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期現套利約束因素


點擊查看:期貨從業考試《基礎知識》知識點
期貨套利中有四大約束性因素即技術性約束、成本約束、風險約束和激勵結構約束。
一、技術性約束
實際操作的困難對商品期現套利構成了很強的技術性約束。集中競價交易特性決定了期貨市場流動性高,價格變化快,而現貨市場的一對一協議定價特性則決定了現貨交易流動性低。當套利者發現期現套利機會時,要在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同時完成頭寸相反的交易幾乎是不可能的。
二、成本約束。
商品期現套利成本包括:
(1)直接成本,如交易的傭金支出、現貨交易中尋找交易對手和協議定價花費的時間成本和費用支出、保證金占用的機會成本等;
(2)借入資產的利息支出和持有現貨的存儲費用;
(3)發現期貨定價失當的成本,套利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判斷期貨定價是否失當,并以此判斷套利機會,這些花費也是一種成本。這些成本共同組成的套利總成本越高,市場上出現的套利機會的可操作性就會越小,當套利成本大于套利價差時,套利機會就完全失去了可操作性。
三、風險約束。
商品期現套利交易建立在期現不合理的價差最終會被市場所消除的基礎上,認為市場長期有效,不合理的價差會消除,但短期內,不合理的價差在被市場消除之前會不會進一步擴大?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消除不合理的價差?
這些都是不確定的,進行期現套利時交易者要面臨套利風險。期現套利中交易者要承擔的風險包括:價格不可預測性風險;市場風險;模型風險;噪音交易風險,Black將市場上依據與資產價值無關的偽信息與大眾模型進行的交易稱為“噪音交易”,認為這種交易可能是疊加性的,即具有系統性,可能造成價格長期偏離價值,因此,期現套利者可能面臨不合理價差并不會消除的風險。
四、激勵結構約束。
傳統上只是將賣空高估資產買入低估資產以獲取價值回歸后的價差收益的交易看成是套利交易,即傳統上將套利者視為造市者,其作用就是幫助實現效率市場,約束資產價格與價值保持一致。Shleifer和Summers等人認為,套利者的目的與上述傳統套利理論的假設不盡相同,套利者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利,這意味著套利者不僅在相關資產出現不合理價差時可能采取套利行動,而且在發現不合理的價差可能進一步擴大時也會采取與傳統反向的套利交易行動。
這樣,當套利者發現噪音交易出現系統性錯誤使市場出現不合理價差的時候,他們不僅不會采取傳統套利策略阻止這種系統性錯誤擴大,反而可能加入噪音交易者的行列,進行與傳統套利交易相反的套利,繼續推波助瀾,促使價差進一步擴大從中漁利。
最新資訊
- 2024年期貨從業資格證基礎知識:有關數字類和年份類知識點2024-01-25
- 2024年期貨從業基礎知識重點記憶法:否定詞記憶2024-01-25
- 2024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思維導圖-基礎知識(免費下載)2024-01-18
- 2024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思維導圖-法律法規(免費下載)2024-01-18
- 2022年7月期貨資格從業考試資料2022-06-24
- 2022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資料2022-06-17
- 2022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重點2022-06-03
- 2022年期貨從業法律法規重點2022-05-21
- 2022年期貨從業資格證基礎知識重點2022-05-11
- 2022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知識點匯總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