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二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要點:企業人力資源供給分析


學習目標
通過學習,掌握企業人員供給預測的基本概念和類型,并能夠選擇和運用適當的方法進行企業人力資源的供給預測。
知識要求
一、內部供給預測
企業未來內部人力資源供給是企業人力資源供給的主要部分(除新建企業外)。企業內部人力資源供給量必須考慮下列因素:企業內部人員的自然流失、內部流動、跳槽等。
二、外部供給預測
(一)影響企業外部勞動力供給的因素
1.地域性因素。
2.人口政策和人口現狀。
3.勞動力市場發育程度。
4.社會就業意識和擇業心理偏好。
(二)企業外部人力資源供給的主要渠道
1.大中專院校應屆畢業生。
2.復員轉業軍人。
3.失業人員、流動人員。
4.其他組織在職人員。
【例題2.1.21】影響企業外部勞動力供給的地域性因素包括( )。(2011年5月二級真題)
A.勞動力市場完善程度
B.企業所在地的人力資源現狀
C.企業所在地對人才的吸引程度
D.企業所在地薪酬對人才的吸引程度
E.社會就業意識和擇業心理偏好
【答案】BCD
【解析】企業外部勞動力供給,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地域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企業所在地的人力資源調整現狀;②所在地對人才的吸引程度;③企業薪酬福利對所在地人才的吸引程度;④企業本身對人才的吸引程度等。
能力要求
一、企業人員供給預測的步驟
1.對企業現有的人力資源進行盤點,了解企業員工隊伍的現狀。
2.分析企業的職務調整政策和歷年員工調整數據,統計出員工調整的比例。
3.向各部門的主管人員了解將來可能出現的人事調整狀況。
4.將所有數據進行匯總,得出對企業內部人力資源供給量的預測。
5.分析影響外部人力資源供給的各種因素(主要是地域性因素和全國性因素),并依據分析結果得出企業外部人力資源供給預測。
6.將企業內外部人力資源供給預測進行匯總,得出企業人力資源供給預測。
二、內部供給預測的方法
(一)人力資源信息庫
人力資源信息庫是計算機運用于企業人事管理的產物,是通過計算機建立的、記錄企業每個員工技能和表現的功能模擬信息庫。
人力資源信息庫針對企業不同人員,可分為兩類:技能清單和管理才能清單。
(二)管理人員接替模型
對于管理人員供給的預測,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設計管理人員的接替模型。
【例題2.1.22】某公司2011-2012年度管理人員變動情況如圖2-1-2所示,2012年度各級管理人員的補充是通過外部招聘的方式來完成的,公司高層在總結本年度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作出了以下決策:首先,2013年度除一般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外部各種招聘渠道補充之外,其他各層次管理人員一律由公司內部選拔;其次,各個層次的管理人員補充需要量嚴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定員標準執行,不得突破額定人數;最后,要妥善安排好提升受阻的后備人才。2013年管理崗位人員接替統計表如表2-1-1所示。
|
|
2012年 |
2013年預測 |
接替方式 |
|||||||
序號 |
人員 |
現有 |
年末 |
定員 |
流出 |
退休 |
增補 |
后備 |
提升 |
外部 |
內部 |
1 |
高層管理 |
|
|
7 |
0 |
0 |
|
|
|
|
|
2 |
中層管理 |
|
|
17 |
—1 |
—2 |
|
|
|
|
|
3 |
直接管理 |
|
|
35 |
—1 |
0 |
|
|
|
|
|
4 |
一般管理 |
|
|
130 |
—2 |
—2 |
|
|
|
|
|
合計 |
|
|
189 |
—4 |
—4 |
|
|
|
|
|
問題:請根據圖表中的已知數據,核算出2012年現有人數和年末人數,并填補圖2—1—2和表2-1—1中所缺少的各層管理人員的人數。
【答案】(1)填寫2012年圖2.1.2中的各層級人數,如圖2—1—3所示。
(2)填寫2013年表2.1.1中的人數,如表2-1-2所示。
表2.1—2 2013年某公司管理崗位人員接替統計表、
|
|
2012年 |
2013年預測 |
接替力式 |
|||||||
序號 |
人員 |
現有 |
年末 |
定員 |
流出 |
退休 |
增補 |
后備 |
提升 |
外部 |
內部 |
1 |
高層管理 |
4 |
7 |
7 |
0 |
0 |
0 |
|
|
|
|
2 |
中層管理 |
14 |
16 |
17 |
-1 |
-2 |
+4 |
4 |
0 |
|
4 |
3 |
直接管理 |
37 |
29 |
35 |
-1 |
0 |
+7 |
23 |
16 |
|
7 |
4 |
一般管理 |
115 |
118 |
130 |
-2 |
-2 |
+16 |
8 |
0 |
8 |
8 |
合計 |
170 |
170 |
189 |
-4 |
-4 |
27 |
35 |
16 |
8 |
19 |
(三)馬爾可夫模型
馬爾可夫模型是分析組織人員流動的典型矩陣模型。它的基本思想:通過發現過去組織人事變動的規律,以推測組織在未來的人員供給情況。計算公式為:
其中:i,j=1,2,3……;k,t=1,2,3……;
Ni(t)為時刻t時i類別中的雇員人數;Pji為從j類向i類的轉移率;Ri (t)為在時間(t一1,t)內i類所補充的人數;k為職務分類數。
馬爾可夫模型的關鍵是確定轉移概率,如果轉移概率是固定的、確定性的,則運用模型預測較為簡單。
最新資訊
- 2025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筆記:助力高效復習的關鍵內容整理2025-09-18
- 2025人力資源管理基礎知識重點:核心概念與原理的全面總結2025-09-17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知識,助力考生高效備考2025-09-16
- 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科普:如何申請勞動能力鑒定?2025-09-12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系統梳理與解讀2025-09-10
- 2025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涵蓋高頻考點2025-09-10
- 2025年二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高頻考點總結2025-09-09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2025-09-09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點,高頻考點集錦2025-09-08
- 2025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考點,章節重點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