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統計業務知識》知識點:資金流量核算(2)


二、 基本指標之間的關系
(一)初次分配總收入=增加值-支付勞動者報酬+收到勞動者報酬-支付的生產稅凈額+收到的生產稅凈額-支付的財產收入+收到的財產收入
(二)可支配總收入=初次分配總收入+經常轉移收入-經常轉移支出
(三)總儲蓄=可支配總收入-最終消費
(四)凈金融投資=總儲蓄+資本轉移收入凈額-資本形成總額-其他非金融資產獲得減處置
(五)凈金融投資=金融資產增加-負債增加
三、 資金流量表
(一) 基本結構
資金流量表采用矩陣結構。主欄表示交易項目,賓欄代表機構部門。每個機構部門下面列出兩欄,即“來源”和“使用”欄,分別代表機構部門資源的籌集和資源的使用,“來源”放在右端,“使用”放在左端。主欄交易項目交易的不同性質分為實物交易和金融交易,這樣資金流量表就分為主欄不同、賓欄相同的兩大部分,即實物交易和金融交易部分。
(二) 基本記錄原則
資金流量表采用復式記賬原理,對每筆交易都作雙重反映。
在實物交易方面,一個部門的收入同時是對應部門的支出。收入記錄在來源方,支出記錄在使用方。
在金融交易方面,一個部門金融資產的增加(減少),一般伴隨著對應部門負債的增加(減少)。金融資產的增加或減少記錄在使用方,負債的增加或減少記錄在來源方。這一記錄原則使資金流量表上的各種收入、支出和金融流量始終保持收支相等、借貸對應的平衡關系,整張表的上下、左右相互銜接,形成了一個嚴密的平衡系統。各個機構部門發生的各種交易都能得到一致反映,社會資金運動的來龍去脈一目了然。
(三) 編表方法
資金流量表分為實物交易和金融交易兩大部分 ,分別由國家統計局和中國人民銀行編制。
資金流量表的基本編表方法是:
1. 按照交易的項目和機構部門的類別,逐項、逐部門收集原始資料;
2. 按照國民經濟核算的概念和原則對原始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對遺漏或有缺口的數據進行必要的調查或參考有關指標放大推算;對同一交易項目有兩種以上資料的進行比較、對照,選取最佳資料;
3. 將分項資料按照各個部門的特點分攤到各個機構部門,并在此基礎上得到資金流量表初表;
4. 對資金流量表初表的實物交易部分和金融交易部分進行反復平衡,得到實物交易與金融交易平衡后的資金流量表;
5. 將經過實物交易與金融交易平衡后的資金流量表與國民經濟核算的其他部分,如投入產出表、國際收支表、資產負債表進行協調,得到最終的資金流量表。
(四) 資金流量表表式
資金流量表(實物交易)
機構部門
交易項目 |
非金融企
業部門 |
金融機構部門 |
政 府
部 門 |
住 戶
部 門 |
國 內合 計 |
國 外
部 門 |
合 計 | |||||||
使
用 |
來
源 |
使用 |
來源 |
使用 |
來源 |
使用 |
來源 |
使用 |
來源 |
使用 |
來源 |
使用 |
來源 | |
一、凈出口
二、增加值
三、勞動者報酬
(一)工資及工資性收入
(二)單位社會保險付款
四、生產稅凈額
(一)生產稅
(二)生產補貼(一)
五、財產收入
(一)利息
(二)紅利
(三)土地租金
(四)其他
六、初次分配總收入
七、經常轉移
(一)收入稅
(二)社會保險繳款
(三)社會保險福利
(四)社會補助
(五)其他
八、可支配總收入
九、最終消費
(一)居民消費
(二)政府消費
十、總儲蓄
十一、資本轉移
(一)投資性補助
(二)其他
十二、資本形成總額
(一)固定資本形成總額
(二)存貨增加
十三、其他非金融資產獲得減處置
十四、凈金融投資
十五、統計誤差 |
|
資 金 流 量 表(金融交易)
機構部門
交易項目 |
非金融企
業部門 |
金融機構部門 |
政 府
部 門 |
住 戶
部 門 |
國 內合 計 |
國 外 部 門 |
合 計 | |||||||
使
用 |
來源 |
使用 |
來源 |
使用 |
來源 |
使用 |
來源 |
使用 |
來源 |
使用 |
來源 |
使用 |
來源 | |
一、凈金融投資
二、資金運用合計
三、資金來源合計
(一)通貨
本幣
外幣
(二)存款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住戶儲蓄存款
財政存款
外匯存款
其他存款
(三)貸款
短期貸款
中長期貸款
財政貸款
外匯貸款
其他貸款
(四)證券
債券
國債
金融債券
中央銀行債券
企業債券
股票
(五)保險準備金
(六)結算資金
(七)金融機構往來
(八)準備金
(九)庫存現金
(十)中央銀行貸款
(十一)其他(凈)
(十二)國外直接投資
(十三)其他對外債權債務
(十四)儲備資產
(十五)國際收支凈誤差與遺漏 |
|
另一個平衡關系稱為部門間平衡關系,是指針對不同收入分配流量,各部門收入與各部門支出之間的平衡關系。對于每一個收入分配流量項目,其各部門的來源合計肯定等于其各部門的運用合計,由此反映了在特定收入分配項目上,收入分配的來源和去向。以勞動者報酬為例,可以演示這種平衡關系:
2012年統計師網絡輔導招生簡章 2011年統計師考試考后交流專區
2012年統計師考試報名時間匯總 報統計師全科套餐享受折扣優惠
最新資訊
- 統計師真題回顧:2021年初級、中級統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附2025年高頻考點)2025-09-22
- 2025年統計師考試備考寶典:近5年統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初級+中級)2025-09-19
- 統計師真題回顧:2023年統計師真題及答案解析(初級+中級)2025-09-17
- 統計師備考資料:2024年統計師真題回顧+2025年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9-16
- 2025年初級統計師備考指南: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6
- 2025年中級統計師考試備考資料: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5
- 統計師備考:2025年統計師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8-18
- 統計師備考:2025年統計師思維導圖(初級+中級)2025-08-18
- 2025年初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業務知識》2025-08-18
- 2025年中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業務知識》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