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業務知識:國民經濟生產及使用統計(5)


(五)國民經濟生產與使用統計分析
1.經濟增長率的計算與分析
經濟增長在理論上是指國民經濟生產總量的增長。衡量一時期經濟產出總量的代表性指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因此經濟增長率是報告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量與基期國內生產總值的動態比率,即:
經濟增長率=(報告期GDP-基期GDP)/基期GDP
各時期國內生產總值的大小是各該時期價格水平與生產物量水平兩個因素的共同結果,因此,國內生產總值從基期水平到報告期水平的動態變化可以歸結為兩方面的原因:價格水平的變化和生產物量的變化。計算經濟增長率的目的是測度生產物量的變化,因此,不能簡單地用基期和報告期的國內生產總值相比,而是要先計算報告期可比價國內生產總值,意指價格保持在基期水平上從而與基期可比的報告期國內生產總值,然后再進行比較。
價格指數縮減法:即利用指數體系的數量關系,用價格指數來縮減報告期國內生產總值中的價格變動影響,以此求得報告期可比價國內生產總值。
從生產法來看,組成國內生產總值的各部門增加值,是各部門總產出與中間投入相減的余值,從而價格對增加值的影響是雙重的,既有產出價格變化的影響,又有中間投入價格變化的影響。因此,要求得可比價國內生產總值,必須針對總產出和中間投入分別作兩次價格縮減,即:
可比價國內生產總值=可比價總產出-可比價中間投入
=現價總產出/產出價格指數 – 現價中間投入/中間投入價格指數
如果面對不同產業,需要就不同產業分別計算而后加總。
從支出法來看,國內生產總值是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凈出口的總和。這時,計算可比價國內生產總值是按照支出的不同構成部分,選取相應的價格指數予以分別縮減而后加總。即
可比價國內生產總值=可比價最終消費支出+可比價資本形成總額
=現價最終消費/消費價格指數+ 現價資本形成總額/投資價格指數+現價出口/出口價格指數 –現價出口/進口價格指數
2010年統計師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統計師真題回顧:2021年初級、中級統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附2025年高頻考點)2025-09-22
- 2025年統計師考試備考寶典:近5年統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初級+中級)2025-09-19
- 統計師真題回顧:2023年統計師真題及答案解析(初級+中級)2025-09-17
- 統計師備考資料:2024年統計師真題回顧+2025年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9-16
- 2025年初級統計師備考指南: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6
- 2025年中級統計師考試備考資料: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5
- 統計師備考:2025年統計師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8-18
- 統計師備考:2025年統計師思維導圖(初級+中級)2025-08-18
- 2025年初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業務知識》2025-08-18
- 2025年中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業務知識》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