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級社會工作者復習材料:科爾伯格道德論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前習俗水平(0~9歲)
特點
處在這一水平的兒童,其道德觀念的特點是純外在的。他們為了免受懲罰或獲得獎勵而順從權威人物規定的行為準則。根據行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關系判斷好壞是非
第一階段
懲罰與服從定向階段。在這一階段兒童根據行為的后果來判斷行為是好是壞及嚴重程度,他們服從權威或規則只是為了避免懲罰,認為受贊揚的行為就是好的,受懲罰的行為就是壞的
第二階段
相對功利取向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道德價值來自對自己需要的滿足,他們不再把規則看成是絕對的、固定不變的,評定行為的好壞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科爾伯格認為,大多數9歲以下的兒童和許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認識上都處于前習俗水平
習俗水平(9~15歲)
特點
處在這一水平的兒童,能夠著眼于社會的希望與要求,并以社會成員的角度思考道德問題,已經開始意識到個體的行為必須符合社會的準則,能夠了解社會規范,并遵守和執行社會規范。規則已被內化,按規則行動被認為是正確的
第一階段
尋求認可定向階段,也稱"好孩子"定向階段。處在該階段的兒童,個體的道德價值以人際關系的和諧為導向,順從傳統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見,謀求大家的贊賞和認可。總是考慮到他人和社會對"好孩子"的要求,并總是盡量按這種要求去思考。他們認為好的行為是使人喜歡或被人贊賞的行為
第二階段
遵守法規和秩序定向階段。處于該階段的兒童,其道德價值以服從權威為導向,他們服從社會規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權威,以法制觀念判斷是非,知法懂法。認為準則和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因此,應當遵循權威和有關規范去行動
科爾伯格認為,大多數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認識處于習俗水平
后習俗水平(15歲以后)
特點
達到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斷已超出世俗的法律與權威的標準,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認識,想到的是人類的正義和個人的尊嚴,并已將此內化為自己內部的道德命令
第一階段
社會契約定向階段。處于這一水平階段的人認為法律和規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種社會契約。他們看重法律的效力,認為法律可以幫助人維持公正。但同時認為契約和法律的規定并不是絕對的,可以應大多數人的要求而改變。在強調按契約和法律的規定享受權利的同時,認識到個人應盡義務和責任的重要性
第二階段
普遍性倫理準則階段。這是進行道德判斷的最高階段,表現為能以公正、平等、尊嚴這些最一般的原則為標準進行思考。在根據自己選擇的原則進行某些活動時,認為只要動機是好的,行為就是正確的。在這個階段上,他們認為人類普遍的道義高于一切。
2013年社會工作者全科保過套餐熱招中 2013年社會工作者考試輔導免費試聽
2013年社會工作者輔導招生簡章 2013年社會工作者考試輔導報名入口
2013年社會工作者考試報名指南 2013年社會工作者考試輔導多款優惠套餐報名中
最新資訊
- 2022年社工考試中級社會綜合能力章節知識點(三十四)2021-12-22
- 2022年社會工作者初級綜合預測題242021-12-08
- 2020年社會工作者《中級社會工作實務》真題及答案解析(網友版)2020-11-04
- 2018年社會工作者《初級社會綜合能力》真題及答案2020-10-28
- 2020年初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備考練習題四2020-09-25
- 2020年初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備考練習題一2020-09-23
- 2018年初級社會工作者初級實務輔導試題2017-10-01
- 2013年社會工作實務的通用過程2013-02-19
- 2013年中級社會工作者復習材料:科爾伯格道德論2013-02-01
- 2012年《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重點多選題匯總201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