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試題(2)


61、 增值稅;消費稅;關稅各稅種,較易轉嫁。
62、 稅負轉嫁難易與商品供求彈性大小有關,下列各項中:供給彈性較小;需求彈性較大的商品不易轉嫁稅負。
63、 我國中央政府對:增值稅;消費稅;關稅;企業所得稅享有課稅權。
64、 下列各稅中,我國地方政府對: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享有課稅權。
65、 稅制要素結構可以進一步細分為:納稅人結構;稅基結構;稅率結構。
66、 對國際稅收的正確理解應該是:國家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國家之間的稅務協調關系;反映國家與納稅人的分配關系。
67、 按照稅收法律關系的內容,納稅主體的義務包括:辦理稅務登記;申報并繳納稅款;接受稅務檢查。
68、 按照我國稅法的有關規定,對漏稅20000元,逃稅8000元。騙稅數額較小的行為應給予行政處罰。
69、 微觀稅負指標主要有:企業稅負指標;農民稅負指標;城鎮居民稅負指標。
70、 按課稅對象劃分,我國現行的稅類分為:商品稅類;所得稅類;財產稅類;其他稅類。
71、 違反稅法應負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72、 為了彌補財政赤字,各國采取的通常方法包括:增加稅收;向銀行借款;發行國債。
73、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建立,我國國債市場迅速發展,實物國債;記帳式國債券可上市流通。
74、 憑證式國庫券是我國近年來國債發行的一種主要形式,其特點:發行對象是居民個人;可掛失;只能在原購買機構兌現。
75、 要做到國債持有者比較集中,國債發行的對象就應以:企業;單位;機構為主
76、 國債發行的方法很多,公募法;包銷法可以通過銀行系統進行。
77、 當前我國發行國債采?。簢鴤N現;國債現貨交易;國債回購業務等方式。
78、 在國債諸多的償還方式中:比例償還法;輪次償還法;抽簽償還法是分期償還國債本金的。
79、 一般而言,國債的償債資金主要來源于:預算直接撥款;預算盈余;發新債還新債。
80、 國債負擔的表現形式有多種:稅收負擔;下代人負擔;擠出負擔;外債負擔就是國債的表現形式。
81、 決定國債適度規模的因素主要包括:國家的償債能力;國債的使用效益;認購人的應債能力。
82、 衡量外債規模指標是:償債率;負債率;債務率。
83、 國債的性質:國債是特殊的財政范疇;國債是特殊的債務范疇。
84、 根據我國的《預算法》監督本級總預算的執行,審查本能預算的調整方案屬于各級人大常委會的管理權限。
85、 我國目前實行分稅制預算管理體制,以事權與財權相結合為原則;各級政府有獨立的預算權;劃分中央和地方各自的支出范圍是對分稅制基本內容的正確描述。
86、 國防支出;國家物資儲備支出;國內外債務還本付息支出是專門由中央預算承擔的
87、 基本建設支出;文教衛生事業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是可以由地方預算負擔的。
88、 按照現行分稅制體制,消費稅;關稅屬于中央預算的固定收入。
89、 按照我國分稅制體制的規定,交通部門繳納的營業稅收入;國有商業銀行繳納的城鎮土地使用稅收入屬于地方固定收入。
90、 在分稅制體制中,將國家財政收入劃分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中央與地方共享收入。
91、 財政政策目標一般可以歸納為: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價格穩定;公平分配;國際收支平衡。
92、 運用財政政策來縮小國際收支差距,一般是通過:調整關稅稅率;提高出口退稅率來實現的。
93、 實行相機抉擇財政政策時,稅收主要是通過:稅率調整;稅基調整;優惠政策調整來調節社會總供求關系。
94、 在經濟蕭條時,政府可以通過:發行短期國債;向金融機構發債來刺激經濟增長。
95、 自動穩定的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累進稅制;失業救濟金制度的運用來實現的。
96、 擴張性財政政策是各國常用的宏觀手段之一:財政支出增加;財政赤字增加;社會總需求增加反映了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所必然引發的后果。
97、 微觀財政政策側重于資源的配置和收分配,它是通過:稅率;征稅范圍;補貼對象;財政支出結構的變化來影響需求結構和供給結構的。
98、 財政政策工具包括:稅收;購買性支出;轉移性支出;國債;預算。
99、 宏觀財政政策側重于經濟的總是調控,主要影響:總需求;總供給。www.9duwan.com
100、 微觀財政政策側重于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主要影響:需求結構;供給結構;產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
