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發布新型能源發電發展迅速


(一)火電增長較平穩,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2017年,火力發電量4662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1%,增速慢于清潔能源發電增長速度;與2012年相比,火力發電量增加7699億千瓦時,年均增長3.7%。2012年以來火電占全部發電量比重逐步下降,2017年為71.8%,比2012年下降6.3個百分點。
分地區看,山東、江蘇、內蒙古、廣東火力發電量分列前四位,分別為4914、4530、3750、3329億千瓦時;火電比重在90%以上的地區有天津、上海、北京、山東、安徽、河南、江蘇、山西8個地區,其中北京基本為燃氣發電,天津、上海燃氣發電占火電比重在六分之一左右,其余地區多為燃煤發電,電源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二)水電略有增長。
2017年,水力發電量11898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0.5%;與2012年相比,水力發電量增加3177億千瓦時,年均增長6.4%。2017年水電增速放緩主要是受降水量大幅下降、來水差影響,2016年平均降水量730毫米,為歷史最多,2017年僅為641毫米。
分地區看,四川、云南、湖北水力發電量分列前三位,均超過1000億千瓦時,分別為3041、2493、1499億千瓦時,比上年分別增長6.6%、9.4%和6.3%,三個地區約占全國水力發電量的六成。這主要得益于積極推進大型水電基地開發政策的實施,特別是金沙江中下游、雅礱江、大渡河等水電基地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
(三)核電增長較快。
我國核電技術快速發展,特別是“華龍1號”的自主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完成核電技術的自主創新,我國核電邁向國際市場,進入新的階段。2017年,核能發電量2481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6.3%;與2012年相比,核能發電量增加1507億千瓦時,年均增長20.6%。
分地區看,核電生產集中在東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和廣東,三個地區占全國核能發電量的四分之三。
(四)風電快速增長。
2017年,風力發電量2950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4.4%,已成為我國第三大類型電源。風電的快速發展,是建立在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高、行業管理逐步完善,以及相關補貼政策出臺落實的基礎之上,得益于加快開發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陸上風能資源、有序推進“三北”地區風電就地消納利用的建設布局。
分地區看,內蒙古是我國最重要的風電基地,2017年其風力發電量為551億千瓦時,接近全國的五分之一。此外,風力發電量超過200億千瓦時的地區還有新疆和河北,分別為289、258億千瓦時;上海、四川風力發電量比上年增長超過100%,分別增長148.3%、111.2%。
(五)太陽能發電高速增長。
2017年,太陽能發電量96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7.1 %。太陽能發電的高速發展,是基于我國光伏發電技術進步迅速、成本和價格不斷下降,以及光伏設備制造產業化不斷發展的基礎之上,并得益于光伏產業政策體系的建立,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特別是分布式光伏、“光伏+”應用和光伏扶貧的大力推廣,極大地推動了太陽能發電的發展。
分地區看,太陽能發電最多的三個地區是內蒙古、青海、新疆,分別為114、113和110億千瓦時;增速超過100%的地區有14個,其中天津、湖南、貴州的增速超過400%。
最新資訊
- 四川省2023年統計師考試繳費時間:8月1日至8月18日2023-07-20
- 2022年內蒙古(赤峰考區)統計師補考疫情防控規定:考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2022-12-06
- 延考地區2022年統計師考試補考通知匯總(12月7日更新北京取消補考)2022-11-10
- 2022年江蘇統計師考試延期舉行:目前5個考區延期2022-10-28
- 徐州人事考試網發布延期舉行原計劃于10月30日在徐州考區的統計師考試2022-10-26
- 2022年山東中級統計師打印準考證官網入口:中國人事考試網10月25日打印2022-10-05
- 2022年初級統計師考試題型和分值占比2022-09-22
- 2022年安徽統計師考試費用2022-07-25
- 2022年統計師能直接考中級嗎2022-05-03
- 2020年廣東各市統計師證書領取信息匯總(4月15日更新)202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