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級社會工作者 > 中級社會工作者模擬試題 > 2019年中級社會工作者《社工法規與政策》習題(1)

2019年中級社會工作者《社工法規與政策》習題(1)

更新時間:2018-09-14 15:32:04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95收藏28

中級社會工作者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環球網校社會工作者頻道為您整理發布2019年中級社會工作者《社工法規與政策》習題(1),供您參考之用。

相關推薦:初次報考2019年社會工作者考試報考指南

單項選擇題

1.為凈化未成年人的生活環境,下列哪些行為是法律規定應禁止的()。B

A.在節假日允許未成人進入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 B.在學校附近開設營業性歌舞廳

C.組織學生進行商業表演 D.向未成年學生出售課外輔導材料

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方法: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對于招用的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不得安排其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的勞動。

凈化未成年人生活環境:中小學校園周邊不得設置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在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經營者應在顯著位置設置未成年禁入標志;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2.高宏智的母親五十歲。去年,高老太在公園遇到一位姓賈的喪偶老人,兩個人想在國慶節登記結婚,卻遭到高宏智的強烈反對。這涉嫌侵害了老年人的()

A.社會交往權B.家庭自主權C.家庭重組權D.婚姻自主權

【D】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的老年人合法權益:

婚姻家庭權——享受家庭贍養與扶養的權利;居住權;婚姻自主權;財產所有權;繼承權。

獲得社會保障的權利——生活保障權;醫療保障權;文化教育權;享受社會服務的權利。

參與社會發展的權利(鼓勵老年人為社會做貢獻)

3.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婦女賣淫或者雇用、容留婦女與他人進行猥褻活動等侵犯了婦女的()。C

A.婚姻家庭權利

B.政治權利

C.人身權利

D.自由權利

《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的婦女合法權益:

政治權利(平等的選舉與被選舉權,及管理各種事務的權利)

文化教育權利(適齡兒童都得接受義務教育;有實際困難的,應予以幫助;從事科學藝術文化活動)

勞動與社會保障的權利(禁止性別歧視;不得安排不適合婦女的工作;“四期”保護)

財產權利(家庭共同財產;財產的繼承權)

人身權利——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肖像權;名譽權和人格尊嚴。

婚姻家庭權——婚姻自主權;生育權;家庭財產的占有、收益、處分權;子女監護權。

權益保障方法:行政保護、法律保護、社會保護。

4.喪偶婦女對公婆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在繼承公婆財產時應作為第幾順序繼承人()。A

A.第一順序 B.第二順序 C.第三順序 D.第四順序

《繼承法》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我國《繼承法》規定了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的原則。如果男方生前未留下合法有效的遺囑,那么他的遺產就應該按法定繼承來處理。被繼承人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若男方父母已去世、生前離婚如果表示他生前處于單身狀態,那么他的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就只有其親生女兒了。他的親生女兒即使改隨母姓,也不是喪失繼承權的法定理由,她仍然擁有對父親遺產的法定繼承權。而且在第一順序繼承人健在且不喪失繼承權的情況下,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

5.在家庭保護方面,父母或者監護人除了要做到監護與撫養、關愛與引導、教育與培養之外,還要做到()。B

A.批評與反思 B.民主與尊重 C.開展成長教育 D.傳授知識與技能

7.為保護未成年人,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下列做法哪一條是不正確的()。D

A.對司法活動中的未成年人進行司法救助 B.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C.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D.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公開審理

8.《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中國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C

A.國家 B.社區 C。家庭 D.民間團體

9.對未成年人罪犯的關押管理原則是()C

A 集中關押,集中管理

B 分別關押,集中管理

C 分別關押,分別管理

D 集中關押。分別管理

年齡與刑事責任: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

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對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具體措施如下:

1、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開審理和報道。

2、對未成年人罪犯分別關押、分別管理、分別教育。

3、對犯罪未成年人開展法制教育、義務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

4、對犯罪未成年人進行社會幫教和權利維護。

10.為保障殘疾人的就業權利,我國殘疾人就業的指導方針是()。D

A.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

B.分散安置殘疾人就業

C.集中就業為主。分散就業為輔

D.集中就業與分散就業相結合

《殘疾人保障法》規定的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康復權、教育權、勞動權、文化生活權、社會福利權、環境友好權。

12.下列哪些事項不屬于殘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權?()

A.給盲人免費發放盲文讀物

B.推進殘疾人參加體育比賽

C.在電視節目中添加字幕

D.組織殘疾人殘疾生活培訓

【D】

分享到: 編輯:維妮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中級社會工作者資格查詢

中級社會工作者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中級社會工作者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