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農民收入保障計劃”提質增效


為進一步保障農民收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3月14日,大商所在大連舉辦2018年 “農民收入保障計劃”試點項目現場評審會,來自35家期貨公司、3家證券公司和1家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試點項目參加了評審。
據了解, 大商所2018年在總結過去連續三年“保險+期貨”試點的基礎上,推出了涵蓋“保險+期貨”、場外期權、基差收購等多種形式,期貨公司、保險公司、銀行等多類型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綜合性“農民收入保障計劃”試點,致力于通過多類型金融機構跨界合作和多結構運行模式集中嘗試,探索建立期貨市場服務農民收入保障的整體框架。
“農民保障收入計劃”有效保障農民收入水平
為加大保障農民收入水平,提升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質量和實效,大商所2018年對37家期貨公司、3家證券公司和1家商業銀行的107個項目進行了備案。從數量上看,是2017年32個試點的3倍以上。從模式上看,107個項目中,“保險+期貨”主模式項目86個(其中玉米價格保險31個,大豆價格保險9個,玉米收入保險34個,大豆收入保險12個),場外期權主模式項目21個(其中玉米品種4個,大豆品種2個,雞蛋品種15個)。
從實施規模上看,大商所2018年玉米價格險單個項目要求不低于3萬噸、大豆不低于1.5萬噸,玉米收入險單個項目不低于2萬噸、大豆不低于0.8萬噸,較2017年的2.2萬噸、1.3萬噸、1.5萬噸、0.6萬噸均有所增長。
2018年開展的試點項目涉及玉米共計240.97萬噸,其中價格險146.66萬噸,收入險77.31萬噸,場外期權17萬噸;涉及大豆共計28.71萬噸,其中價格險16萬噸,收入險9.71萬噸,場外期權3萬噸;涉及雞蛋8.48萬噸。
從農民承擔費用上看,2018年試點項目中,玉米價格險平均目標價格為1832.32元/噸,平均保費為56.98元/噸,費率3.11%;玉米收入險平均目標收入為913.92元/畝,平均保費為56.67元/畝,費率6.20%;大豆價格險平均目標價格為3715.4元/噸,平均保費為138.86元/噸,費率3.74%;大豆收入險平均目標收入為526.81元/畝,平均保費為47.41元/畝,費率9.00%;費率均較2017年和2016年大幅降低。
從增加農民收入來看,86個玉米、大豆“保險+期貨”主模式項目共計產生理賠約1.6051億元(玉米價格險1174.42萬元,玉米收入險約8368.63萬元,大豆價格險1957.44萬元,大豆收入險約4550.96萬元), 21個“場外期權”主模式項目共計產生理賠約1664.75萬元,2018年“農民收入保障計劃”總計為農民賠付約1.77億元以上。
參與此次現場評審會的黑龍江省大豆協會會長唐啟軍向期貨日報記者介紹,2018年大商所“農民收入保障計劃”在市場影響和保障農民收入方面規模越來越大,市場涵蓋范圍越來越廣。2018年項目中除大商所預算3億元支持以外,還有42個項目備案獲得各級政府及部門補貼總計約3177萬元,包含了從吉林省農委、陜西省農業廳、安徽省財政廳等省級部門到樺川縣政府、嫩江縣政府、海城市財政局等縣級單位。此外,還有1個項目獲得了農業農村部金融支農服務創新試點補助。除了政府支持外,浙江物產化工、一米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等企業也參與到補貼當中,黑龍江省供銷社也積極參與其中。試點受到各方認可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斷提高。
“農民保障收入計劃”遍地開花服務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應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決策,對新時代解決“三農”問題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2018年,大商所“農民收入保障計劃”緊緊圍繞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擴大試點范圍和試點項目總量,切實提升期貨市場服務“三農”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質量和實效。
從試點范圍上來看,2018年大商所“農民收入保障計劃”合計107個試點總計涉及639.51萬畝土地,覆蓋了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北京、天津、安徽、河南、河北、重慶、四川、陜西、甘肅、山東、江蘇、湖南16個省區。
