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土地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備考資料 > 《土地管理基礎知識》考試復習資料(3)

《土地管理基礎知識》考試復習資料(3)

更新時間:2009-10-19 23:27:29 來源:|0 瀏覽0收藏0

  第二節土地的分類

  一、土地的基本類別(掌握)

  土地分類是指在研究分析各類土地的特點及它們之間的相同性和土地的性狀、地域和用途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性的基礎上劃分土地類型。土地分類成果可直接用于生產和土地科學的研究。土地分類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掌握土地資源狀況,識別土地資源的特性、功能和用途,以便合理地利用土地資源。

  土地不僅具有自然特性,還具有社會經濟特性。根據土地的特性及人們對土地利用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分類系統。按照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有不同的土地分類。我國的土地目前大致有三種分類:(1)依據土地的自然屬性分類,如地貌、植被、土壤等。這種分類體系稱為土地自然分類系統,又可稱為土地類型分類體系。(2)依據土地的經濟屬性分類,如生產力水平、土地質量、權屬等。這種分類體系稱為土地評價分類系統,又稱土地生產潛力分類體系。(3)依據綜合特性分類,包括自然屬性、經濟屬性和其他因素。這種分類體系稱為土地利用分類系統。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同時借鑒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國家《土地管理法》科學地將我國土地分為三大類,即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锻恋毓芾矸ā范x:“農用地是指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建設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構筑物的土地,包括城鄉住宅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旅游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P>

  我國的土地分類體系有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我國1984年發布的《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技術規程》規定了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及含義,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和集體土地所有權調查應用的是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的土地分類體系。

  1989 年 9 月發布的《城鎮地籍調查規程》規定了《城鎮土地分類及含義》,城鎮地籍調查及村莊地籍調查應用的是城鎮土地分類體系。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的頒布實施,為適應經濟發展和法律的要求以及科學實施全國土地和城鄉地政統一管理的需要,需要進一步明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范圍,對原有土地分類體系進行適當調整和銜接。為此,在研究、分析兩個現行土地分類基礎上,國土資源部于

  2001年8月21日下發了“關于印發試行《土地分類》的通知”,制定了城鄉統一的全國土地分類體系,并于 2002 年 1 月 1 日起在全國試行。

  新的土地利用分類體系

  一級(3個):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

  二級(15個):

  A、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農用地;

  B. 商服用地、工礦倉儲用地、公用設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水利建設用地;

  C. 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

  三級(71個)(略)

  例題:《土地管理法》規定,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土地分為 ()。

  A.農用地

  B.耕地

  C.建設用地

  D.未利用地

  答案:ACD

  解析:國家《土地管理法》科學地將我國土地分為三大類,即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

  二.建設用地的特點(熟悉)

  1.承載性與非生態利用性

  建設用地從利用方式上看,是利用土地的承載功能,建造建筑物和構筑物,作為人們的生活場所、操作空間和工程載體,以及堆放場地,而不是利用土壤的生產功能。它與土壤肥力沒有關系。建設用地的這個特點,要求我們在選擇用地時,應盡可能將水土條件好的、可能生產出更多生物量的土地留作農業生產用地。建設用地可以利用水土條件相對較差、而承載功能符合要求的土地,從而使土地資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化,以發揮土地更大的效益。

  2.土地利用逆轉相對困難

  一般說來,只要規劃允許,農業用地轉變為建設用地較為容易,但要使建設用地轉變為農用地,則較為困難。除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外,成本也相當高。建設用地的這個特點,要求在農用地轉變為建設用地時,一定要慎重行事,嚴格把關,不要輕易將農用地轉變為建設用地。

  3.土地利用的集約性

農用地或未利用地變為建設用地后,就具有利用的高度集約性和資金的高密性,可以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就具體地段來說,它能引起地價的上升,有時可以上漲幾十倍、幾倍、上百倍。人們熱衷于將農用地轉變為建設用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為了保護農用地實現政府綜合效益,限制農用地轉變為建設用地,世界各國都采取了嚴格的控制措施。國外將農用地轉變為建設用地要經過政府的許可,有的還通過購買的方式取得土地的發展權。

