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級社工輔導第四章第一節考點


一、青少年的需要及問題
(一)青少年的定義及特點
1.青少年的界定
青少年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從生理觀點來定義,青少年是指生理各方面快速發育,即將具有生育能力的時期。(生理、心理、社會)
我國憲法:未滿18歲;高法刑事案件青少年年齡規定在25歲以下;共青團委14-28歲;少先隊為7-14歲
青少年期是人生變化多的時期,其在生理、心理方面不斷成長,個人的心態及社會關系不斷產生變化,青少年對自我的探索、認同、人際關系、家庭及社會角色也在每天產生新的認識和新的適應。多變、創新、反叛是青少年時期的主要特點。
2.青少年的特點
生理角度:體型、身體內部機能、大腦和神經系統等變化。
心理角度:主體與客體互動、動蕩與穩定結合、突變與漸變統一。
文化角度:正直青年、問題青年、文化叛逆青年、政治偏激青年。
從文化角度具體來看,幾種青年的特點:
正直青年,指那些循規蹈矩的青少年,他們似乎不需要經歷什么沖擊或者反叛行為便可渡過為成年期。(又紅又專)
問題青年:指有越軌行為甚至犯罪傾向的青少年,不守紀律、愛游蕩、濫交、吸毒等。(惹是生非)
文化叛逆青年:這類青少年不甘平凡,建立獨特的生活方式。(標新立異)
政治偏激青年:打抱不平,認同進去激進的行動,追求某些理想(熱血憤青)
青少年的發展性特征還可以概括為:
第一,兼具質與量的改變;
第二,兼具連續性與間斷性的特質;
第三,同時兼具穩定性與不穩定性的狀態;
第四,具有共通性與變異性的性質;
第五,兼有分化與統整的功能;
第六,兼有正常發展與易受傷害的可能。
(二)青少年的需要
青少年的需要,從根本上來講是指其社會化過程的基本條件是否得到滿足,在社會化過程中是否實現了他(她)的自我同一性。
青少年社會化,即個人早期的基本社會化,是個人學習基本的生活知識和技能,掌握基本的社會規范,了解基本的社會關系網絡,并能在實際生活中比較成功地扮演基本的社會角色和從事基礎的社會活動的過程。家庭、學校、社會是青少年實現其社會化的三大途徑。
埃里克森( Erikson)在其人生八階段論中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論對青少年社會化任務作出了概括,認為其自我意識的確定與自我角色的形成是核心任務,主要是獲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亂。
青少年的需要具體包括:
(1)接納自己的身體與容貌,表現出符合社會規范的性別角色需求。
(2)個體與同伴發展適當的人際關系。
(3)追求個體的情緒獨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
(4)自謀其立,尋求經濟獨立。
(5)對未來的生涯做準備。
(6)發展符合社會期望的認知技能和概念。
(7)努力表現負責任的行為與追求理想和抱負。
(8)為未來的婚姻和家庭做準備。
(9)建立個體價值體系,符合現實世界的需求。
(三)青少年的問題
從問題類別來看,一些學者把青少年問題分為貧困問題、親子關系問題、心理健康問題、厭學問題、網癮問題、婚戀問題、犯罪問題、社會參與問題等。
二、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概念及特點
(一)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概念
(二)青少年社會工作的特點
1.在價值理念上更突出對青少年群體的多元化和主體性的尊重與接納;
2.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方面更強調在促進青少年自我認同和發揮群體示范性效應方面的整合性運用
3.更加注重在優化社會環境方面的政策倡導
(三)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原則
(1)尊重青少年的價值與尊嚴。
(2)接納與關愛青少年。
(3)注重青少年的個別需求。
(4)協助青少年具備適應社會變化、不斷成長的能力。
三、青少年社會工作發展
(一)國外青少年社會工作發展
一些學者認為,17世紀初至19世紀中葉為青少年社會工作的萌芽階段,其內容主要是救助和救濟,也開始出現保護童工的法案。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同時,由于青少年問題凸顯,使得青少年社會工作得到了發展,該階段被稱之為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初始發展時期。基督教青年會等青少年群體組織及小組活動、童子軍運動、對青少年的社會控制與社會保護開始出現。
20世紀開始,青少年社會工作進入專業化發展階段,特別是60年代西方出現了大規模的青年學生運動,各國開始高度重視青少年問題,宏觀青少年工作開始成為國家和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70年代后,職業化的青少年社會工作在西方社會普遍開展。青少年社會工作者”的稱呼在美國和北美廣泛使用,并成為專業術語。至今,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對象覆蓋面越來越廣,內容日趨深入,從原來的補救型為主轉為重視青少年的發展。
(二)我國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青少年社會工作發展
我國中國香港的青少年社會工作始于20世紀60年代嚴重的社會動亂事件之后,政府認識到必須關注和重視青少年群體的需要和問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香港已經建立起了領域廣泛、工作方式多樣的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體系,主要包括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學校社會工作服務、課余托管計劃、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服務、青年熱線服務、地區青少年發展資助計劃、引導青少年重返正途、戒毒治療及康復服務、活動工作員職位、邊緣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共創成長路——賽馬會青少年培養計劃”等。
