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統(tǒng)計基礎理論:宏觀經濟與國民收入核算(2)


如果上述方程兩邊同時減去消費,宏觀經濟均衡的條件還可以表示為投資等于儲蓄。即:
I=Y-C=S
I=S
上述公式被稱為投資——儲蓄恒等式。這種恒等關系是兩個部門經濟中的總支出或總需求(C+I)與總收入或總供給(C+S)的恒等關系。轉自環(huán) 球 網 校edu24ol.com
在宏觀經濟運行過程中,投資意味著向企業(yè)部門注入更多的貨幣,企業(yè)部門因此就可以擴大其生產規(guī)模,并向家庭部門購買更多的生產要素,同時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工資和租金,這時,國民收入就會增加,宏觀經濟活動水平就會提高。如果把宏觀經濟視為一桶水,那么增加投資無異于是向“桶”中注水,因此投資是具有注入效應的變量。與此相反,儲蓄意味著家庭所獲得的要素收入即國民收入中的一部分沒有被用于消費,如果家庭部門減少消費品的購買,企業(yè)部門就會縮減其生產規(guī)模,并將減少對家庭部門生產要素的購買,國民收入就會減少,宏觀經濟活動水平就會降低。顯然,儲蓄的增加只能使宏觀經濟這桶水漏出,因此儲蓄是具有漏出效應的變量。凡是具有注入效應的變量,它們的增加對經濟都會起到擴張作用,而凡是具有漏出效應的變量,它們的增加對經濟只能起到收縮的作用。
在經濟社會中,政府也是一個宏觀經濟運行的主體。政府部門加人經濟運行會使經濟運行過程中加入兩個經濟變量:稅收(T)和政府支出(G)。政府向家庭部門和企業(yè)部門征稅,會降低家庭部門的消費水平和企業(yè)部門的生產水平,進而降低宏觀經濟的活動水平;而政府支出的增加,包括政府向企業(yè)部門購買商品和勞務以及政府給家庭部門的轉移支付,都會提高家庭部門的消費水平和企業(yè)部門的生產水平,從而提高宏觀經濟活動水平。因此,政府支出是具有注入效應的變量,稅收是具有漏出效應的變量。在家庭部門、企業(yè)部門和政府部門三個部門的經濟中,宏觀經濟均衡的條件是消費、投資與政府支出之和必須等于消費、儲蓄與稅收之和。用公式可以表示為:
C+I+G=Y=C+S+T
方程左邊是三個部門經濟中的總支出或總需求,其中政府支出G也可以視為政府需求。方程右邊為總收入或總供給,在三個部門的經濟中,總收入除了用于消費和儲蓄,還要納稅,稅收可以被視為政府部門的收入。顯然,在三個部門的經濟中,宏觀經濟均衡的條件仍然是總支出等于總收人,或者總需求等于總供給。
如果公式兩邊去掉C,并移項整理,則有
I=S+(T-G)。,
公式左邊為投資,右邊仍然為儲蓄,其中的S為家庭部門的儲蓄,也被稱為私人儲蓄,(T-G)是政府稅收減去政府支出的余額,因此稱為政府儲蓄。在三個部門的條件下,宏觀經濟均衡的條件仍然可以表示為投資等于儲蓄。
在現(xiàn)代社會,任何國家的經濟運行都不是封閉的,或多或少都會與外國發(fā)生某種經濟聯(lián)系,其中最主要的經濟聯(lián)系是進出口貿易。如果把所有的外國也視為一個經濟部門,即外國部門,在宏觀經濟運行過程中又會增加兩個變量:出口(X)和進口(M)。顯然,企業(yè)部門出口產品會使其生產規(guī)模擴大,并因此增加對生產要素的購買,從而導致國民收入的增加和經濟活動水平的提高;而企業(yè)部門進口產品只能導致相反的結果,因此,出口是具有注入效應的變量,進口則是具有漏出效應的變量。在存在四個部門的條件下,宏觀經濟均衡的條件為:轉自環(huán) 球 網 校edu24ol.com
C+I+G+X=Y=C+S+T+M
方程左邊是四部門經濟中的總支出或總需求,其中X可以視為來自國外的對本國產品的需求;方程右邊為四部門經濟中的總收入或總供給,在這里,總收入不僅要用于消費、儲蓄和納稅,還要從國外購買產品,因此M可以被視為外國部門的收入。在四個部門經濟中,宏觀經濟的均衡條件依然可以用總支出等于總收入或總需求等于總供給來表示。
如果公式兩邊去掉消費,并移項整理,在四個部門經濟中,宏觀經濟均衡的條件仍然可以用投資等于儲蓄來表述。即:
I=S+(T-G)+(M-X)
公式左邊為投資,右邊仍然為儲蓄,其中S為私人儲蓄,(T-G)是政府儲蓄,而(M-X)是外國部門所獲得的收入與支出的差額,即外國部門所獲得的凈收入,因此可以稱為外國儲蓄。
從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一個經濟社會的宏觀經濟要實現(xiàn)均衡,總支出必須等于總收入,或者總需求必須等于總供給,也可以說,投資必須等于儲蓄。如果上述條件不具備,宏觀經濟運行就會呈現(xiàn)非均衡的狀態(tài)。例如,當投資大于儲蓄時,意味著經濟中存在著過度需求,即總需求大于總供給,這必然導致資源的短缺,并引發(fā)通貨膨脹;反之,當投資小于儲蓄時,則意味著經濟中存在著需求不足,即總需求小于總供給,這又會導致失業(yè)并引發(fā)通貨緊縮。因此,只有在投資等于儲蓄或總需求等于總供給時,宏觀經濟才能實現(xiàn)均衡。
現(xiàn)在,同學們再回過頭去看,圖3—1宏觀經濟循環(huán)流程圖,就會加深對上述內容的理解,并能形成整體概念。
2010年統(tǒng)計師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轉自環(huán)球網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統(tǒng)計師真題回顧:2021年初級、中級統(tǒng)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附2025年高頻考點)2025-09-22
- 2025年統(tǒng)計師考試備考寶典:近5年統(tǒng)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初級+中級)2025-09-19
- 統(tǒng)計師真題回顧:2023年統(tǒng)計師真題及答案解析(初級+中級)2025-09-17
- 統(tǒng)計師備考資料:2024年統(tǒng)計師真題回顧+2025年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9-16
- 2025年初級統(tǒng)計師備考指南: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6
- 2025年中級統(tǒng)計師考試備考資料: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5
- 統(tǒng)計師備考:2025年統(tǒng)計師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8-18
- 統(tǒng)計師備考:2025年統(tǒng)計師思維導圖(初級+中級)2025-08-18
- 2025年初級統(tǒng)計師思維導圖-《統(tǒng)計業(yè)務知識》2025-08-18
- 2025年中級統(tǒng)計師思維導圖-《統(tǒng)計業(yè)務知識》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