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統計業務知識 知識點:GDP的分析應用(2)


(二) 產業結構的計算與分析
產業結構是指國民經濟生產中不同產業的構成情況。伴隨經濟發展,產業結構是不斷演變的,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上,產業結構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因此,國民經濟統計比較重視產業結構的計算和分析。
計算產業結構的數據基礎是各產業以及整個國民經濟的產出統計資料,計算方法是以各產業的產出總值除以國民經濟產出總值。所使用的產出指標可以是總產出,也可以是增加值,由于總產出在不同部門之間重復計算,因此,為避免重復計算的干擾,一般是以各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表示國民經濟結構。
配第-克拉克定理是研究產業結構演變規律的重要學說,該定理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第一次產業的就業比重將不斷下降,而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將不斷上升。庫茨涅茲等人對產業結構演變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發現這一定理的前半部分是正確的,但后半部分則呈現不同情況,具體來說,第二產業的產值比重會上升,但就業比重則大體不變或略有上升,第三產業正好相反,就業比重會上升,但產值比重則大體不變或略有上升。
(三) 最終使用結構的統計分析
最終消費是對當期生活需求的滿足;資本形成則體現了投資積累,可以增加資產,使下一時期的生產可以在擴大的規模上進行。和當期消費相比,資本形成代表了被延遲的消費,在產出總量一定、凈出口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二者具有此消彼長的關系。因此,如何處理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之間的關系,是國民經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為反映最終消費與資本形成的關系,首先要以國內生產總值為基礎,計算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各自所占比例,一般分別稱其為最終消費率和資本形成率,即:
最終消費率=(最終消費/國內生產總值)×100%
資本形成率=(資本形成總額/國內生產總值)×100%
運用這些比例,可以進行動態分析,研究二者比例的合理界限;也可以做靜態比較分析,通過不同國家、地區的比較,分析其比例的差異。在不同國家,受各種因素影響,上述兩個比例的水平會有很大差異。在中國,幾十年來一直保持著比較高的投資比例,高投資率構成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一個重是要特點。
最新資訊
- 統計師真題回顧:2021年初級、中級統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附2025年高頻考點)2025-09-22
- 2025年統計師考試備考寶典:近5年統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初級+中級)2025-09-19
- 統計師真題回顧:2023年統計師真題及答案解析(初級+中級)2025-09-17
- 統計師備考資料:2024年統計師真題回顧+2025年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9-16
- 2025年初級統計師備考指南: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6
- 2025年中級統計師考試備考資料: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5
- 統計師備考:2025年統計師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8-18
- 統計師備考:2025年統計師思維導圖(初級+中級)2025-08-18
- 2025年初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業務知識》2025-08-18
- 2025年中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業務知識》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