融市場上購買后者發行的有價證券,實現資金轉移,從而完成資金融通的過程。
它的基本特點是融資雙方不經過銀行等中介直接成交。
投資銀行、證券交易所等金融機構或組織只是充當代理人的角色。

2.直接融資的種類
(1)股票融資
(2)債券融資
(3)商業信用――企業與企業之間互相提供的,和商品交易直接相聯系的資金融通形式。主要表現為兩類:一類是提供商品的商業信用,如企業間的商品賒銷、分期付款等;另一類是提供貨幣的商業信用,如在商品交易基礎上發生的預付定金、預付貨款等。
(4)國家信用――以國家為主體的資金融通活動。主要表現形式為國家通過發行政府債券來籌措資金。
(5)消費信用――企業、金融機構對個人以商品或貨幣形式提供的信用。其中,屬于直接融資的主要是企業通過分期付款形式向個人消費者賒銷房屋或者高檔耐用消費品。
 (6)民間個人信用――民間個人之間的資金融通活動,習慣上稱為民間信用或者個人信用。

3.直接融資的特征
(1)直接性――資金需求者直接從資金供應者手中獲得資金,并在資金供應者和資金需求者之間建立直接的債權債務關系。
(2)分散性――直接融資在無數個企業、政府與個人之間進行,具有一定的分散性。
(3)信譽差異較大――直接融資是在企業與企業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或者企業與個人之間進行的,而不同的企業或者個人,其信譽好壞有較大差異。
(4)部分具有不可逆性――如發行股票所得資金是不需要返還的,股票只能夠在不同投資者之間互相轉讓。
(5)相對較強的自主性――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融資者可以自己決定融資的對象和數量。

二、間接融資的概念、種類和特征

1.間接融資的概念
資金盈余單位與資金短缺單位之間不發生直接關系,而是分別與金融機構發生一筆獨立的交易,即資金盈余單位通過存款,或者購買銀行、信托、保險等金融機構發行的有價證券等形式,將其暫時閑置的資金先行提供給這些金融中介機構,然后再由這些金融機構以貸款、貼現等形式,或通過購買需要資金的單位發行的有價證券,把資金提供給資金短缺單位使用,從而實現資金融通的過程。
其基本特點是資金融通通過金融中介進行,它由金融機構籌集資金和運用資金兩個環節構成,資金盈余單位與短缺單位都要與銀行發生一筆單獨的交易。金融機構不是一般的代理人,而是一個獨立的交易主體,資金盈余單位對金融機構的要求權與金融機構對從該單位所獲資金的具體運用無關。

2.間接融資的分類
(1)銀行信用――以貨幣形式向企業和個人提供的信用,是以銀行等作為中介機構進行的資金融通形式。
(2)消費信用――屬于間接融資的消費信用,主要是指銀行向個人消費者提供的用于購買住房或者其他耐用消費品的貸款。

3.間接融資的特征
(1)間接性――資金需求者和資金初始供應者之間不發生直接借貸關里,資金初始供應者與資金需求者只是與金融中介機構發生融資關系。
(2)相對集中性――間接融資通過金融中介機構進行。在多數情況下,金融中介一方面面對資金供應者群體,另一方面面對資金需求者群體。金融機構在間接融資中具有融資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3)信譽差異較小――間接融資相對集中于金融機構,世界各國對于金融機構的管理一般都較嚴格,金融機構自身的經營也多受到相應穩健性經營管理原則的約束,加上一些國家還實行了存款保險制度。因此,相對于直接融資來說,間接融資的信譽程度較高。
(4)全部具有可逆性――通過金融中介的間接融資均屬于借貸性融資,到期均必須返還,并支付利息,具有可逆性。
(5)融資主動權主要掌握在金融中介手中――資金的初始供應者雖然有供應資金的主動權,但是這種主動權實際上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間接融資的主動權在很大程度上受金融中介支配。

4.融資的其他分類
融資還可以從其他不同角度加以分類,不同的融資方式具有不同的作用特點。

    環球網校2008年經濟師考試保過班輔導開始招生

    迎奧運 報精講班送相應科目沖刺班 保過班600

    2002年至2007年經濟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更多信息請訪問:經濟師頻道     經濟師論壇      經濟師博客圈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經濟師資格查詢

經濟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經濟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經濟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