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統計基礎理論及相關知識:會計基礎知識(8)


(3)歷史成本原則:也稱為實際成本原則或原始成本原則。
是指企業的各項財產在取得時應當按照實際成本計量。除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另有規定者外,企業一律不得自選調整其賬面價值。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采用歷史成本計價的優點在于:
有助于對資產等各項目的確認與控制,也使收入與費用建立在實際交易的基礎上,有助于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
采用歷史成本計價的局限性在于:
當貨幣購買力變動和物價上漲時,按歷史成本計價就不能確切的反映企業資產的價值,會削弱會計信息的有用性。
(4)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
是指凡支出的效益僅涉及本會計年度(或一個營業周期)的,應當作為收益性支出,如: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收益性支出作為費用列入利潤表中
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幾個會計年度(或幾個營業周期)的,應當作為資本性支出。如購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支出,固定資產更新改造支出,它應當作為資產列入資產負債表中。該支出通過折舊、攤銷等逐期轉化為各期的費用
將資本性支出誤計入收益性支出,就會低估資產和當期收益;將收益性支出誤計入資本性支出,則會高估資產和當期收益
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則
(1)謹慎原則又稱穩健原則或審慎性原則,是指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不得多計資產或收益、少計負債或費用。但不得計提秘密準備。
如:對應收款項計提壞帳準備、在物價持續上漲時對發出存貨采用后進先出法計價、對固定資產采用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對可能發生的各項資產損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需要注意的是,謹慎性原則并不意味著企業可以任意設置各種秘密準備,否則,就屬于濫用謹慎性原則,將視為重大會計差錯處理
(2)重要性原則: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對交易或事項應當區別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對資產、負債、損溢等有較大影響,并進而影響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據以作出合理判斷的重要會計事項,必須按照規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進行處理,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予以充分、準確的披露;對于次要的會計事項,可以適當的簡化處理。
判斷重要與否,可以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判斷:從性質來說,當某一會計事項有可能對決策產生一定影響時,就屬于重要事項;從量來說,當某一會計事項的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時,就可能對決策產生影響,則該事項就是重要事項。
(3)實質重于形式: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內容進行會計核算,而不能單單以其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如: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承租企業可視同自有固定資產進行核算。
2010年統計師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統計師真題回顧:2021年初級、中級統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附2025年高頻考點)2025-09-22
- 2025年統計師考試備考寶典:近5年統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初級+中級)2025-09-19
- 統計師真題回顧:2023年統計師真題及答案解析(初級+中級)2025-09-17
- 統計師備考資料:2024年統計師真題回顧+2025年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9-16
- 2025年初級統計師備考指南: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6
- 2025年中級統計師考試備考資料: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5
- 統計師備考:2025年統計師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8-18
- 統計師備考:2025年統計師思維導圖(初級+中級)2025-08-18
- 2025年初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業務知識》2025-08-18
- 2025年中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業務知識》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