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統計師《統計工作實務》第九章輔導講義(1)
時間數列的分析與預測
1.時間數列的基本構成要素與分解
(1)時間數列的基本構成要素
在進行時間數列分解時,一般把時間數列的構成因素按性質和作用分為四類:即長期趨勢、季節變動、循環波動和不規則變動。
長期趨勢:時間數列在長時期內呈現出來的某種持續上升或持續下降的變動稱為長期趨勢。是對未來進行預測和推斷的主要依據。長期趨勢往往是由某些固定的、系統性的因素造成的。代表著研究對象的總發展方向,它既可以是線性的,也可以是曲線的。
季節波動:時間數列在一年內重復出現的周期性波動稱為季節波動。季節波動中“季節”一詞不僅僅是指一年中的四季,其實它是廣義的指任何一種周期性的變化。
循環變動:時間數列呈現出來的圍繞長期趨勢的一種波浪形或震蕩式變動稱為循環變動,也稱作周期變動。周期性變動沒有固定規律,其循環的幅度和周期的波動性很強,而且其周期短的一般也要3-5年,長的可達幾十年。
不規則變動:由各種偶然的、突發的或不可預見的因素引起的,稱為不規則變動或隨機變動。
(2)時間數列的分解模型
時間數列分析的一項主要內容就是把這幾個影響因素從時間數列中有目的的分離出來,或者說對數據進行分解、清理,并將他們的關系用一定的數學關系式予以表達。
加法模型:假定四種變動因素相互獨立,時間數列各時期發展水平是各個構成因素的總和。用數學表達為:Y=T+S+C+I
乘法模型:假定四種變動因素彼此間存在著交互作用,時間數列各時期發展水平是各個構成因素的乘積,其數學表達式:Y=T?S?C?I
T代表長期趨,S代表季節變動,C代表循環變動,I代表不規則變動。
需要說明:加法模型中,各個因素都是絕對數,乘法模型中,除了長期趨勢是絕對數外,其他因素都是以相對數或指數的形式出現的。
最后要指出:時間數列分析并不能作為對前景預測的唯一依據。在利用時間數列分析的規律對社會經濟現象進行預測時,預測的時間跨度不宜過長,并要注意對一些影響其發展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
最新資訊
- 倒計時5天!2025年統計師考試考前必背考前幾頁紙!(初級+中級)2025-10-14
- 僅剩9天!2025年統計師考試考前沖刺備考資料免費下載(初級+中級)2025-10-10
- 免費下載!沖刺階段的復習寶典-2025年中級統計師考前幾頁紙(各科目匯總)2025-10-10
- 必背資料!2025年中級統計師考試-經濟學基礎知識-考前10頁紙2025-10-10
- 沖刺寶典!2025年中級統計師考試-會計基礎知識-考前12頁紙2025-10-10
- 考前必背!2025年中級統計師-統計學基礎知識-考前14頁紙2025-10-10
- 沖刺必備:2025年中級統計師-統計實務-考前10頁紙2025-10-10
- 統計師考前沖刺:2025年中級統計師-統計法規-考前5頁紙2025-10-10
- 統計師考試倒計時!2025年初級+中級考前幾頁紙關鍵知識點速記2025-10-10
- 免費下載-考前急救!2025年初級統計師考前幾頁紙(匯總)2025-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