  4.區位選擇的重要性

  在建設用地的選擇中,區位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道路的位置決定著商業服務中心的布局。但區位具有相對性,一是對一種類型的用地來說是優越的區位,對另外一種用地來說則不一定。如臨街的土地對商業來說是很好的區位,而對居住用地來說則不一定是優越的區位。二是區位的優劣可以隨著周圍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經濟活動對于區位本身的影響是巨大的。如交通站點的變遷對周圍土地的影響就是典型的例子。

  5.無限性與再生性

  由于建設及經濟發展的需要,建設用地占用土地,對農業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建設用地的無限延伸,而土地的供應卻是有限的,這就迫使我們要慎重考慮如何更加有效地以有限的供應去滿足無限的需求。建設用地的再生性是指建設用地能夠從現有的建設用地即存量建設用地中經過再開發重新獲得。充分發揮和利用建設用地的再生性,能使人們在不斷開發存量建設用地的過程中,獲得越來越多的操作場所和建筑空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6.空間性與實體性

  建設用地是整個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建設用地的空間立體利用對于高效利用土地、節約用地,都是很有成效的。

  建設用地的實體性是指建設用地具有固定的形狀,是一個工程實體,一旦形成就能直接為人類建設活動服務。建設用地的實體性是通過“營造結果”形成多種具有固定形狀的工程實體如建筑物、道路、機場等。

  例題:下列不屬于建設用地的特點的是()。

  A.承載性與非生態利用性

  B.土地利用逆轉相對容易

  C.土地利用的集約性

  D.無限性與再生性

  答案:B

  解析:建設用地的特點中,土地利用逆轉相對困難。

  三、建設用地的類別(掌握)

  為更有效地管理土地,在上述三種基本分類的基礎上,根據《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技術規程》、1989年制訂的《城鎮地籍調查規程》以及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于印發試行《土地分類》的通知》(國土資發[2001]255號),我國土地管理工作者又將土地作了更進一步的分類,將城市土地分類的商服、工礦倉儲、公用設施、公共建筑、住宅、交通用地(除農村道路)、水利設施用地、特殊用地等8個地類構成建設用地。

  1、商服用地

  指商業、金融業、餐飲旅館業及其他經營性服務業建筑及其相應附屬設施用地。包括:

  (1)商業用地。指商店、商場、各類批發、零售市場及其相應附屬設施用地。

  (2)金融保險用地。指銀行、保險、證券、信托、期貨、信用社等用地。

  (3)餐飲旅館業用地。指飯店、餐廳、酒吧、賓館、旅館、招待所、度假村等及其相應附屬設施用地。

  (4)其他商服用地。指寫字樓、商業性辦公樓和企業廠區外獨立的辦公樓用地;旅行社、運動保健休閑設施、夜總會、歌舞廳、俱樂部、高爾夫球場、加油站、洗車場、洗染店、廢舊物資回收站、維修網點、照相、理發、洗浴等服務設施用地。

  2、工礦倉儲用地

  指工業、采礦、倉儲業用地。包括:

  (1)工業用地。指工業生產及其相應附屬設施用地。

  (2)采礦地。指采礦、采石、采砂場、鹽田、磚瓦窯等地面生產用地及尾礦堆放地。

  (3)倉儲用地。指用于物資儲備、中轉的場所及相應附屬設施用地。

  3、公共設施用地

  為居民生活和二、三產業服務的公用設施及瞻仰、游憩用地。包括:

  (1)公共基礎設施用地。指給排水、供電、供燃、供熱、郵政、電信、消防、公用設施維修、環衛等用地。

  (2)瞻仰景觀休閑用地。指名勝古跡、革命遺址、景點、公園、廣場、公用綠地等。

  4、公共建筑用地

  指公共文化、體育、娛樂、機關、團體、科研、設計、教育、醫衛、慈善等建筑用地。包括:

