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備考資料(腸結核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各位考生可以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報名時間、成績查詢等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相關信息。關于“腸結核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了以下相關內容:
腸結核的臨床表現一般有以下幾點:
1、腹痛
多位于右下腹,因腸結核好發于回盲部。常有上腹或臍周疼痛,系回盲部病變引起的牽涉痛,但此時體檢仍可發現壓痛點位于右下腹。疼痛多為隱痛或鈍痛。有時進餐可誘發腹痛伴便意,排便后即有不同程度緩解,并發腸梗阻時有腹絞痛,常位于右下腹或臍周,伴有腹脹、腸鳴音亢進、腸型與蠕動波。
2、腹瀉與便秘
腹瀉是潰瘍型腸結核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排便次數因病變嚴重程度和范圍不同而異,一般每日2~4次,重者每日達10余次。不伴有里急后重。糞便呈糊樣,一般不含黏液或膿血,重者含少量黏液、膿液,但便血少見。有時患者會出現腹瀉與便秘交替,這與病變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有關。增生型腸結核多以便秘為主要表現。
3、腹部包塊
常位于右下腹,一般比較固定,中等質地,伴有輕度或中度壓痛。腹部包塊主要見于增生型腸結核,也可見于潰瘍型腸結核合并有局限性腹膜炎,病變腸段和周圍組織粘連,或同時有腸系膜淋巴結結核。
4、全身癥狀
多見于潰瘍型腸結核,表現為不同熱型的長期發熱,伴有盜汗。患者倦怠、消瘦、貧血,隨病程發展而出現維生素缺乏等營養不良的表現。可同時有腸外結核特別是活動性肺結核的臨床表現。增生型腸結核病程較長,全身情況一般較好,無發熱或有時低熱,多不伴有腸外結核表現。
5、壓痛
無腸穿孔、腸梗阻或伴有腹膜結核等疾病時,只表現為右下腹以及臍周有壓痛。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于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腸結核的臨床表現有哪些?”的內容,各位考生一定要盡快投入到復習狀態中,認真備考全科主治醫師考試。也希望各位考生能夠堅持不懈,繼續努力,小編也預祝大家考試都可以成功!更多信息了解,請持續關注環球網校。
最新資訊
- 官方發布:2023年全科主治醫師資格考試用書及出版單位2022-12-14
- 2022年全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尿潴留臨床表現及處理方法2022-04-11
- 2022年全科主治醫師考點:老年人便秘因素匯總2022-04-07
- 2022全科主治醫師考點速記:老年人用藥2022-03-29
- 2022年全科主治醫師重要知識點:水腫的分類以及發病機制2022-03-22
- 2022年全科主治醫師考點:二尖瓣狹窄臨床表現2022-01-28
- 2022年全科主治醫師精選考點:咳嗽的常見病因2022-01-27
- 2022年全科主治醫師考點精講:腸梗阻的鑒別方法2022-01-26
- 2022年全科主治醫師考點:常用統計圖的適用條件2022-01-25
- 2022年全科主治醫師考點:小兒聽感知覺發育規律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