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綜合能力(初級)考點3.1:人類行為


第三章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第一節 人類行為
【本節知識重點】
社會工作是以利他主義價值觀為指導,以科學的知識為基礎,運用科學方法助人的服務活動。我們要科學地幫助別人,首先必須科學地理解別人的行為,明確人們為什么產生某些行為、為什么會出現某些狀況。到底是什么影響人類的行為呢?是生理因素、個性氣質,還是家庭、學校、社區或者其他的社會環境因素呢?人在成長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在生理、心理和社會方面分別呈現出什么特點?這就需要我們深入研究人與社會環境的關系,這種研究常常建立在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視角的基礎之上。下圖為我們展示了行為與環境的基本關系:
一、人類需要
需要何以產生?因為人的機體在某一方面表現出缺乏和不足,如生理的饑餓、心理空虛等。為此,人們就會實施各種行為來滿足相應的需要。
需要是內驅力的基礎,內驅力的增強會形成某種被激發的動機狀態,這是激發和維持個體活動的直接動力,另外,外部刺激對于形成動機也有重要影響。
一般而言,需要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對象性。人的需要總是指向一定的對象,具有特定的內容。如饑餓導致對食物的需要、空虛導致對充實、成就的需要。所以需要指向的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東西;可以是社會生活、活動,也可以是活動的結果。
2、動力性。需要不會因為暫時滿足而終止,它們或者帶有周期性,如我們隔數個小時就會想吃東西;或者在一種需要得到滿足的同時又會產生新的、更高的需要,如考過了社會工作者初級的又想過中級的。
3、獨特性。世界上沒有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也不會有兩個人具備完全相同的需要。
4、社會性。人具有兩重屬性,一是自然屬性,二是具有社會屬性,但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由此也就具有了社會性的需要,社會在變化,需要也在變化。
二、人類需要層次論
1、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
馬斯洛提出人類需求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分為如下幾個層次
(1)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
此需求包括維持個體生存及延續種族所需要的資源,和促進使個體處于平衡狀態,如:食、衣、住行的滿足,需要運動、休息、休閑和睡眠等。
(2)安全需求(safety need):
此需求主要在免于害怕、焦慮、混亂、緊張、危機及威脅,使個體能在安全、穩定、秩序下,獲得依賴和保護。
(3)愛與歸屬需求(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
此需求主要在被接納、愛護、關注、鼓勵及支持,避免孤獨、陌生、寂寞、疏離,使個體能成為團體中的一份子,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系。例如:避免孤獨、寂寞、陌生,并進而成為團體的一份子,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系。
(4)自尊需求(self-esteem need):
此項需求分有兩種,一為成熟需求,二為威望需求。前者指尊重自己,例如:相信自己有能力、有自信、獨立及勝任感。后者則指需要受人尊重,例如:有聲望、有地位、受人注意及受人賞識。整體而言是指獲取或維護個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
(5)認知需求(need to know):
此需求又稱為認知需求,旨在探討、分析了解事情的真相(也就是當遇到不理解的人、事、物,有希望理解的需求),例如:充滿好奇心、了解和求知的沖動。
社會工作綜合能力(初級)考點2.1:社會工作價值觀作用和內容
最新資訊
- 福利來襲!2025年社工考試成績公布,憑成績單速兌,時間有限,速來!2025-07-25
- 2025年中級社工考試考點匯總(法規+綜合能力+實務)2025-05-07
- 【2025年中級社會工作者兌換福利】2025年社會工作者各科真題解析課程免費拿!2025-04-29
- 2025年社工考試考點匯總(初級+中級各科目)2025-04-25
- 2025年社工考試考點梳理:初級與中級的高頻知識點2025-04-11
- 2025年高級社會工作師考試大綱2025-04-09
- 2025年社工三色寶典來襲,邏輯梳理助力備考新高度(中級3科目)2025-04-08
- 2025年中級社工實務考點(內含重點難點、易錯點、理解點)2025-04-08
- 2025年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中級考點(內含重點難點、易錯點、理解點)2025-04-08
- 2025年社工《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中級)》考點(內含重點難點、易錯點、理解點)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