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介紹社會工作與志愿服務發展情況


相關推薦:初次報考2019年社會工作者考試報考指南
民政部舉辦2018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社會工作與志愿服務發展情況
10月30日上午,民政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邀請了社會救助司司長劉喜堂、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劉振國、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黃勝偉、社會事務司副司長倪春霞、規劃財務司副司長劉健。他們分別介紹了民政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并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發布會中多次提到了社會工作與志愿服務的發展情況以及二者在脫貧攻堅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民政部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張衛星首先通報了前三季度民政部重點業務工作進展和下步安排。
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民政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強化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持續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穩妥推進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穩步發展兒童、殘疾人福利和慈善事業,持續提升基層社區治理服務水平,不斷加強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服務,有序推進行政區劃優化設置、地名規范管理工作,各項業務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在社會救助方面,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出臺《關于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中切實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深度貧困地區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建設改造行動計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臨時救助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指導各地進一步完善農村低保制度,健全低保對象認定辦法,提高農村供養服務機構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務質量,全面落實“分級審批”、“先行救助”等政策規定,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制度效能。推動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加快銜接,全國所有縣(市、區、旗)的農村低保標準動態達到或超過國家扶貧標準。指導各地深入推進“救急難”綜合試點,積極探索“救急難”的實現路徑、工作機制和保障措施。全面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工作,印發《關于民政兜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典型案例的通報》。先后派出3個工作組赴河北、黑龍江、江蘇、山東、四川等地開展全國農村低保專項治理調研工作。截至9月底,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4619.9萬人,城市低保平均標準575元/人、月,農村低保平均標準4754元/人、年,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7.6%、12.9%;全國共有特困人員483.2萬人,1-9月累計支出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資金237.5億元,同比增長20.2%。
在養老服務方面,前三季度,中央財政投入資金54.4億元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其中,3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用于支持地方養老服務設施建設,14.8億元民政部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補助地方老年人福利類項目資金,9.6億元財政部中央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開展第三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國務院第17次常務會議決定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在修訂法律后實施。聯合有關部門召開2018年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推進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堅持安全第一,務必實現安全隱患整治到位。繼續落實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福利補貼政策。全面推進貫徹落實《關于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目前已有20個省(區、市)出臺關于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的意見。開展了第三批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遴選工作。會同有關部門修訂并發布《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已于10月1日實施。
在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志愿服務方面,規范社會組織登記管理,聯合下發《關于加強非軍隊主管的社會團體涉軍事項管理的通知》;組織開展社會組織名稱管理自查,發布全國性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外國商會2017年度檢查結論。實施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各地通過取締、勸散等方式查處非法社會組織5000多個。推進社會組織信用監管,公開社會組織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治理工作,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查處社會團體違規涉企收費行為,對中國建筑業協會等3家社會團體作出警告并處沒收違法所得590萬余元的行政處罰。行業協會商會脫鉤試點改革圓滿完成,即將轉入全面推開脫鉤改革階段。出臺《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截至10月29日,全國共登記認定慈善組織4986個,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1359個;累計備案公開募捐活動7217項。鼓勵社會組織發揮優勢、開展多種方式扶貧,動員部直管社會組織參與定點扶貧縣脫貧攻堅。發布《“互聯網+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志愿服務)”行動方案》,與7家主流互聯網平臺簽訂合作備忘錄。完成2018年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8.9萬人獲得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2.4萬人獲得中級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全國持證社工達到44.05萬人。全國注冊志愿者超過1億人,記錄服務時間超過11億小時。
