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以保護弱者之名 模糊是非界限


一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骨科主任馬瑞雪發布的微信近日被大量轉發,聲明稱醫生被一女子所傷,“我的科室將不再為該女子的孩子提供繼續治療,直到此事得到合理、公正和滿意的解決”,引起關注和爭議。(8月31日《京華時報》)
有人指出“醫生‘拒絕治療’的口子不能開”,認為“拒絕治療”本身有情緒化表達的因素,有失醫者的理性;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醫生無權剝奪患者被治療的權利。也有人說“醫生是不能夠選擇患者的,也沒有權利去拒絕患者”,認為“拒醫的實質還是用權力來要挾權益,有報復的嫌疑……哪怕醫生在糾紛中受到傷害再大,受到的委屈再深,拒醫治的行為選擇,只會超過個案的意義,加劇醫患對立的社會氛圍”。
事情的起因,乃是一名女子帶前臂骨折的孩子前往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骨科就診,在未掛號且診室中有其他患兒就診的情況下強行闖入,當醫生要求其出去時,用手撓傷醫生的臉部和脖子。事后,該女子賠償了醫藥費,但拒絕道歉,認為醫生態度不好。事情說到這里,是非曲直應該不難判斷,但骨科主任馬瑞雪發布的微信,卻引來各方非議。
骨科主任馬瑞雪在微信中表示,“我的科室將不再為該女子的孩子提供繼續治療,直到此事得到合理、公正和滿意的解決。”這確實表達了情緒,卻并非不合理。
首先,這位主任只是代表本科室拒絕為該女子的孩子提供治療,卻并沒有剝奪她的就診權,她完全可以帶孩子去其他醫療機構就診。其次,這位主任拒絕治療的前提是“直到此事得到合理、公正和滿意的解決”,如果事情得到合理、公正和滿意的解決,那拒絕治療自然也就終止了。第三,救死扶傷是醫護人員的天職,在一般的情況之下,醫生確實不能也不應該挑選患者,但這并不等于醫生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無條件地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中國有句古話,叫“將心比心,憑憑良心”。筆者想,無論是哪一個職業的從業者,在遭受服務對象的無端攻擊之后,還必須或者愿意為該服務對象繼續提供服務,大家都會認為這人不是瘋子,就是受虐狂。為什么這個職業換成醫生,就想不通了呢?在醫患關系不斷惡化的進程中,醫生護士在工作崗位上被打甚至被殺已不罕見,社會已經習慣了醫療界當沉默的羔羊,所以當馬瑞雪主任發聲的時候,輿論才會感覺驚詫莫名。
以“醫生無權剝奪患者被治療的權利”,提出“醫生‘拒絕治療’的口子不能開”,實在是沒有道理的。即便是小孩子吵架,都知道動手是不對的。沒有理由你打了別人,沒有受到處理,還要求別人繼續為你服務?難道“左臉被打了,繼續把右臉送上去”,才是醫生們應有的解決之道?
歸根結底,要避免類似“拒絕治療”之類事件的發生,必須真正做到法律面前、規則面前人人平等!當規則失靈的時候,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是誰錯了,就該處理誰!而不是含含糊糊,以保護弱勢群體的名義,模糊是與非的界限!
來源:健康報
相關推薦:
最新資訊
- 成績公布!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證書,這些高薪職業任你挑選2024-09-16
- 2024年浙江寧波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9
- 2024年湖北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3
- 2024年天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結束2024-08-23
- 2024年內蒙古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平穩結束2024-08-22
- 2024年北京考區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實施2024-08-22
- 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有哪些福利和補貼2024-08-21
- 2024年浙江湖州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工作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廣東深圳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吉林長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