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師《統計業務知識》預習講義:國民經濟統計概述


(一)國民經濟與國民經濟運行過程
1. 國民經濟的定義與范圍
國民經濟是一個宏觀的、內容復雜的概念,須從三個方面理解。這三個方面是:國民經濟的范圍,國民經濟過程所包括的各種運動,進行國民經濟活動的不同單位。
1) 經濟領土:一國的經濟領土是指由該國政府控制或管理的地理領土,在確定的經濟領土上,該國公民、貨物、資本可以自由流動,不受國界的限制。
理解點:
① 由該國政府控制或管理的地理領土,本國的地理疆域是基礎,
② 經濟領土不完全受限于地理疆域,不完全受國界限制;
③ 在經濟領土上,該國公民、貨物、資本可以自由流動。
④ 經濟利益中心:
2) 常住單位:一經濟單位在該國的經濟領土上具有經濟利益中心,就可稱之為該的常住單位。
理解點:具備兩個條件。
① 在一國經濟領土上擁有一定的活動場所(住宅、廠房或其他建筑物);
② 從事一定規模的經濟活動,并超過一定的時期(一般以一年為標準)。
總結國民經濟定義:一國國民經濟是由該國經濟領土上的常住單位的經濟活動組成的。
國民經濟統計就是要對這樣確定的國民經濟加以統計。
【08年單選題】
下列單位中屬于我國常住單位的是( )。
A.我國在國外投資的企業 B.我國駐外援助機構
C.外國駐華使領館 D.短期來我國訪問、旅游的人員
【答案】B
【07年判斷題】
衡量一個單位是否具有常住性,是按該單位的財產所有權是否屬于所在國來確定的。
【答案】錯
2. 國民經濟活動及其運行過程
假設分析:如果在國民經濟活動中,只有住戶和企業,二者運行圖如下。
住戶:向企業提供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同時住戶對企業支付產品的購買價;
企業:向住戶提供分配報酬,向住戶出售產品供其消費。
構成兩個循環圈:里面的價值循環圈和外面的實物循環圈。
生產活動 實物產品,創造價值
國民經濟的主要活動 收入分配 創造價值轉化收入
消 費 滿足生活需求,提供生產動力
上圖是一個簡單的國民經濟運行圖,圖中省略了政府、投資、資產的擁有、對國外的經濟行為,加上這些因素,如果只顯示價值運動過程,就比較復雜了,請大家見書上P6的圖1-3。
政府:對整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予以管理,在價值圈里,比如提供服務(教育等)、轉移支付,補貼、購買商品和服務等
對外部門:對出口的支付、借貸(投資)
家庭:儲蓄(投資)、對進口的支付、稅收、對貨物和服務的支付
企業:工資、租金、利潤、利息和紅利、稅收、投資等;
國民經濟運行的四個階段:生產、分配、消費、投資積累四類活動。
四個階段的關系:這四個階段周而復始,使國民經濟運行具有循環的性質。在這四個階段中,首要環節是生產,分配具有可交換性,消費與積累既是貨物與服務的不同使用形式,又是各單位收入的最終支出形式。
(二)國民經濟基本單位分類
1.機構部門分類
機構單位:指能夠獨立擁有資產、承擔負債、從事經濟活動并與其他單位進行經濟交易的經濟實體,其突出特征是,這樣的單位都能夠編制出一套包括資產負債表在內的完整賬戶。
機構單位是進行國民經濟機構部門分類的基本單位。
住戶
兩類機構單位 各種政治或法律實體:即法人單位
第一,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單位應 第二,獨立擁有和使用(或授權使用)資產、承擔負債,有權與其他單位簽定
具備的條件 合同;
第三,會計上獨立核算,能夠編制資產負債表。
國民經濟四個機構部門分別是:
(1)非金融企業部門:基本特征是盈利為目的進行市場性經濟活動,主要提供各種貨物和非金融性服務,是國民經濟中進行生產活動提供產品的主要部門;
(2)金融機構部門:主要職能是提供金融中介服務,在整個國民經濟資金運動過程中起著資金中轉樞紐的作用;
(3)政府部門: 具有非盈利性質,其職能之一是通過社會經濟管理為居民和社會公眾提供服務,職能之二是在全社會范圍內通過征稅和轉移支付對收入和財富進行再分配。
(4)住戶部門或稱居民部門,由所有常住住戶組成,還包括為住戶擁有的個體經營單位。以滿足人的需要為目的的消費活動主要是在住戶部門完成的。
此外,與上述國內機構部門相對應,還有一個國外部門,它概括了所有與該國常住單位發生經濟往來的非常住單位。
2.產業部門分類
1)基層單位:也稱產業活動單位。是指位于一個地點、主要從事一種經濟活動的單位。它與機構單位具有隸屬關系,一個機構單位可能包含一個或多個基層單位,而一個基層單位僅屬于一個機構單位。
第一,在一個場所從事一種或主要從事一種社會經濟活動;
基層單位的三個條件 第二,相對獨立地組織生產經營或業務活動;
第三,能夠掌握收入和支出等業務核算資料。
第一產業是指農業,包括種植業和林牧漁業
2)三次產業分類 第二產業是指工業和建筑業,包括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
第三產業是指服務業,包括除上述行業以外的所有行業。
1. 關于經濟成分劃分和企業登記注冊類型的規定
目前我國經濟成分劃分劃分標準是1998年公布,具體分類如下:
1) 公有經濟:指資產歸國家或公民集體所有的經濟成分。
11國有經濟:資產歸國家所有。
12集體經濟:資產歸公民集體所有。
2) 非公有經濟:資產歸我國內地公民私人所有或歸外商、港澳臺商所有的經濟成分。
21私有經濟:資產歸我國內地公民私人所有。
22港澳臺經濟:資產歸港澳臺商所有。
23外商經濟:資產歸外商所有。
3)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企業注冊類型劃分:根據1998年發布規定
