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動態:流浪兒童救助案例


選擇當一名社會工作者,在實踐中中會遇到很多現實的問題,本文通過案例分享講述流浪兒童救助的問題。
一、個案基本資料
(一)案主姓名:陳X X
(二)年齡:15
(三)性別:女
(四)家庭住址:江西省XX市XX縣
(五)社工:劉珊珊
二、個案來源
案主稱自己跑出來玩,后在街上流浪,被警察送至救助站,其不知道自己家的具體地址,又沒有家里的聯系方式,但很想回家。救助站工作人員在與她多次接觸后,仍只知道她是江西省XX縣人這一條線索,因為范圍太大,又不確定,所以無法核實。
三、個案背景資料
(一)家庭狀況:
案主系現在的父母領養的,家里有兄弟姐妹(系父母親生),與父母關系不好,經常遭到打罵,且曾經試圖強迫案主嫁人。案主有一個奶奶,離自己家不遠,一直以來都是奶奶在撫養她,案主與奶奶關系很親密,那次被強迫嫁人沒能成功,也是因為奶奶偷偷將其救走。還有外公外婆對案主也不錯,但住的相對遠一些。
(二)家庭結構:
1.奶奶:沒有經濟收入,但很疼案主,一直照顧案主。
2.父親:沒什么文化,農民,脾氣粗暴,經常打罵案主。
3.母親:沒什么文化,農民,不喜歡案主,希望案主早點嫁人還債。
4.案主家庭復雜,家長不懂正確管教孩子,通常采用的方法即是打罵,案主本身比較調皮,且因其不是親生,所以家里無論誰丟東西,都說是案主所為。
(三)個案其它背景情況:
1.教育程度:小學文化。
2.社交和閑暇:案主沒什么朋友,只是和奶奶相依為命。平時閑暇沒什么特別的興趣愛好,不愛說話,比較貪玩。
四、問題分析
案主性格內向,不愿與人交談,尤其不愿與人談起家庭情況,且對于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等信息獲知很少。社工接觸案主時,發現她對人設有一定的心防,與家人關系比較冷談,且可能有所隱瞞。
經過初步接觸,社工了解到案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特點:
1.案主性格頑皮,不愛學習,不愿意幫家里做事。
2.因案主不是親生,所以其父母對其感情不深,在對其的管教上有所偏見,且有些粗暴。
3.案主缺少來自家庭的關愛,和適當的知識學習與道德教育。
五、協議目標
(一)幫助案主查找家庭相關線索,盡快其家人取得聯系;
(二)幫助案主認清自己存在的問題,促其改善。
六、個案輔導過程
(一)每天與案主接觸一至兩次,多與案主講她感興趣的事,談其需要,談其在家里的情況,通過多次溝通與交談,社工與案主建立了良好關系,并取得信任。
通過與案主的多次接觸,社工發現案主與奶奶關系最好,便多講其與奶奶之間的事,談奶奶是如何疼她的,讓案主自己感覺到如果她一直不回家,奶奶會很著急,會很想她,促使其回憶,講出線索。
(二)根據案主所提供的點滴線索,社工查找資料,確定了案主家庭所在的省市縣大概位置,并與當地政府、公安等部門聯系,進行核實,但仍然查無此人。
(三)社工繼續努力,與案主溝通,尋找突破口,在多次的交談后,社工發現案主一直只提到奶奶和外婆,沒有提到父母,是父母過世?還是關系不好?社工覺得這或許是一個突破口,便試著從此處入手,通過詢問其家里的情況(家里有幾個人?大家關系怎么樣?父母感情如何?父母與案主的關系如何?對案主的期望?等等),終于使案主放下心防,講出實話。原來她之前報的名字是假名,是奶奶給她取的名字,她講出了她的真實名字,并說出了一個可能是她家的村名,社工根據這一線索,按照諧音或是同音不同字,找出了最接近的村名,重新與相關部門聯系,查找核實,最終聯系到其家人。
(四)在案主離站前,社工對案主的行為進行解釋并重新導向,讓其明白了自己行為對自己和身邊的人造成的影響,并引導案主自己設定了短期內的目標??回到家后,重新讀書,盡量改掉自己貪玩的毛病,奶奶年紀大了,要學著照顧奶奶,盡量少讓奶奶為自己操心。
七、過程評估
(一)建立良好關系及探求需要
1.羅杰氏的人本治療法相信人能直接地披露自己的意見和情緒,能正確地評估自己的經歷及周圍的事物,重整其自我概念與經驗更為調和。要想實現這些目標,社工和案主在個案過程中要保持一種充滿情感的關系,彼此都需要非常關注自己此時此地的內心情況。此關系允許案主毫無畏懼地表達內在的情緒,使他能與社工有深切和真摯的情緒交流和心靈上的溝通,社工無條件的關懷,對案主表示同感,可以使案主能重新醒悟、體驗,面對和處理以往不能接受、卻又是發自內心最純真的感受和意念。按照這一理論,社工每天與案主會談一至兩次,主動了解、關懷她,增進案主對社工的友好感、信任感,建立良好關系,以便順利開展工作。
