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計算是個技術活,是加出勤天數還是減缺勤天數?對于調薪,怎么能湊夠21.75?今天就為大家系統科普一下算工資的那些事~
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4)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1)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2)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3)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入離職薪資,請假的計算
大家都知道,月薪計薪天數是21.75,但每個月其實的實際計薪天數都是整數,不可能是小數。那么計算時,是數出勤天數,還是扣減缺勤天數,就勢必會導致兩個數據不一致。即我們常說的正算法和反算法。
在實際操作中,一般都是正反算法結合來使用。國家對于這個細節并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所以公司一般統一規定,所有員工一視同仁。比如計薪天數<11天,按照正算法計算,計薪天數≥11天,按照反算法來計算。
轉正、調薪工資計算
由于21.75≠當月實際計薪天數,那么在碰到轉正或者調薪的時,如果分母再使用21.75,調薪前計薪天數+調薪后計薪天數≠21.75,那么到底是調薪前的天數多一些,還是調薪后的天數多一些,這個讓HR也很為難。有簡單公平的算法噠。
本月基本工資=(調薪前工資基數*調薪前計薪天數+調薪后工資基數*調薪后計薪天數)/本月計薪天數
如有請假,再在本月基本工資的基礎上,進行正算法或者反算法。
溫馨提示:歡迎關注環球網校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頻道,更多資料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