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知識點:認知行為理論


【摘要】2016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知識點:認知行為理論,2016年備考的學子們,你準備的怎么樣了?環球網校小編為方便大家備考,特將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知識點進行了整理匯總,希望大家認真學習與閱讀。更多內容請關注環球網校社會工作者頻道。
認知行為理論
一、認知行為理論的來源
認知行為理論是折衷性的理論,主要有兩個來源:其一是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人們的外在行為不受內在心理過程的影響。除了一些天生的反射行為,人們的大多數行為都是通過學習獲得的。因此,人類可以學習新的行為、改變舊的行為。其二是認知學派。認為人的行為受學習過程中對環境的觀察和解釋的影響。不適宜的行為產生于錯誤的知覺和解釋。所以,要改變人的行為,就要首先改變人的認知。
二、認知行為學派的主要理論觀點
(環球網校小編整理2016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知識點:認知行為理論)
第一,在認知、情緒和行為三者當中,認知扮演著中介與協調的作用,直接影響個體的行動。
第二,認知的形成受到“自動思考”機制的影響,即人們有時會不加思考地按照既有的模式行動.
第三,根據認知的“ABC情緒理論框架”,非理性的認知會產生非理性的情緒和行為。注意:它由埃里斯提出A 代表誘發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 代表對誘發性事件的認知和信念(Beliefs); C 代表個體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或結果(Consequences)。(環球網校小編整理2016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知識點:認知行為理論)
第四,借用社會學習理論的三個要素來認識和改變人的行為,這三個要素是前置事件、目標行為和結果。
第五,強調認知在修正行為中的重要性。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社會工作者頻道或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摘要】2016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知識點:認知行為理論,2016年備考的學子們,你準備的怎么樣了?環球網校小編為方便大家備考,特將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知識點進行了整理匯總,希望大家認真學習與閱讀。更多內容請關注環球網校社會工作者頻道。
三、認知行為理論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重點)
1.認知行為理論的實務原則
(環球網校小編整理2016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知識點:認知行為理論)
第一,界定對服務對象(受助者)問題看法的原則。即認為服務對象的問題是學習得來的,也可以經過學習改變的;解決這些問題既要通過行為訓練修正行為,也要通過調整個人的認知來促進行為的改變;認為注意受助人問題及其處境的獨特性是正確界定和評估受助人問題的前提.
第二,在社會工作實務中運用認知理論的原則。即尊重個人的自主決定和信念;幫助服務對象改變錯誤的認知、建立正確的認知;在正確認知的基礎上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并鼓勵服務對象形成積極的態度,以實現助人和自助的目標。(環球網校小編整理2016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知識點:認知行為理論)
第三,關于助人目標的原則,即改變錯誤的認知或不切實際的期待以及其他偏頗和不理性的想法;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對話;加強解決問題和決策的能力;加強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認知行為學派的助人過程
第一,確定評估重點,即服務對象的思想、情緒和行為。
第二,專業關系的建立,即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在協商的基礎上通過簽訂協議建立起結構性的、有期限的角色聯系。(環球網校小編整理2016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知識點:認知行為理論)
第三,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包括教育者和伙伴。
3.服務的步驟
第一,確定不正確的、扭曲的思維方式或想法,確認它們是如何導致負面情緒和不良行為的;
第二,要求服務對象自我監控自己的錯誤思維方式或者進行自我對話;
第三,探索其錯誤思維方式與潛在感覺或信念之間的關系;
(環球網校小編整理2016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知識點:認知行為理論)
第四,嘗試運用不同的具有正面功能的、正常的思維方式;
第五,檢驗服務對象新建立的對自我、世界和未來的基本假定在調整行為和適應環境上的有效性。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社會工作者頻道或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摘要】2016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知識點:認知行為理論,2016年備考的學子們,你準備的怎么樣了?環球網校小編為方便大家備考,特將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知識點進行了整理匯總,希望大家認真學習與閱讀。更多內容請關注環球網校社會工作者頻道。
4.結案和跟進
當受助人的行為發生預期改變就可以進入結案階段。在結案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應該和服務對象一起商討確定在結案以后的若干具體的行為改善目標,一則作為服務對象自我監督和努力的方向,二則也可以作為他/她在結案以后進行跟蹤訪問的依據.(環球網校小編整理2016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知識點:認知行為理論)
生態系統理論
一、系統理論的主要觀點
其應用始于赫恩,后來平克斯和米納罕使系統論在社會工作中得到廣泛運用。他們認為,人們生活于其間的社會環境分成三類: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系統、正式系統、社會系統。如果人與這些社會環境或系統不能良性互動就會產生問題。因此,服務對象的問題可來自于系統,而不是單純的個人問題。社會工作者的任務在于發現環境中的不利因素,調整人與環境的關系。
二、生態系統理論的主要觀點
(環球網校小編整理2016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知識點:認知行為理論)
杰曼和吉特曼是生態系統理論的重要代表人物。生態系統理論認為,人與環境進行互惠式的互動,要理解個人必須將其置于環境之中,對個人問題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須在其生存的環境中來進行。社會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加強人們適應環境的能力,并影響人們的環境,以使人與環境的互動更具適應性。
三、系統生態理擊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重點)
(環球網校小編整理2016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知識點:認知行為理論)
系統生態理論的關鍵在于將服務對象放在一個系統之中,將服務對象與其所生活的環境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來看待,通過改變系統來實現個人需求的滿足。在實務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社會環境是個人產生問題的重要因素,應從人與環境互動的角度來分析問題,要注重人與環境系統之間的動態關系,從不同系統的層面來看待和解決問題。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社會工作者頻道或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福利來襲!2025年社工考試成績公布,憑成績單速兌,時間有限,速來!2025-07-25
- 2025年中級社工考試考點匯總(法規+綜合能力+實務)2025-05-07
- 【2025年中級社會工作者兌換福利】2025年社會工作者各科真題解析課程免費拿!2025-04-29
- 2025年社工考試考點匯總(初級+中級各科目)2025-04-25
- 2025年社工考試考點梳理:初級與中級的高頻知識點2025-04-11
- 2025年高級社會工作師考試大綱2025-04-09
- 2025年社工三色寶典來襲,邏輯梳理助力備考新高度(中級3科目)2025-04-08
- 2025年中級社工實務考點(內含重點難點、易錯點、理解點)2025-04-08
- 2025年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中級考點(內含重點難點、易錯點、理解點)2025-04-08
- 2025年社工《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中級)》考點(內含重點難點、易錯點、理解點)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