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期貨行業人才“供給側”改革
【摘要】環球網校編輯為考生發布“推動期貨行業人才‘供給側’改革”的新聞,為考生發布期貨從業資格考試的相關行業動態,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和復習,預祝考生都能順利通過考試。推動期貨行業人才“供給側”改革的具體內容如下:
期貨市場人才培養是百年大計,市場要發展,人才培養是第一位。當前我國期貨市場創新步伐不斷加快,對于人才需求也從數量向質量轉變。7月6日,大商所組織各高校、中期協及相關期貨公司代表在大連舉行衍生品人才培養座談會,就當前行業人才需求、高校人才培育合作項目實施等進行了交流。
人才問題制約期貨行業發展
作為從業多年的高層管理人員,國投安信期貨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杰對行業人才的需求現狀有著切身體會。
高杰介紹說,在公司客戶中,80%是產業企業,這其中又有80%的客戶為行業龍頭企業,這些企業對期貨市場復合型人才需求尤為迫切。當前,新畢業學生到企業之后需要較長時間的培養,在此之前可以利用高校平臺,利用高校的師資、科研機構和專業課程設置為企業培養人才。把企業人才需求和高校教育實踐結合起來,利用在校時間使企業和高校畢業生充分溝通交流,完成人才的實踐培養。現在市場需要的不僅是交易型人才,還需要風控、交割以及財務處理等多方面的人才,這些人才培養不是企業能夠獨立完成的,需要進行系統的培養。因此,期貨市場人才培訓需要產、學、融三方緊密結合,這也是真正的人才“供給側”改革。
中期協非會員理事李強對于期貨行業人才培養有著豐富的經驗。李強認為,期貨行業是一個“小行業、大市場”,期貨人才培養不是簡單地為期貨行業培養人才,而是為期貨市場培養人才。我國成規模現貨企業50多萬家,與已上市商品期貨品種相關的企業有近30萬家,這些企業需要大量的專業化、復合型期貨人才。另外,目前期貨公司還面臨人才結構上的問題,過去期貨公司主要以經紀業務為主,對人才的需求與現在不一樣。現在期貨公司在轉型創新,急需10種專業人才,包括期現結合、投資顧問、基金經理、操盤交易、產品設計、境外期貨、量化風控、IT以及金融衍生品高端人才和研發復合型人才。
在產業企業對于期貨人才需求日益增長的今天,行業人才培養卻嚴重跟不上行業發展。
李強表示,期貨行業從業人員總量嚴重不足,不但現貨企業缺人才,金融機構也缺人才。當前,國內期貨從業人員大概5萬人,但人才結構不均衡,期貨人才大部分在期貨行業內,其他金融機構和現貨企業的人才數量比較少。從分布區域來看,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以及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期貨從業人員大多從事經紀業務,高端人才比較缺。另外,隨著原油期貨上市,期貨市場國際化進程即將提速,但期貨行業國際化人才并不多。

編輯推薦:
【摘要】環球網校編輯為考生發布“推動期貨行業人才‘供給側’改革”的新聞,為考生發布期貨從業資格考試的相關行業動態,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和復習,預祝考生都能順利通過考試。推動期貨行業人才“供給側”改革的具體內容如下: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對于高校人才培養和期貨行業人才需求的瓶頸問題,李強表示,由于期貨行業是一個小行業,全國高校專門設置期貨本科專業的院校非常少,大部分都是把期貨專業分至金融學、財務學、金融工程管理學等課程設置中。盡管期貨市場人才需求較大,但高校人才供給能力卻不足。當前需要創新期貨人才培養模式,讓高校和市場、產業結合起來共同培養人才,實現產學結合。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大商所和高校的合作是期貨和衍生品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交易所作為行業里的重要機構,與高校合作培養人才,有助于產業需求和人才培養結合起來,有助于優化期貨市場人才需求層次、提升高校人才供給能力。
李強認為,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方面,一方面高校可以開設期貨輔修專業;另一方面高校在積極開設期貨本科專業的基礎上,可以考慮增加期貨碩士專業。
據記者了解,大商所高校期貨人才培育合作模式不同于以往,要把期貨知識納入高校教育體系,構成完整的期貨本、碩培養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納入高校學分管理體系。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春在座談會上表示,期貨行業乃至衍生品行業人才匱乏是非常明顯的。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和大商所共做過6期商品期貨高級管理課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下一步可以把期貨作為本、碩金融類專業加進去,為期貨市場培養急需的人才。
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副主任楊寶臣在談及高校培養期貨高端人才時表示,天津大學一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希望邀請業界老師為學生講課或者將此作為課程的一部分,此次簽署的合作協議與學校的教學計劃非常匹配,可以考慮在金融專業里面加入衍生品方向。同時,由于現貨企業需要專業性期貨人才,高校也可以和大商所、相關企業合作,把企業需求和學校專業知識培養結合起來,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業化畢業生。
記者在座談會上了解到,目前國內不少高校已經與期貨經營機構或者大商所實現了合作辦學。例如浙江大學和永安期貨合作成立的金融工程合作研究中心,就設置在金融研究院下,主要做衍生品研究。同時,浙江大學和南華期貨、大地期貨等期貨公司開展了比較深入的人才培養。同濟大學也和上海市期貨同業公會合作開辦了期貨MBA培訓班,并且和東證期貨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邀請行業內老師為學生進行期貨知識培訓,并在東證期貨建立了實踐中心。
與會嘉賓表示,此次大商所和高校期貨人才培育合作簽約之后,將對國內高校培養期貨人才起到促進作用。讓期貨知識走進高校教育體系,完全不同于過去簡單的期貨知識講座等短期培訓,從大學時代便開始有針對性地為期貨市場培養專業化人才,這對于拓寬期貨人才來源、提升期貨人才層次和擴大期貨人才供給具有積極意義。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閱讀完期貨從業資格論壇與廣大朋友一起交流學習,共求進步!
最新資訊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機構2023-10-12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培訓機構2023-10-11
- 期貨從業資格培訓中心2023-10-10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培訓機構2023-10-09
- 期貨從業人員資格專場考試誠信報名承諾書2023-08-09
- 中國期貨業協會關于發布期貨公司信息技術系列網絡課程的通知2023-06-19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證去哪里上班2023-06-14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證需要備考多久2023-06-14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需要準備多久2023-06-07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需要準備多久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