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第三章人類行為的類型和特點


【摘要】環球網校編輯為考生整理“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第三章人類行為的類型和特點”的新聞,為考生發布中級社會工作者的重要知識點,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預祝大家都能順利通過考試。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第三章人類行為的類型和特點的具體內容如下:
考點二:人類行為的類型和特點
本考點在歷年考題中相對較少,在2012年和2013年出現過考題。考生在復習時要能夠根據模擬情境來判斷人類行為的類型和特點,掌握分析人類行為和需要的“三維視角”。
1.人類行為的含義
(1)人類行為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類行為是指由客觀刺激通過人的心理活動而引起的內部與外部的反應,狹義的人類行為僅指外顯的行為。
(2)行為主義學派把人的行為看作是機械式的由刺激直接引起的,否認了人的心理因素。其行為公式是S→R,S指外界刺激,R指反應行為。
(3)新行為主義者考托爾曼提出“中介變因”的概念。其行為公式是:B=f(S.A),B為行為變因,S是情境變因,A為前提變因(包括遺傳、年齡和經驗等)。
(4)德國社會心理掌家勒溫認為,人的行為是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他提出的行為公式是B=f(P.E),B代表行為,P代表個人,E代表環境。這較能說明人類行為的真實含義。
2.人類行為的類型
3.人類行為的特點
(1)適應性。
(2)多樣性。
(3)發展性。
(4)可控性。
(5)整合性。
4.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
(1)生理因素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包括:影響人的成長,是人類行為的物質基礎;生理因素的變化會影響心理因素的成長;不同階段的人的生理發育不同,這直接影響到了人在不同時期的成長特征:生物因素主要通過遺傳基因影響人類的行為發展。
(2)心理因素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包括:心理認知幫助我們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他人和社會,從而正確處理自我與他人、社會的關系,只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確保人們行為的健康發展;情感是心理表現。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十分重要;心理的需要和動機影響行為的變化。
(3)社會因素對人類行為也有重要的影響。社會因素包括家庭、群體、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社會事件與文化等,社會因素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編輯推薦:
【摘要】環球網校編輯為考生整理“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第三章人類行為的類型和特點”的新聞,為考生發布中級社會工作者的重要知識點,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預祝大家都能順利通過考試。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第三章人類行為的類型和特點的具體內容如下: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閱讀完社工論壇與廣大朋友一起交流學習,共求進步!
最新資訊
- 福利來襲!2025年社工考試成績公布,憑成績單速兌,時間有限,速來!2025-07-25
- 2025年中級社工考試考點匯總(法規+綜合能力+實務)2025-05-07
- 【2025年中級社會工作者兌換福利】2025年社會工作者各科真題解析課程免費拿!2025-04-29
- 2025年社工考試考點匯總(初級+中級各科目)2025-04-25
- 2025年社工考試考點梳理:初級與中級的高頻知識點2025-04-11
- 2025年高級社會工作師考試大綱2025-04-09
- 2025年社工三色寶典來襲,邏輯梳理助力備考新高度(中級3科目)2025-04-08
- 2025年中級社工實務考點(內含重點難點、易錯點、理解點)2025-04-08
- 2025年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中級考點(內含重點難點、易錯點、理解點)2025-04-08
- 2025年社工《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中級)》考點(內含重點難點、易錯點、理解點)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