內資企業: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合作企業、各種內資聯營企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營企業和其他企業;
港澳臺投資企業:包括各種內地港澳臺合資、合作企業,也包括港澳臺獨資經營企業和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外商投資企業:包括各種內地與外商合資、合作經營企業,也包括外資企業和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需要說明的是:經濟成分劃分 不是以經濟單位(主要是企業)為對象的,而是要根據經濟單位的資本所有份額把企業劃分到不同成分中去。
(三)國民經濟統計的性質及其內容
1. 國民經濟統計的性質與功能
1) 國民經濟統計:是以一國國民經濟整體為對象的宏觀統計,通過一套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表,搜集數據,系統反映一時期國民經濟的總體狀況和內部關系,并對國民經濟狀況進行分析評價,以此為宏觀經濟管理和經濟分析提供數量依據。
2) 國民經濟統計與一般統計學原理:統計學原理是關于統計學基本方法原理的介紹,國民經濟統計則是將統計學原理所介紹的一般統計方法應用于國民經濟這一特定領域而形成的。
3) 國民經濟統計與企業統計: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統計對象,國民經濟統計是以國民經濟為對象,屬于宏觀經濟統計,而企業統計則是以單個企業經濟活動為對象,屬于微觀經濟統計。一般來說,可以將企業統計作為國民經濟統計的數據基礎。
2. 國民經濟統計與國民經濟核算
一般來說,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包括五個主要核算表和一些附屬核算表,其主要內容簡述如下:
(1) 國內生產總值及其使用表:以國內生產總值為核心,是對一時期國民經濟最終產品生產、分配和使用總量的核算;
(2) 投入產出表:重點核算產業部門間發生的中間產品流量,由此詳細表現了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的技術經濟聯系;
(3) 資金流量表:兩張表。資金流量表(一)是收入與分配表,是對國民經濟范圍內收入分配和消費過程的核算,資金流量表(二)是金融交易表,主要反映各部門所參與金融交易的狀況,表現一時期的資金運動;
(4) 國際收支平衡表:集中反映一國的對外經濟往來,表現一國對外經濟活動的規模和收支平衡狀況;
(5) 資產負債表,反映一國和各部門的經濟存量。
附屬核算表中,包括人口、勞動力、自然資源、價格等方面的核算內容。
3. 國民經濟統計的內容結構
以下是針對一時期發生的經濟活動所做的統計,也就是經濟流量統計。
(1) 生產和使用統計:以國內生產總值為中心,闡述國民經濟生產統計的內容以及生產與使用(包括消費和積累)的平衡關系,最終形成國內生產總值核算表;
(2) 收入分配和財政金融統計:一方面介紹財政統計、金融統計的基本內容,同時按照資金流量表原理說明收入分配統計原理;
(3) 貿易活動及價格統計:一方面著眼于商品市場介紹貿易活動統計的內容,同時針對價格和價格指數的統計方法做系統說明;
(4) 對外經濟統計:闡述對外貿易統計、利用外資統計以及外債統計的內容,同時對反映一國對外經濟活動整體狀況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做簡單介紹;
以下為經濟存量的統計內容:
(5) 國民資產負債統計:針對一國所擁有的國民財產介紹統計范圍、統計指標和國民資產負債表;
(6) 自然資源和環境統計:說明如何針對一國所擁有的自然資源及其環境進行統計;
(7) 人口和勞動力統計:是對一國人口和勞動力狀況的統計描述,說明經濟存量中的人的方面。
最新資訊
- 統計師真題回顧:2021年初級、中級統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附2025年高頻考點)2025-09-22
- 2025年統計師考試備考寶典:近5年統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初級+中級)2025-09-19
- 統計師真題回顧:2023年統計師真題及答案解析(初級+中級)2025-09-17
- 統計師備考資料:2024年統計師真題回顧+2025年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9-16
- 2025年初級統計師備考指南: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6
- 2025年中級統計師考試備考資料: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5
- 統計師備考:2025年統計師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8-18
- 統計師備考:2025年統計師思維導圖(初級+中級)2025-08-18
- 2025年初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業務知識》2025-08-18
- 2025年中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業務知識》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