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相關知識》講義:宏觀經濟運行與生產總量的衡量(2)


二.三部門宏觀經濟循環流程與宏觀經濟均衡的條件(政府、企業、家庭三部門)
在兩部門的經濟基礎上加上政府,就構成三部門經濟。政府部門加人經濟運行會使經濟運行過程中加入兩個經濟變量:稅收(T)和政府支出(G)。政府向家庭部門和企業部門征稅,會降低家庭部門的消費水平和企業部門的生產水平,進而降低宏觀經濟的活動水平;而政府支出的增加,包括政府向企業部門購買商品和勞務以及政府給家庭部門的轉移支付,都會提高家庭部門的消費水平和企業部門的生產水平,從而提高宏觀經濟活動水平。因此,政府支出是具有注入效應的變量,稅收是具有漏出效應的變量。
要素市場的貨幣流動Y=C+(T-Tr)+S ,產品市場的貨幣流動D=C+I+G.在家庭部門、企業部門和政府部門三個部門的經濟中,宏觀經濟均衡的條件是消費、投資與政府支出之和必須等于消費、儲蓄與稅收之和。用公式可以表示為:
C+(T-Tr)+S =C+I+G
NT+S= I+G (設(T-Tr)=NT)
公式左邊為投資,右邊仍然為儲蓄,其中的S為家庭部門的儲蓄,也被稱為私人儲蓄,(NT-G)是政府稅收減去政府支出的余額,因此稱為政府儲蓄。在三個部門的條件下,宏觀經濟均衡的條件仍然可以表示為投資等于儲蓄。
三.四部門宏觀經濟循環流程與宏觀經濟均衡的條件(政府、企業、家庭、進出口貿易)
三部門經濟加上國外部門,就成為四部門經濟。在現代社會,任何國家的經濟運行都不是封閉的,或多或少都會與外國發生某種經濟聯系,其中最主要的經濟聯系是進出口貿易。如果把所有的外國也視為一個經濟部門,即外國部門,在宏觀經濟運行過程中又會增加兩個變量:出口(X)和進口(M)。M1家庭進口,M2企業進口。企業部門出口產品會使其生產規模擴大,并因此增加對生產要素的購買,從而導致國民收入的增加和經濟活動水平的提高;而企業部門進口產品或家庭部門消費進口產品只能導致相反的結果,因此,出口是具有注入效應的變量,進口則是具有漏出效應的變量。
在存在四個部門的條件下,宏觀經濟均衡的條件為:
要素市場的貨幣流動Y=C+(T-R)+S+M1
產品市場的貨幣流動 D=C+I+G+X-M2
當Y=D時,C+(T-R)+S+M1= C+I+G+X-M2
S+NT=I+G+(X-M)
在這里,總收入不僅要用于消費、儲蓄和納稅,還要從國外購買產品,因此M可以被視為外國部門的收入。在四個部門經濟中,宏觀經濟的均衡條件依然可以用總支出等于總收入或總需求等于總供給來表示。
如果公式兩邊去掉消費,并移項整理,在四個部門經濟中,宏觀經濟均衡的條件仍然可以用投資等于儲蓄來表述。即:
I=S+(T-G)+(M-X)
公式左邊為投資,右邊仍然為儲蓄,其中S為私人儲蓄,(T-G)是政府儲蓄,而(M-X)是外國部門所獲得的收入與支出的差額,即外國部門所獲得的凈收入,因此可以稱為外國儲蓄。
綜上,一個經濟體的宏觀經濟運行的均衡條件有兩種表達方式:
(1) 要素市場的貨幣流動=產品市場的貨幣流動
(2) “漏出”=“注入”
2012年統計師網絡輔導招生簡章 2011年統計師考試考后交流專區
2012年統計師考試報名時間匯總 報統計師全科套餐享受折扣優惠
最新資訊
- 統計師真題回顧:2021年初級、中級統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附2025年高頻考點)2025-09-22
- 2025年統計師考試備考寶典:近5年統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初級+中級)2025-09-19
- 統計師真題回顧:2023年統計師真題及答案解析(初級+中級)2025-09-17
- 統計師備考資料:2024年統計師真題回顧+2025年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9-16
- 2025年初級統計師備考指南: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6
- 2025年中級統計師考試備考資料: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5
- 統計師備考:2025年統計師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8-18
- 統計師備考:2025年統計師思維導圖(初級+中級)2025-08-18
- 2025年初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業務知識》2025-08-18
- 2025年中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業務知識》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