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分級診療未必是醫生減負的靈丹妙藥
新年報課直降1000元(應廣大學員要求活動延期至3月15日24:00)
在4日的全國兩會上,醫衛界代表、委員們也“曬”出了自己的工作狀態,說出了外人所不知道的辛苦。他們也呼吁,醫生太累了,需要減負。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南京市心血管病醫院院長陳鑫開出“藥方”,建議實行分級診療,小病應先到基層醫療服務機構看,大病才能轉診到三級醫院,病情穩定后再轉回基層,這樣可以分流一部分病人。(3月5日《現代快報》)
做手術一站好幾個小時,動不動就熬夜加班,這對于一些醫生尤其是三甲大醫院的醫生來說,確實是家常便飯,醫生超負荷工作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也正因為醫生負擔過重,超負荷工作,近年來,醫生“過勞死”、“醫生不自醫”現象呈現上升態勢。比如2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精神科28歲醫生猝死,4日,邵逸夫醫院麻醉科26歲女醫生猝死……
醫生超負荷工作,直接原因的確如醫衛界代表委員所言,主要是患者集中到大醫院看病,導致大醫院人滿為患,逼得大醫院醫生平均給一個病人的看病時間只有三五分鐘,一天下來要看上好幾十乃至上百號病人。實行分級診療,將大醫院的患者分流到基層小醫院,減輕大醫院醫生的工作壓力。從這點上說,分級診療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給醫生減負,但這未必是醫生減負的靈丹妙藥,并不能從根源上解決醫生超負荷工作的難題。
醫生負擔重,歸根結底是醫療資源總供給不足,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尤其是優質醫療資源集中在三甲大醫院,使得基層醫療機構缺乏優質的醫療資源。當醫療資源總供給不足,滿足不了公眾就醫需求的情況下,不管有沒有實行分級診療,都改變不了醫生超負荷工作和醫院人滿為患的格局。當優質醫療資源集中在三甲大醫院,患者只信任大醫院,不相信小醫院的現實下,縱然實行分級診療,也只不過是走形式,逼迫患者在基層小醫院拐個彎再去大醫院,讓患者就醫增添一道麻煩,僅此而已。
筆者以為,要破解“醫生不自醫”,切實減輕醫生壓力和負擔,扭轉醫生超負荷工作現狀,關鍵是要全面放開社會資本進入醫療事業,政府財政進一步加大醫療事業投入,做大醫療資源供給的總盤子和大蛋糕。只有這樣才能壯大醫務工作者隊伍,讓醫院擁有更多的醫生、護士,從而可以有效的落實輪班、換班機制,既緩解“看病難”,又保障醫生的休息時間。其次,均衡醫療資源分配,優質醫療資源逐漸向基層小醫院傾斜,以增強基層小醫院的硬軟件實力,從而贏得患者的信任,吸引患者去小醫院看病,分流大醫院的病患,從而真正改變大醫院人滿為患的局面。再者,在醫療機構中嚴格落實勞動制度,保障醫務工作者的休息權和休息時間。
來源:荊楚網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成績公布!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證書,這些高薪職業任你挑選2024-09-16
- 2024年浙江寧波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9
- 2024年湖北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3
- 2024年天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結束2024-08-23
- 2024年內蒙古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平穩結束2024-08-22
- 2024年北京考區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實施2024-08-22
- 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有哪些福利和補貼2024-08-21
- 2024年浙江湖州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工作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廣東深圳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吉林長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