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審計師考試《審計相關基礎知識》章節考點精講:國民收入核算
2025年審計師考試備考已開啟,為幫助大家備考,本站編輯整理了2025年審計師考試《審計相關基礎知識》章節考點精講,本文涉及國民收入核算部分,速來免費下載學習吧!
第一節 國民收入核算

【考點·1】宏觀經濟學研究對象與內容
1.宏觀經濟學是以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采用總量分析方法,研究一國整體經濟的運行規律和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經濟增長、物價變動、就業和失業問題。
2.發展
1933年,挪威經濟學家拉格納、弗里希提出了“宏觀經濟學”的概念。
1936年,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出版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主張把經濟學分為兩個部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創造性地提出了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開創了總量分析的宏觀經濟學,掀起了經濟學中的“凱恩斯革命”。
凱恩斯的追隨者,發展和豐富了宏觀經濟學。
3.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區別

4.宏觀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理論與宏觀經濟政策
(1)宏觀經濟理論:國民收入核算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最核心)、國民收入變動理論、國民收入短期波動引起的失業和通貨膨脹理論、國民收入長期增長與經濟周期理論、引入國際市場的開放經濟理論等;
(2)宏觀經濟政策
【考點·2】國民收入的幾個概念
(一)國民收入
這一概念實際上包含六個總量:國內生產總值(GDP)、國民生產總值、國民生產凈值、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和個人可支配收入。這六個總量的任何一個均可被當作國民收入。除非特別加以標明,國民收入指的是GDP。
有三種表現形態:價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1.國內生產總值(GDP)
(1)含義:是一國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具體含義如下:
GDP是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描述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存量:如,國民財富、貨幣數量、資本等
流量:如,國內生產總值、貨幣收入和支出、投資等。
GDP是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地域概念。
即無論勞動力及其他生產要素是屬于本國還是屬于其他國家,只要在本國領土上生產的物品和勞務的價值,都計入該國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是一定時期內所生產而不是所售賣掉的最終產品價值。
如1:某企業某年生產1000萬元產值,但只賣掉900萬元,則計入GDP的是1000萬元,剩下100萬元產值相當于存貨投資計入GDP。
如2:某企業某年生產1000萬元產值,但銷售了1200萬元,則計入GDP的仍是1000萬元,另外200萬元相當于庫存減少的數額。
GDP只計算最終產品的價值,而不包括中間產品價值。
最終產品:在一定時期內生產出來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購買的物品和勞務。
GDP是用貨幣量衡量的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各種最終產品的價值,中間產品的價值不能計人,否則就會造成重復計算。
GDP是用市場價值加以衡量的,各種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就是用這些最終產品的單位價格乘以產量獲得的。
因此,GDP只核算市場經濟活動,非市場活動不計入GDP中,例如,家務勞動、自給自足生產等非市場活動不計入GDP中。
宏觀經濟學教材中所講的產出,一般是指實際GDP。
實際GDP:用從前某一年作為基期價格計算出來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名義GDP又稱貨幣GDP:是用生產的現期價格計算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實際GDP剔除了價格變動或通過膨脹的影響,用一組不變價格衡量物品與勞務的價值,得出的是國民產出的實際值。
名義GDP和實際GDP的比率,被稱為GDP折算指數或平減指數:GDP折算(平減)指數=名義GDP/實際GDP
GDP核算國民經濟是有缺陷的,未能將環境及資源的耗損計算在內。綠色GDP是做出的改進。
【小總結】GDP含義

2.國民生產總值(GNP)
(1)含義:是指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一個國民范圍的概念。
(2)與GDP關系
國民生產總值(GNP)=本國國民國內要素收入+本國國民國外要素收入
國民生產總值(GNP)=GDP-外國國民在本國同時期所創造的價值+本國國民在國外同時期所創造價值
3.國民生產凈值(NNP),又稱國民凈收入
實物形態上:是社會總產品中扣除資本消耗或重置投資部分所得到的凈增加值
價值形態上:是國民生產總值扣除資本折舊后的余額。
國民生產凈值=國民生產總值-資本折舊
國民生產凈值=國內生產凈值+來自國外的原始收入-付給國外的原始收入
【提示】國內生產凈值是一個生產概念,國民生產凈值是一個收入概念
4.國民收入(NI)
是指一國生產要素(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等)所有者在一定時期內提供生產服務所得的報酬。
即一定時期內工資、利息、租金和利潤的總和。
國民收入=國民生產凈值-企業轉移支付和間接稅+政府給企業的補助金
5.個人收入(PI)
是指一國中的個人從各種來源所得收入的總和,包括工資、租金收入、股利股息及社會福利等所獲得的收入。
個人收入=國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潤-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費+轉移支付+利息和紅利
6.個人可支配收入(DPI)
是指一個國家一年內個人可以自由支配收入的累加,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
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收入-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障支出
=消費+儲蓄
按照收入的來源,個人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項:
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凈收入、轉移性凈收入。
以上展示部分考點精講,更多內容點擊查看2025年審計師精講考點整理《相關基礎知識》宏觀經濟學部分
更多備考資料可點擊以下圖片免費獲取:
本站編輯還為大家整理了各類練習題,供大家學習后免費做,點擊以下圖片在線做:
擔心錯過報名的考生,小編建議提前填寫文章頂部信息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屆時我們會及時提醒審計師報名時間、繳費截止時間等重要時間通知>>>點擊關注25年各省審計師報名時間和報名入口匯總
打算報考25年審計師的考生可免費預約以下課程,獲取備考指導及備考資料:
以上是“2025年審計師考試《審計相關基礎知識》章節考點精講:國民收入核算”的全部內容,小編會陸續為廣大考生上傳2025年審計師考試指南、備考指導等內容,可點擊“點擊免費下載”按鈕后進入下載頁面。
最新資訊
- 備考2026年中級審計師學習資料包下載(含2科預習計劃及高頻考點)2025-10-19
- 零基礎考生必備!2026年初級審計師學習資料包(附報考指南)2025-10-18
- 零基礎考生必備!2026年初級審計師學習資料包(附報考指南)2025-10-18
- 2026年初中級審計師備考學習資料包免費領:含考綱、真題、思維導圖等2025-10-16
- 2026年初級審計師備考預習計劃表:兩科匯總2025-10-13
- 2026年中級審計師考試預習計劃表:兩科匯總2025-10-11
- 2025年中級審計師考前必背:基礎知識24頁紙+實務16頁紙2025-09-26
- 2025年審計師初中級考前沖刺利器:《考前幾頁紙》,最后兩天抓緊背2025-09-25
- 中級審計相關基礎知識考試常用公式匯總,PDF版2025-09-19
- 最后一周提分!2025初級審計師考前幾頁紙重點標注2025-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