2.運用現實治療法首先探索案主的欲望。從案主想從自己得到甚么、有甚幺事情想做好些之類的問題了解案主每個層面想要的欲求及具體的行為,哪些是“己實現的”及哪些是“未實現的”。從“己實現的”欲求說明案主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及他們己有途徑滿足部份的欲求。從“未實現的”欲求可帶出輔導跟進的需要。從案主想從父母、家人那里得到什么需要以及其父母、家人對其有什么期望之類的問題使案主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以及自己的欲求與別人欲求的差距,更正向的看自己行為背后的需求,及采取更可取及現實的方法實現需求。
(二)解釋
1.向案主說明父母養育其的不容易,而且家里還是有人關心愛護她的。
2.向案主解釋其自身行為對己對周圍的人都有損害,促其改善(好言相勸,不責備。)
(三)重新導向:促使案主自覺與領悟:
1.讓案主了解自己頑皮,不愿幫家里做事這些行為的影響;
2.讓案主體會家人的辛苦、關懷以及期望。
八、反思與結論
(一)輔導的過程中,社工發現建立關系的確是成功開展工作、找出案主需要、幫助案主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同理心、接納、尊重的方法的運用對于建立良好關系非常重要。
(二)案主在站時間比較短,無法真正徹底的助其改善,只能是起到促進作用。這也反映了救助站的輔導特色,要在短期內建立工作關系,找出受助人員的需要、給予穩定情緒、鼓勵及訂立離站后的生活目標;而并非處理個人的深層問題。
(三)缺乏追蹤的條件,無法獲知案主在回家的情況是否有所改善,亦或是重新上演以前的情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社工也將對情況類似的案主進行小組工作的輔導,對于親人接領的受助人員,必要時社工也將與之溝通,讓案主的親人知道其需要,以便更好地幫助案主。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以上是環球網校編輯整理的社工動態:流浪兒童救助案例,不想錯過社會工作者考試報名、準考證打印、考試時間、成績查詢等信息,環球網校推出“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使用該服務后,時間公布后可以及時收到成績查詢時間的短信通知。更多社會工作者考試精華資料,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海南陵水社工證獎勵申請通知:最高可申領一次性獎勵10000元2025-09-22
- 2025年江蘇南通通州區社會工作者證書補貼通知:獲取社工證最高可申領3000元2025-09-18
- 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2025年社會工作者考試獎勵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18
- 2025年江蘇南通如皋市社會工作者證書一次性獎勵申請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17
- 江蘇南通如東縣2025年社會工作者證書獲證獎勵申請通知:最高可申領3000元2025-09-17
- 江蘇南通崇川區2025年社會工作者證書獲證獎勵申請通知:最高可申領3000元/人2025-09-16
- 四川德陽經開區2024年社會工作者考試一次性獎勵發放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16
- 四川德陽旌陽區2024年社會工作者考試一次性獎勵發放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10
- 四川德陽經開區2024年社會工作者考試一次性獎勵發放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10
- 四川德陽綿竹市2024年社會工作者考試通過人員一次性獎勵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