在兒童、殘疾人福利和慈善事業方面,召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聯席會議,持續開展“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組織開展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百場宣講進工地”活動,強化家庭監護主體責任意識。推動各地加強基層兒童工作力量,各地已配備兒童督導員3.5萬名、兒童主任45.2萬名。指導各省(區、市)出臺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配套政策,開展全國孤棄兒童大排查工作,完善全國兒童福利和收養信息管理系統,健全“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工作機制,啟動“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推進完善孤兒保障政策,惠及37.2萬名孤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貫徹落實殘疾人服務機構管理辦法和加快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的意見,指導推動地方制定相關制度文件。深入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國家綜合創新試點。嚴格落實和完善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全國統一的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信息平臺試點運行。舉辦第十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重點表彰了在扶貧濟困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單位、慈善項目和慈善信托。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舉辦了第六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重點推介了195個貧困地區扶貧項目和312種消費扶貧產品。以“慈善聚焦精準扶貧,攜手共創美好生活啊”為主題,部署各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具有特色、易于參與的慈善日活動,大力弘揚慈善文化。出臺《慈善信托管理辦法》,截至目前,全國共備案慈善信托108筆,信托合同規模16.6億元。開展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遴選確定和監管工作,推動互聯網慈善募捐規范運行,探索建立慈善領域的社會信用管理懲戒措施。
在基層社區治理方面,指導各地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26個省(區、市)出臺配套落實政策。指導各地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精神,扎實推進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28個省(區、市)出臺《意見》的貫徹實施辦法。啟動新的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認定工作,擴大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覆蓋。深入開展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工作,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實現形式。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扎實推進村民自治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基本完成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特別法人統一信用代碼賦碼工作。開展全國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經驗征集活動、全國優秀社區工作法征集展示活動,建立農村社區治理和村民自治領軍人才信息庫。
在區劃地名和相關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服務方面,審核報批24件行政區劃調整事項,指導相關地方穩妥有序組織實施。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基本完成全面驗收,進入成果數據入庫收尾階段。啟動第四輪全國省界聯合檢查工作,部署開展第六批全國省界界樁更換工作,指導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平安邊界創建活動。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決策部署,制定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實維護流浪乞討人員合法權益。針對殯葬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與8部門聯合開展全國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聯合16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持續推進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及時總結推廣階段性經驗做法。印發“互聯網+殯葬服務”行動方案,推進殯葬信息化建設。《殯葬管理條例》修訂稿公開征求意見。推進婚姻免費登記服務,部署開展了全國婚姻收養工作規范化檢查,推動部門信息共享,婚姻收養管理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下一步,民政部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發揮好民政在脫貧攻堅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指導各地進一步完善農村低保制度,健全低保對象認定辦法,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深入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嚴肅查處農村低保經辦中腐敗和作風問題,指導地方提升農村低保規范管理水平,進一步落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加強和改進臨時救助工作。持續深化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加快完善養老機構監管長效機制。持續推進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信息臺賬與定期探訪制度。進一步推進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確保服務質量隱患問題整治到位。推進《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出臺與宣傳貫徹,指導各地研究銜接措施,推動形成養老機構分類分級服務標準及監管機制。持續推動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著力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加強社會組織事中事后監管,加大“互聯網+”在社會組織“放管服”改革中的運用,推動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健康有序發展。指導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地區穩步推進各項試點任務。發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推動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指導各地推進困境兒童基本信息錄入工作,建立健全困境兒童基本信息臺賬。持續推進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示范創建活動。推進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工作,增強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功能,健全鄉村便民服務體系。完成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數據入庫,推動國家標準地名圖錄典志編撰工作,開展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總結表彰。繼續推進《殯葬管理條例》修訂工作,研究制定加強殯葬行業監管的政策文件,加強婚喪禮俗改革指導,推動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和信息化建設。
規劃財務司劉健副司長介紹了民政部定點扶貧工作情況和牽頭羅霄山片區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據介紹,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和牽頭開展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脫貧攻堅,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中央單位的重要政治責任和重大政治任務,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對全社會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按照中央總體部署,民政部承擔了江西省遂川縣、蓮花縣定點扶貧任務并牽頭開展羅霄山片區脫貧攻堅工作。
