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師《統計業務知識》:對外貿易統計
對外貿易統計
對外貿易活動是指一國或地區同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
對外貿易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對外貿易是指貨物的進出口,又稱“有形貿易”;
廣義貿易包括貨物和服務進出口,既包括有形貿易,也包括無形貿易。
1. 對外貿易統計的基本問題
對外貿易統計在本質上屬于貿易統計,其基本統計對象就是從國外購進(即進口)的商品和對國外銷售(即出口)的商品。
由于這些貿易活動發生在一國與其他各國之間,它們在貿易形式、價格、結算方式、管理方法各方面都具有特殊性,這就為進行對外貿易統計帶來一系列的特殊處理。在理解時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 對外貿易統計的兩種記錄制度
1) 總貿易記錄制度:以國界為商品進出口統計邊界記錄對外貿易活動的制度,總貿易記錄制統計一國的總進口和總出口。
總進口包括:直接為國內使用的進口,流入入境加工倉庫的進口,流入海關倉庫和自由區的進口;
總出口包括:本國原產商品的出口,從入境加工倉庫的商品出口,進入本國市場后又復出口的商品出口,由海關倉庫、自由區復出口的商品。
2) 專門貿易記錄制度:以海關關境為商品進出口統計邊界記錄對外貿易活動的制度,專門貿易記錄制統計一國的專門進口和專門出口。
專門進口包括:直接進入國內市場為國內使用的商品的進口,由海關倉庫和自由區進入國內市場的進口,以及流向入境加工倉庫的進口
專門出口包括:本國原產商品的出口,自入境加工倉庫商品的復出口,已進入恩同父母市場的商品的復出口。
兩種記錄制度在經濟含義上的不同:總貿易制下,本國在國際貿易中是以買主或賣主的身份出現;采用專門貿易制記錄,本國在國際貿易中則是以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身份出現。兩種記錄制的并存是由各國海關行政管理的不同習慣所造成的,并不存在優劣高下之分。
(2)對外貿易統計的價格和貨幣折算
就一批特定貨物而言,在對外貿易中會形成兩個價格:
一是離岸價格(FOB),指貨物在出口國裝貨離開該國口岸時的價格,反映貨物從生產到達出口國口岸為止的價值,包括貨價和貨物運抵出口國關境起卸前的包裝費、運費、保險費、其他勞務費等費用;
二是到岸價格(CIF),指貨物在進口國口岸卸貨時的價格,反映貨物到達出口國口岸的價值。
一般講,一批貨物的到岸價格總是大于離岸價格,其間的差異就是離開出口國關境口岸后的運費、保險費和其他費用。
一般來說,一國的出口采用離岸價格統計,進口則采用到岸價格統計,也就是說,進口和出口都是按本國口岸為標準來確定價格。
關于貨幣折算:主要使用不同貨幣之間的匯率。
中國目前對外貿易總額分別按兩種貨幣統計:一是人民幣,另一是美元。
全國2012年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成績查詢
最新資訊
- 倒計時5天!2025年統計師考試考前必背考前幾頁紙!(初級+中級)2025-10-14
- 僅剩9天!2025年統計師考試考前沖刺備考資料免費下載(初級+中級)2025-10-10
- 免費下載!沖刺階段的復習寶典-2025年中級統計師考前幾頁紙(各科目匯總)2025-10-10
- 必背資料!2025年中級統計師考試-經濟學基礎知識-考前10頁紙2025-10-10
- 沖刺寶典!2025年中級統計師考試-會計基礎知識-考前12頁紙2025-10-10
- 考前必背!2025年中級統計師-統計學基礎知識-考前14頁紙2025-10-10
- 沖刺必備:2025年中級統計師-統計實務-考前10頁紙2025-10-10
- 統計師考前沖刺:2025年中級統計師-統計法規-考前5頁紙2025-10-10
- 統計師考試倒計時!2025年初級+中級考前幾頁紙關鍵知識點速記2025-10-10
- 免費下載-考前急救!2025年初級統計師考前幾頁紙(匯總)202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