  (1)機關團體用地。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群眾自治組織,廣播電臺、電視臺、報社、雜志社、通訊社、出版社等單位的辦公用地。

  (2)教育用地。指各種教育機構,包括大專院校,中專、職業學校、成人業余教育學校、中小學校、幼兒園、托兒所、黨校、行政學院、干部管理學院、盲聾啞學校、工讀學校等直接用于教育的用地。

  (3)科研設計用地。指獨立的科研、設計機構用地,包括研究、勘測、設計、信息等單位用地。

  (4)文體用地。為公眾服務的公益性文化、體育設施用地。包括博物館、展覽館、文化館、圖書館、紀念館、影劇院、音樂廳、少青老年活動中心、體育場館、訓練基地等。

  (5)醫療衛生用地。指醫療、衛生、防疫、急救、保健、療養、康復、醫檢藥檢、血庫等用地。

  (6)慈善用地。指孤兒院、養老院、福利院等用地。

  5、住宅用地

  指供人們日常生活居住的房基地(有獨立院落的包括院落)。包括:

  (1)城鎮單一住宅用地。指城鎮居民的普通住宅、公寓、別墅用地。

  (2)城鎮混合住宅用地。指城鎮居民以居住為主的住宅與工業或商業等混合用地。

  (3)農村宅基地。指農村村民居住的宅基地。

  (4)空閑宅基地。指村莊內部的空閑舊宅基地及其他空閑土地等。
6、交通運輸用地

  指用于運輸通行的地面線路、場站等用地,包括民用機場、港口、碼頭、地面運輸管道和居民點道路及其相應附屬設施用地。包括:

  (1)鐵路用地。指鐵道線路及場站用地,包括路堤、路塹、道溝及護路林,地鐵地上部分及出入口等用地。

  (2)公路用地。指國家和地方公路(含鄉鎮公路),包括路堤、路塹、道溝、護路林及其他附屬設施用地。

  (3)民用機場用地。指民用機場及其附屬設施用地。

  (4)港口碼頭用地。指人工修建的客、貨運、捕撈船舶??康膱鏊捌湎鄳綄俳ㄖ?,不包括常水位以下部分。

  (5)管道運輸用地。指運輸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管道及其相應附屬設施地面用地。

  (6)街巷。指城鄉居民點內公用道路―含立交橋、公共停車場等。

  7、水利設施用地

  指用于水庫、水工建筑的土地。包括:

  (1)水庫水面。指人工修建總庫容≥10萬立方米,正常蓄水位以下的面積。

  (2)水工建筑用地。指除農田水利用地以外的人工修建的溝渠、閘、壩、堤路林、水電站、揚水站等常水位岸線以上的水工建筑用地。

  8、特殊用地

  指軍事設施、涉外、宗教、監教、墓地等用地。包括:

  (1)軍事設施用地。指專門用于軍事目的的設施用地,包括軍事指揮機關和營房等。

  (2)使領館用地。指外國政府及國際組織駐華使領館、辦事處等用地。

  (3)宗教用地。指專門用于宗教活動的廟宇、寺院、道觀、教堂等宗教自用地。

  (4)監教場所用地。指監獄、看守所、勞改場、勞教所、戒毒所等用地。

  (5)墓葬地。指陵園、墓地、殯葬場所及附屬設施用地。

  例題:按照現行分類,工礦倉儲用地包括 ()等。

  A.工業用地

  B.采礦地

  C.倉儲用地

  D.商業用地

  答案:ABC

  解析:商業用地屬于建設用地中的商服用地。

  四.農用地的主要特征。(熟悉)

  農用地是指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農用地。

  1.農用地既是勞動對象,又是勞動手段,是不可替代的生產資料。在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中,不僅沒有削弱人類對土地的依賴性,還將越來越強化其間的關系。其它部門的生產資料可以更新淘汰,用新的生產資料或產品替代,如用硬質塑料代替某種鋼材、用合成板代替木材等。作為農用地的土壤卻是一種特殊的生產資料,時至今日,還沒有找到一種可以取代土地的替代品來生產農產品。