定點扶貧方面:
一是加強領導,盡銳出戰。民政部成立了由黃樹賢部長擔任組長、分管副部長為副組長、各相關司局和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把對遂川縣、蓮花縣的定點扶貧工作納入民政部扶貧工作全局。部領導近兩年先后8次赴兩縣調研,協調解決具體困難,督導檢查縣委縣政府落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的有關情況。近兩年來先后選派3位優秀年輕干部赴兩縣掛職幫扶和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形成了以掛職干部為紐帶、部領導一線督導、各單位全力協作、全員投身參與的定點幫扶良好格局。
二是整合資源,加大投入。民政部立足自身職能,深挖資源潛力,積極整合民政事業費、彩票公益金、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等各類資金,積極爭取相關部門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助力兩縣脫貧攻堅工作。2015―2017年,向兩縣下達各類民政事業經費7.06億元,年平均增長25.7%。
三是強化政策,深入指導。民政部制定了《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的通知》、《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的行動方案》,強力部署推動,落實工作責任。為進一步做好定點扶貧工作,推動兩縣如期實現脫貧,2017年專門制定出臺了《民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定點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切實明確各司局、各直屬單位職責,在頂層設計和業務工作中不斷加強對兩縣支持指導力度。
四是社會參與,形成合力。脫貧攻堅要注重發揮好政府、市場和社會三方作用。近年來,民政部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充分發揮社會組織資源眾多、方式靈活的優勢,積極投身脫貧攻堅戰。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中國慈善聯合會、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中華慈善總會等部管社會組織多次赴兩縣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等豐富多彩的精準扶貧活動。僅2018年,各類社會組織已在兩縣落地資金5430.9萬元。
五是形式多樣,全員參與。自國務院確定10月17日為全國“扶貧日”以來,民政部充分依托“扶貧日”這一重要平臺,凝聚全員力量,赴兩縣開展生動、多樣的扶貧日活動,用心用情、做實做細脫貧幫扶工作。一是連續二年實施“十百千”行動,利用部機關全體黨員的自愿捐款、結余黨費和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的捐資,每年100萬元,分別資助10個鄉中的100個貧困村1000戶貧困家庭每戶1000元,幫助他們解燃眉之急。二是持續實施“福康工程”,通過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具體實施,為兩縣社會福利機構配置康復輔具,為貧困肢體殘障人員免費實施手術治療和假肢矯形器安裝。三是開展以“陪伴”為主題的幫扶活動,機關黨委帶領青年黨員代表,深入到兩縣的農村敬老院、小學校,為老人們打掃衛生、幫廚喂飯,為貧困學生送去愛心書包、開展文體活動,送去了溫暖,加深了感情。
截至2017年底,遂川縣已實現脫貧68386人,還有17002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3.17%;蓮花縣已實現脫貧33065人,全縣僅剩6580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2.84%,兩縣都將在2018年底脫貧摘帽。
在牽頭協調羅霄山片區脫貧攻堅方面。
一是建立機制,高位推進。制定印發了《民政部羅霄山片區扶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按照中央要求及時牽頭建立羅霄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部際聯系會議制度。加強組織領導,由主要負責同志任片區部際聯系會議組長,黨組成員先后30余次深入片區調研,6次召開羅霄山片區部際聯系會議和現場推進會,溝通解決重點難點問題。2016年底黃樹賢部長到部工作以后,連續兩年主持相關會議、實地調研,親自協調具體項目,著力解決片區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困難和突出問題,推動成員單位在政策、項目、資金上對片區給予傾斜。
二是立足本職,加大投入。持續加大片區民政事業經費保障和支持力度。2015-2017年,協調指導江西、湖南兩省共向羅霄山片區23個縣下撥各類中央和省級民政事業費約84億元,年平均增長24%;協調國家有關部門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22489萬元;累計安排部本級彩票公益金和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共4.46億元。這些資金有力支持了片區社會福利事業發展和設施建設,有力提升了片區民生保障服務質量和水平。
三是加強培訓,扶貧扶智。先后舉辦了羅霄山片區民政局局長培訓班、社會工作專題研修班及社工、社區、社會組織等專業人才和兒童養護、老年護理等技能人才培訓班。尤其是2016年,以“幫助一名學員就業,脫貧一個家庭,帶動一個鄉村”為目標,在羅霄山片區實施培養千名養老護理員行動,共舉辦8期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培訓班,有1003名片區學員參加培訓,其中近半數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許多學員培訓后實現就業,并成為養老服務機構的骨干。
四是發揮優勢,積極引導。動員引導各類社會組織,特別是慈善機構、行業協會商會在片區實施幫扶項目,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通過創立實體經濟,扶持發展當地優勢特色產業,吸納貧困人口就業等多種方式,助力帶動片區困難群眾脫貧,為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脫貧攻堅,實現共同富裕作出了積極貢獻。
目前,羅霄山片區經濟社會實現了較快發展,貧困人口大幅減少。江西省羅霄山片區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底的9.86%下降到2017年底的4.36%;湖南省羅霄山片區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10.15%下降到2017年底的3.65%。
在脫貧攻堅的最后沖刺階段,民政部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把定點扶貧、片區脫貧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扛在肩上,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發揮單位、行業優勢與立足貧困地區實際相結合,健全工作機制,創新幫扶舉措,提高扶貧成效,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最新資訊
- 海南陵水社工證獎勵申請通知:最高可申領一次性獎勵10000元2025-09-22
- 2025年江蘇南通通州區社會工作者證書補貼通知:獲取社工證最高可申領3000元2025-09-18
- 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2025年社會工作者考試獎勵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18
- 2025年江蘇南通如皋市社會工作者證書一次性獎勵申請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17
- 江蘇南通如東縣2025年社會工作者證書獲證獎勵申請通知:最高可申領3000元2025-09-17
- 江蘇南通崇川區2025年社會工作者證書獲證獎勵申請通知:最高可申領3000元/人2025-09-16
- 四川德陽經開區2024年社會工作者考試一次性獎勵發放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16
- 四川德陽旌陽區2024年社會工作者考試一次性獎勵發放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10
- 四川德陽經開區2024年社會工作者考試一次性獎勵發放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10
- 四川德陽綿竹市2024年社會工作者考試通過人員一次性獎勵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