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衍生品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前景廣闊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期貨市場從現貨貿易發展而來,又直接服務于現貨市場,是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的“排頭兵”。而現貨企業來講,現貨產業鏈正在面對著轉型升級,企業的大宗商品定價體系、融資模式、風險管理工具和運營模式都需要創新來應對大環境的轉變。
在此背景下,4月20日至21日于杭州舉辦的2018年第十二屆中國期貨分析師大會,將以“新時代、新價值、新作為——期貨衍生品市場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大宗商品、“保險+期貨”、期現結合、資產管理等業務領域,就期貨衍生品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經驗與模式,深入探討期貨及衍生品行業如何立足服務實體經濟,幫助企業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期貨公司及風險管理公司在期現結合業務上經過數年的摸索和嘗試,為主要品種產業鏈上的各類企業提供了全面的風險管理服務。近兩年來,發展迅速的場外衍生品業務更是在助力實體、服務“三農”、完善市場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突出的作用。
“未來,實體企業對風險管理的訴求會不斷增加。”浙江熱聯中邦總經理勞洪波表示,這個需求還在爆發的過程中。隨著期貨市場進一步發展,除了價格發現和規避風險的作用外,期貨行業能提供的服務將越來越多。如果能在人才培養、研究能力等方面不斷提高,期貨行業將站在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最前列。
事實上,期貨衍生品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實體企業客戶的青睞。近日,鞍鋼永安的成立標志著又一家行業主流央企對期貨行業服務實體經濟價值的認可,將期現結合業務的廣度和深度推向了新的層次。
而在服務“三農”方面,“保險+期貨”模式的推廣對于實現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的長期可持續管理、保障農民的收入、穩定國家糧食供給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南華期貨場外衍生品部負責人表示,截至2017年年底,公司多個“保險+期貨”項目順利完成保險出單,累計賠付農戶近550萬元,在服務“三農”保收益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績。
市場的廣泛認可,也對期貨公司期現結合業務和場外衍生品業務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原油期貨的上市、鐵礦石等品種規則的變化,標志著我國期貨市場國際化步伐加快。期現結合業務將面對更加廣闊、也更加復雜的境內外市場,業務范圍的拓展對從業人員來說意味著機遇與挑戰。

【請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環球網校金融考試官方微信號!】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您可以登陸環球網校期貨從業資格頻道或環球網校期貨從業資格論壇與廣大朋友一起交流學習,共求進步!
最新資訊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機構2023-10-12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培訓機構2023-10-11
- 期貨從業資格培訓中心2023-10-10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培訓機構2023-10-09
- 期貨從業人員資格專場考試誠信報名承諾書2023-08-09
- 中國期貨業協會關于發布期貨公司信息技術系列網絡課程的通知2023-06-19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證去哪里上班2023-06-14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證需要備考多久2023-06-14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需要準備多久2023-06-07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需要準備多久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