  2.農用土地資源,只要利用得當,不僅有自行恢復和再生的能力,而且可以永續利用。相反,如果掠奪式的過度利用,其生產能力就會遭受破壞,即使可以恢復也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投資,甚至是不可恢復的。

  3.農用地受自然環境影響顯著。農用地所利用的自然環境因素是多元的,功能是復雜的。它既利用土地本身,又利用土地的地上環境條件(如地形、溫度、光照、降水等)。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有制約作用,而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就更為重要。

  4.農用地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其資源價值取決于系統循環狀況。農用地生態系統是以農地為基礎,由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物、動物等自然要素構成,以作物群落為中心,以農作物經濟產量為目標的可以人為調控的生態--經濟復合系統。該系統又承載土地、森林、河流、沼澤、灘涂等次級系統,農地生態經濟系統內部、農地生態經濟系統與非農地生態經濟系統之間持續不斷的進行著復雜的物質循環與能量交換,從而維持土地生態經濟系統的穩定,使土地價值(效用)(含農用地資源價值)得到充分、持久的實現。

  例題:農用地是指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養殖水面等。(2002年《土地管理基礎》試題)

  A.林地

  B.園地

  C.牧草地

  D.農田水利用地

  答案:ABCD

  解析:農用地是指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農用地。農田水利用地屬于其他農用地。

  五.農用地的主要類別(掌握)

  1、耕地。耕地是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開發復墾整理地、休閑地、輪歇地、草田輪作地;以種植農作物為主,間有零星果樹,桑樹或其他樹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證收獲一季的已墾灘地和海涂。耕地中還包括南方寬<1.0米,北方寬<2.0米的溝、渠、路和田埂。我國耕地總面積1.30X106km2,占全國總面積的14%,占不到世界耕地面積的10%,卻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這是一大奇跡。而創造這一奇跡的基礎是保有一定的耕地數量和合理利用耕地。我國耕地分布很不均勻,90%以上的耕地分布在東中部地區,最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幾條大河(長江、黃河、黑龍江、松花江、珠江、淮河等)流域。近50%的耕地分布在山區和丘陵地區,品質較差。

  2、園地。種植以采集果、葉、根、莖等為主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含其苗圃),覆蓋度大于50%或每畝有收益的株數達到合理株數70%的土地。由耕地改為園地但耕作層未被破壞的土地,稱為可調整園地。中國土地利用現狀分類系統中,園地又分為:①果園。種植果樹的園地。2001年,中國果園面積為2674.1萬畝,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0.19%,其中80%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上,與糧、棉地矛盾不大,而且深丘地發展果園尚有潛力。②桑園。種植桑樹的園地。③橡膠園。種植橡膠樹的園地。④其他園地。種植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花卉、藥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園地。我國園地面積為1.0X1曠lan2,包括庭園地、果園地等。主要分布于城鎮郊區、農民居住地和低丘緩坡區。

  3、林地。林地是指生長喬木、竹類、灌木、沿海紅樹林的土地,以及其他按法律規定和國家計劃確定為林業使用的土地,包括林區間接地為培育林木服務的土地,如林道、水面、建筑用地、農業生產用地等。不包括居民點綠地,以及鐵路、公路、河流、溝渠的護路、護岸林。在中國,林地分為:①有林地。樹木郁閉度≥20%的天然、人工林地。②灌木林地。覆蓋度≥40%的灌木林地。③疏林地。樹木郁閉度≥10%但<20%的疏林地,一般為森林地和荒山之間的過渡地類。④未成林造林地。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合理造林數的41%,尚未郁閉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一般指造林后不滿3-5年或飛機播種后不滿5-7年的造林地)。由耕地改為未成林造林地但耕作層未被破壞的土地稱為可調整未成林造林地。⑤跡地。森林采伐、火燒后,五年內未更新的土地。根據造成的原因不同,可以分為采伐跡地和火燒跡地。跡地為中國土地利用現狀分類系統中的三級類型。⑥苗圃。固定的林木育苗地。由耕地改為苗圃但耕作層未被破壞的土地稱為可調整苗圃。按苗圃使用年限的長短可分為永久苗圃(固定苗圃)和臨時苗圃。永久苗圃一般面積較大,經營年限較長,多設在土壤、灌溉、交通條件較好的地方,勞力較固定,集約經營,具有一定規模的基本建設和投資,可進行多種苗木的生產和科學實驗工作。臨時苗圃則專為完成一定時期造林綠化任務而設立,多靠近采伐跡地或造林地,一般面積較小,苗木品種少,隨著造林或更新任務的完成,苗圃也隨之撤消。

