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師《統計相關知識》: 會計報表


相關鏈接:統計師《統計相關知識》:時間數列的概念
會計基礎知識: 會計報表的意義、種類與編制要求
1. 會計報表的意義
企業編制會計報表的主要意義是為會計報表使用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相關機構、企業管理人員、職工和社會公眾等)進行決策提供會計信息。
2.會計報表的種類
(1)按反映經濟內容的不同
財務狀況報表:資產負債表(特定日期)、現金流量表(一定時期)
經營成果報表(一定時期):利潤表、利潤分配表
成本費用報表(一定時期):制造費用明細表、產品生產成本表、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營業費用明細表、管理費用明細表、財務費用明細表等
(2)按服務對象不同,分為
內部報表:滿足企業經營管理需要(如:成本費用報表)
外部報表:供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社會公眾使用(如: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和利潤表)
(3)按編報時間不同,分為:
月報、季報、半年報、年報。反映各期末的財務狀況與期內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
(4)按反映資金運動狀態,分為
靜態報表(特定日期):資產負債表
動態報表(一定期間):現金流量表和利潤表
(5)按包括的會計主體,分為
個別報表:只反映單個企業自身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報表
合并報表:由母公司編制的綜合反應企業集團整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報表
(6)按編制單位分類,分為單位報表和匯總報表
單位報表:由基層企業編制,反映基層企業自身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
匯總報表:上級主管部門按所屬基層企業和本部門自身的會計報表匯總編制,反映本系統、本地區綜合經濟情況的會計報表。
根據我國《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對外提供的會計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
表、現金流量表及有關附表
3.會計報表的編制要求
(1)數字真實
(2)內容完整
(3)計算準確
(4)說明清楚
(5)編報及時:月度會計報表應當于月度終了后6天內對外提供
季度會計報表應當于季度終了后15天內對外提供;
半年度會計報表應當于年度結束后60天內對外提供;
年度會計報表應當于年度終了后4個月內對外提供。
(6)手續完備:對外提供的會計報表應當由企業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簽名并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企業,還應當由總會計師簽名并蓋章。
全國2012年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成績查詢
最新資訊
- 2025年統計師考試備考寶典:近5年統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初級+中級)2025-09-19
- 統計師真題回顧:2023年統計師真題及答案解析(初級+中級)2025-09-17
- 統計師備考資料:2024年統計師真題回顧+2025年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9-16
- 2025年初級統計師備考指南: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6
- 2025年中級統計師考試備考資料: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5
- 統計師備考:2025年統計師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8-18
- 統計師備考:2025年統計師思維導圖(初級+中級)2025-08-18
- 2025年初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業務知識》2025-08-18
- 2025年中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業務知識》2025-08-18
- 2025年中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相關知識》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