101、 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成果有: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強社會保障體系。
102、 貨幣需求特性:貨幣需求是客觀需求;是派生需求;是有效需求。
103、 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認為,影響人們流動性偏好的因素主要有:交易動機;預防動機;投機動機。
104、 在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中,與貨幣需求成正比的因素有:恒久性收入;人力財富比例。
105、 在我國貨幣供應量的統計中,M2是廣義貨幣,包括M1加上: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財政存款
106、 商業銀行具有信用擴張的能力,但這一能力并不是無限的。一般來說,銀行體系擴張信用、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繳存中央銀行存款準備金;提取現金數量;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公眾繳付稅款因素的直接制約。
107、 貨幣的需求與供給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貨幣的均衡狀況則是這兩者對立統一的結果。貨幣均衡的特征有:貨幣均衡是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大體一致;貨幣均衡是一個動態過程;貨幣均衡是在不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總體均衡狀況。
108、 貨幣需求與供給之間的均衡是在貨幣的運動過程中實現的。由于貨幣運動過程中內在均衡機制的作用,利率上升會導致的現象有:公眾增加在銀行的存款;商業銀行實際存款準備金率上升;貨幣乘數下降。
109、 在確定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必要貨幣供應量時,還需要考慮物價的自然上漲因素。導致物價自然上漲的主要因素有:出現價格“剪刀差“時的價格調整;產品的更新換代;產品技術性能的提高。
110、 通貨膨脹是價值符號流通條件下的特有現象,是貨幣不均衡的一種表現。屬于通貨膨脹表現形式的有:物價普遍持續上漲;人們普遍持幣待購;計劃經濟條件下貨幣流通速度大幅減慢。
111、 過度的貨幣供給是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而導致貨幣供給過度的具體原因又有很多方面,包括:過熱的社會經濟增長要求導致信用膨脹;銀行自身的決策失誤導致信用膨脹;財政赤字;赤字財政。
112、 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應遵循: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原則。
113、 商業銀行資產管理中的流動性原則通常的含義是:保有一定比例的現金資產或其他容易變現的資產;取得現款的能力。
114、 進入20世紀60年代后,商業銀行負債管理的主要思想就是變被動負債為主動負債,以借入資金的方法來保持銀行流動性,內容主要包括:調整負債結構;開發新金融工具;國際市場融資;同業拆借。
115、 計算債券的投資名義收益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持有年數;面值;債券年利率;價差。
116、 金融市場效率是指金融市場實現金融資源優化配置功能的程度,包含的內容有:金融市場的資金需求者使用金融資源向社會提供有效產出的能力;金融市場以最低交易成本為資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資源的能力。
117、 與股利貼現模型相比之下,市盈率模型具有的優點是:市盈率模型可以直接應用于不同收益水平的股票價格之間的比較;對于那些在某段時間內沒有支付股息的股票,市盈率模型同樣適用;市盈率模型同樣需要對有關變量進行預測,但是所涉及的變量預測比月息帖現模型更為簡單。
118、 商業銀行資產業務是銀行將自己通過負債業務所聚集的貨幣資金加以運用的業務,屬于商業資產業務的是:貼現;投資;貸款。
119、 貨幣市場的子市場主要有可:可轉讓定期在存單(CD)市場;同業拆借市場;股票市場,
120、 下列有關資本市場的說法是正確的:一級市場是通過發行股票等方式籌集資金的市場;活躍的流通市場是發行市場得以存在的必要條件;投資基金具有老師理財的優勢;場外交易市場也稱柜臺市場。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