我國中國臺灣的青少年社會工作發端于20世紀50年代。1950年,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成立(現改為“中國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開啟了以慈善救濟為主的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國臺灣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的內容包括協助制定青少年政策、解決“邊緣青少年問題”、推動青少年全面發展等。經過多年發展,中國臺灣青少年社會工作已經具備了制度化、專業化、體系化的特征。
(三)我國內地青少年社會工作發展
2006年,隨著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建設宏大社會工2010才2020目標的提出,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及2011年中央組織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個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的頒布,青少年社會工作在全國社會工作發展的大形勢、大背景下發展迅速。
2014年1月,共青團中央、中央綜治辦、民政部等6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強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標志著我國青少年社會工作進入制度化、系統化、規范化的發展新階段。
配套習題:
錢程,女,16歲,高二女生。在錢程很小的時候,父母到外地打工,留下她和年邁的奶奶在農村一起生活。父母辛苦工作有了些積蓄,當錢程初中畢業后,父母便將她接到他們打工的城市就讀于一所普通高中。錢程的學習成績較差,有厭學情緒,經常逃課去學校附近的網吧.而且有時還誘導同班同學打游戲、喝酒。學校考慮其行為的影響,決定將她開除,班主任出于責任心,找到社會工作者尋求幫助。
【問題】
1、在本案例中.錢程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2、針對錢程的情況,社會工作者應該如何進行幫助?
3、社會工作者應該如何對程進行治療?
參考答案:
1、錢程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1)錢程自小與奶奶在農村生活,與父母關系生疏,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教,讓錢程養成了好逸惡勞、放蕩不羈的習性。
(2)學校附近有網吧,錢程自控性弱,意志不堅,易受誘惑。
(3)學習成績較差,產生了厭學情緒,不想上學的念頭越來越強烈,其行為又受到學校懲罰。
2、學校社會工作者進行危機干預,與班主任、錢程的家長和校方達成一致,給錢程一個機會,留校察看。若錢程改過自新,校方將重新接納錢程。
3、社會工作者運用系統理論,從學校、家庭共同介入,全方位協助錢程解決問題:
(1)在輔導過程中,工作人員運用個案工作的技巧對錢程進行咨詢,使錢程得到心理支持和被關注感。
(2)運用行為治療法與教師配合做好校內工作,在學業上降低對錢程的要求,對錢程在校的進步進行表揚、鼓勵,增強錢程的成就感,使其逐步建立起對學習、學校的興趣。
(3)保持與家長的聯系,向家長傳輸正確的管教子女的方法,讓錢程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殷切希望,從而轉移其對外界引誘的注意。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以上是環球網校編輯整理的2020年中級社工<工作實務>輔導第四章第一節考點,不想錯過社會工作者考試報名、準考證打印、考試時間、成績查詢等信息,環球網校推出“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使用該服務后,時間公布后可以及時收到成績查詢時間的短信通知。更多社會工作者考試精華資料,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福利來襲!2025年社工考試成績公布,憑成績單速兌,時間有限,速來!2025-07-25
- 2025年中級社工考試考點匯總(法規+綜合能力+實務)2025-05-07
- 【2025年中級社會工作者兌換福利】2025年社會工作者各科真題解析課程免費拿!2025-04-29
- 2025年社工考試考點匯總(初級+中級各科目)2025-04-25
- 2025年社工考試考點梳理:初級與中級的高頻知識點2025-04-11
- 2025年高級社會工作師考試大綱2025-04-09
- 2025年社工三色寶典來襲,邏輯梳理助力備考新高度(中級3科目)2025-04-08
- 2025年中級社工實務考點(內含重點難點、易錯點、理解點)2025-04-08
- 2025年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中級考點(內含重點難點、易錯點、理解點)2025-04-08
- 2025年社工《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中級)》考點(內含重點難點、易錯點、理解點)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