  我國林業用地為2.28X106km2,在地區分布和品質上都很不平衡。森林面積的一半、木材蓄積量的3/4,都集中在東北大、小興安嶺和氏白山以及青藏高原東緣地區。目前,比較集中成片的林區有: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以中溫帶針葉一落葉闊葉混交林為主;青藏高原東緣、阿爾泰山南坡、天山北坡和祁連山地區,以冷杉、云杉等耐寒針葉林為主;南嶺、武夷山區、云貴境內山區等地區,以多種常綠闊葉林、針葉林和竹林組成;海南島、中國臺灣南部及云南南部地區,以熱帶多種常綠林、落葉闊葉林為主。品質好的林地集中在東北部和西南部,品質差的宜林荒山荒坡地散布于全國的山區和丘陵地區。

  4、牧草地。牧草地是指生長草木植物為主,用于畜牧業的土地。草本植被覆蓋度一般在15%以上、干旱地區在5%以上、樹木郁閉度在10%以下、用于牧業的均劃為牧草地,包括以牧為主的疏林、灌木草地。牧草地又分出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3個二級地類。我國共有牧草地2.66X106km2,其中草原主要分布于內蒙古、新疆、青海、四川、西藏、甘肅、寧夏、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區)。草山草坡和灘涂草地,主要分布在云南、貴州、廣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島以及陜西、山西、河北、山東等省(區)。在牧草地中,只有1/4的草地牧草豐茂,又主要集中于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86%以上的草原分布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其中大多數的牧草質量不高,缺水草地達30%。

  5、其他農用地。其他農用地可分為畜禽飼養地(以經營性養殖為目的的畜禽舍及其相應附屬設施用地),設施農業用地(進行工廠化作物栽培或水產養殖的生產設施用地),坑塘水面(人工開挖或天然形成的蓄水量<10萬立方米的坑塘常水位以下的面積―不含養殖水面),養殖水面(人工開挖或天然形成的專門用于水產養殖的坑塘水面及相應附屬設施用地,由耕地改為養殖水面但可復耕的土地稱為可調整養殖水面),農田水利用地(農民、農民集體或其他農業企業等自建或聯建的農田排灌溝及其相應附屬設施用地),田坎(耕地中南方寬≥1.0米,北方寬≥2.0米的梯田田坎),曬谷場用地等三級地類。

  六.我國主要類別土地利用的方式(了解)

  1、農用地利用的方式

  農用地利用的方式主要是采取土地承包經營的方式。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也有期限:耕地30年;草地30~50年;林地30~70年.特殊林地的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批準可以延長.

  2、建設用地利用的方式主要是:無償(行政劃撥),有償(出讓,轉讓)。

  其中,土地使用權的設定期限:依據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年限.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商業,娛樂,旅游用地40年;綜合或其他用地50年。

  例題:農用地是指直接用于農用生產的土地,耕地是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下列分類中屬于農用地的是()。

  A.農田水利用地和養殖水面

  B.園地、林地、牧草地

  C.灌溉水田、菜地、農村宅基地

  D.新開發復墾整理地

  答案:ABD

  解析:農村宅基地屬于建設用地。新開發復墾整理地屬于耕地。

    更多土地估價師信息請關注:

    環球網校土地估價師頻道
    百度土地估價師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土地估價師資格查詢

土地估價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土地估價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