其中魯證期貨聯合人保財險在黑龍江省樺川縣開展了24萬噸玉米價格險,實現了樺川縣約41萬畝玉米種植區域的全覆蓋,服務了5,666戶農戶;魯證期貨聯合人保財險在遼寧省盤山縣開展了3.8萬噸的玉米價格險,實現了盤山縣約7.6萬畝玉米基本全覆蓋,服務了11,311戶農戶;國投安信等4家期貨公司聯合大地保險、中糧期貨等4家期貨公司聯合人保財險分別在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開展了8.5萬噸大豆價格險、3.2萬噸大豆收入險,覆蓋了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約87萬畝大豆,惠及15個鄉鎮。
記者了解到,2018年大商所“農民收入保障計劃”因地制宜,遵循當地經濟發展情況,制定了切實有效、穩妥推進的模式。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也顯著降低了農民承擔費用,一方面保障農民收入,服務鄉村振興;一方面因地制宜,有序開展“扶貧”工作,幫助當地農戶脫貧致富,服務國家“扶貧”工作的推進。
據介紹,2018年大商所107個試點項目共備案服務了約580個合作社和15.28萬農戶,其中有40個試點備案涉及國家級貧困縣。國投安信期貨、永安期貨、魯證期貨、浙商期貨聯合大地財險在內蒙古莫旗地區開展的試點覆蓋了莫旗所有4,433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且貧困戶參與項目無須繳納任何保費。
“農民收入保障計劃”試點項目經驗豐富設計科學
記者了解到,此次參與試點項目評審的項目通過實踐檢測,為期貨市場服務“三農”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豐富經驗,已經在國內遍地開花、影響廣泛。
經過歷時一天的評審,場外期權項目上最終南華期貨、申萬期貨和永安期貨的項目分獲前三名。
以總分第一名的南華期貨黑龍江省大豆場外期權試點項目來看,該項目參與主體是黑龍江省海倫市,同時也是是國家級貧困縣,素有“中國優質大豆之鄉”的美譽,是我國國產大豆重要產地之一。此次試點有海倫市共興農機合作社、兆海大豆種植合作社、潘河玉米種植合作社等11家當地農民合作社參與。試點項目現貨量共15000噸。參與項目的共有90戶農戶,其中有10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該試點利用大豆場外期權規避價格風險。利用亞式熊市價差期權,時間為2018年6月26日至10月26日,目標價格為3850—3705元/噸,權利金120元/噸,其中農戶需繳納20元/噸,占總權利金的16.67%。若未發生理賠,南華期貨返還給參與豆農10元/噸。從實際項目運行情況來看,最后交易日大商所大豆結算價格為3812.78元/噸,賠付農戶87.22元/噸,合計賠付金額為130300元,為國家級貧困縣海倫市豆農規避了大豆下跌風險,助力海倫市早日實現脫貧攻堅。該項目運用熊市價差策略降低保費,有利于試點項目持續性發展。
“保險+期貨”項目方面,永安期貨、魯證期貨和浙商期貨的項目分獲前三名。
永安期貨大連玉米收入產險作為得分第一名的收入保險,從一開始即科學全面設計收入保險。在項目設計階段,永安期貨和中華聯合財險向投保區域農戶、農發局及農業老師針對近年來的氣候特征、農民種植成本收益等農業生產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并進行了數據分析,科學確定畝產為0.4噸,同時又在產品中加入了35元每畝的最低賠付。2019年,大連普蘭店地區出現了高溫、病蟲害、風災多種自然災害,玉米平均減產25%左右,投保區的2萬噸玉米最終觸發理賠919.72萬元,補償了農民損失并保證了基本收入,很大程度上提振了農民種糧的信心。
據記者了解,下一步,大商所計劃繼續開展“農民收入保障計劃”試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穩步推進“保險+期貨”模式不斷走向深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最新資訊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機構2023-10-12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培訓機構2023-10-11
- 期貨從業資格培訓中心2023-10-10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培訓機構2023-10-09
- 期貨從業人員資格專場考試誠信報名承諾書2023-08-09
- 中國期貨業協會關于發布期貨公司信息技術系列網絡課程的通知2023-06-19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證去哪里上班2023-06-14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證需要備考多久2023-06-14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需要準備多久2023-06-07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需要準備多久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