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從業資格行業動態:大商所推出更多場外市場工具 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在第十三屆中國期貨分析師暨場外衍生品論壇中,大連商品交易所(簡稱“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大商所將持續加強場外市場建設,推出更多場外市場工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大商所副總經理王玉飛表示,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中國經濟正加快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實體經濟發展、國家戰略部署對以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定價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衍生品市場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她指出,場外期權、互換、指數等產品,在滿足產業企業個性化風險管理需求和財務安排等方面具有多樣、靈活、高效等優勢,具有廣闊發展空間。多年來,大商所持續支持期貨公司開展場外期權試點,不斷探索服務產業企業的有效途徑;2018年12月19日,成功上線商品互換業務,在大宗商品衍生品領域率先向市場提供這一新工具,目前已在化工、玉米等品種上開展6筆互換業務;自主研發并發布37只商品期貨指數,推動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等,開發了17只基于大商所商品指數的產品。未來,大商所將按照“搭建平臺、提供服務、提升信用、防范風險”的思路,持續豐富商品互換業務,推動價差互換、基差合約及其他結構性期貨產品上市,大力推動商品指數應用,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王玉飛強調,期貨經營機構是連接交易所和客戶的重要紐帶,是期貨市場功能發揮的關鍵環節。當前,期貨經營機構的實力明顯提高,其經營模式不斷豐富,在場外市場發展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未來,場外市場發展對期貨經營機構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期貨經營機構還需向全球化的現代金融企業目標繼續創新服務手段,加強服務能力。
大商所相關業務負責人在論壇中介紹了場外市場建設過程以及運行情況。自2013年大商所就著手研究部署場外市場建設工作,并于2015年正式開發上線“大連商品交易所綜合服務平臺”技術系統。目前,大商所已形成場外衍生品業務、期現貨價格指數和大宗商品倉單業務多個場外業務線,平臺先后推出農產品倉單串換、鐵礦石倉單服務、鐵礦石倉單置換和商品互換等多項業務。
針對商品互換業務,大商所已累計招募57家互換交易商,核準6家綜合業務指定存管銀行,商品互換業務上線以來,累計名義本金規模為7000余萬元。大商所將在商品互換業務雙邊清算的基礎上,逐步推進對場外業務的集中清算模式的研究與實施。
目前,大商所正推動在場外平臺開展基差交易業務。業務推出后,將為市場提供更具公信力的基差價格和合格的交易對手方,有效緩解目前市場存在的基差報價缺少指導、基差風險對沖缺少對手以及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此外,大商所也積極研究推出價差互換和基于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價格和現貨指數的基差互換業務試點,進一步滿足企業的基差風險管理需求。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更多期貨行業動態您可以登陸環球網校期貨從業資格頻道查看,環球網校小編為考生整理期貨從業資格考試相關資料,全部免費送,點擊下方按鈕一鍵下載即可。
最新資訊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機構2023-10-12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培訓機構2023-10-11
- 期貨從業資格培訓中心2023-10-10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培訓機構2023-10-09
- 期貨從業人員資格專場考試誠信報名承諾書2023-08-09
- 中國期貨業協會關于發布期貨公司信息技術系列網絡課程的通知2023-06-19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證去哪里上班2023-06-14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證需要備考多久2023-06-14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需要準備多久2023-06-07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需要準備多久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