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統計師 > 統計師備考資料 > 2010統計基礎:市場失靈與政府微觀經濟政策(3)

2010統計基礎:市場失靈與政府微觀經濟政策(3)

更新時間:2010-05-27 09:48:09 來源:|0 瀏覽0收藏0

統計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2.外部性或外部影響

  (1)“外部性”或“外部影響”定義:在市場經濟中,當某市場主體的一項經濟活動給其他社會成員帶來好的或壞的影響,而又不能使市場主體自身得到相應的補償或給予其他社會成員賠償的時候,就會產生“外部性”或“外部影響”。

  (2)外部性分類:正外部性(外部經濟)和負外部性(外部不經濟)

  外部性通常有兩種情況:

  ①正外部性或外部經濟:當某一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使其他市場主體或社會成員受益,而他自己卻又不能由此得到補償,那么這種行為所導致的外部結果就是“正外部性”,亦稱“外部經濟”。例如,某個公司支付巨額費用對自己的雇員進行了長期的技術培訓后,受訓的雇員卻“跳槽”到其他單位而又不付給公司任何費用或只付給較低的費用。在此情況下,公司雇員的行為顯然會使為培訓雇員而支付了巨額費用的公司遭受經濟損失,但卻給其他公司或社會帶來好處。這表明,為培訓雇員支付了巨額費用的公司所獲得的私人收益一定會小于公司外部的社會收益,而由公司承擔的私人成本則會高于公司外部的社會成本,此即為正外部性,亦稱外部經濟。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②負外部性或外部不經濟:當某一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使其他市場主體或社會成員的利益受損,而又并不為此進行相應的賠償,那么這種活動所導致的外部影響就是“負外部性”,亦稱“外部不經濟”。例如,某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排放大量的煙塵和污水,從而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而又不為此付出任何代價或只付出很小的代價,這時,企業所獲得的私人收益就會高于社會收益,而私人成本則會低于社會成本,于是就會產生負外部性或外部不經濟。

  不僅廠商的生產活動會產生外部經濟或外部不經濟,消費者的消費活動也會產生正的外部影響或負的外部影響。前者被稱為生產的外部性,后者被稱為消費的外部性。

  (3)外部性對資源配置的影響

  外部性的存在會對資源配置產生什么影響呢?

  ①正外部性或外部經濟,通常會使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水平低于社會所需要的最優水平。

  ②外部不經濟,通常會使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水平高于社會所需要的水平,并給其他經濟主體乃至整個社會帶來巨大損失。

  無論是外部經濟還是外部不經濟的存在,都表明資源沒有實現最優配置,帕累托標準未能實現。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與產權不清晰有關,而對產權的明確界定,市場機制通常是無能為力的。顯然,市場機制在外部性面前失去了或部分失去了自己的作用,市場失靈就是難免的。

  2010年審計師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2010年審計師考試時間:10月17日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統計師資格查詢

統計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統計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