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臨床執業醫師 > 臨床執業醫師行業動態 > 衛計委印發埃博拉出血熱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

衛計委印發埃博拉出血熱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

更新時間:2014-09-04 09:53:24 來源:|0 瀏覽0收藏0

臨床執業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國家衛計委日前印發《埃博拉出血熱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供各醫療機構用于加強埃博拉出血熱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準備工作。

  國家衛計委日前印發《埃博拉出血熱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供各醫療機構用于加強埃博拉出血熱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準備工作。根據指南,埃博拉出血熱患者所有的廢棄物應當及時密閉轉運,焚燒處理。患者死亡后,尸體應當立即消毒后用密封防滲漏物品雙層包裹,及時火化。

  指南強調,埃博拉出血熱主要通過接觸患者或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雖然尚未證實有通過性傳播和空氣傳播的病例發生,但應當予以警惕,做好防護。目前埃博拉出血熱尚無疫苗可以預防,醫療機構應當根據埃博拉出血熱的流行病學特點,針對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結合實際情況,建立預警機制,制定應急預案和工作流程。

  指南還指出,患者所有的廢棄物應當視為醫療廢物,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要求,雙層封扎,標識清楚。相關醫療廢物應當及時密閉轉運,焚燒處理。患者死亡后,應當減少尸體的搬運和轉運。尸體應當立即消毒后用密封防滲漏物品雙層包裹,及時火化。

  指南同時強調,醫務人員暴露于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時,應當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徹底清洗皮膚,再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洗必泰醇擦拭消毒;粘膜應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或0.05%碘伏沖洗;發生銳器傷時,應當及時按照銳器傷的處理流程進行處理;暴露后的醫務人員按照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醫學觀察。

  以下是全文:

  埃博拉出血熱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

  為加強埃博拉出血熱(Ebola Hemorrhagic Fever)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準備工作,最大限度減少醫院感染風險,根據《傳染病防治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技術指南。

  一、埃博拉出血熱防控的基本要求

  (一)埃博拉出血熱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接觸患者或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雖然尚未證實有通過性傳播和空氣傳播的病例發生,但應當予以警惕,做好防護。目前埃博拉出血熱尚無疫苗可以預防,醫療機構應當根據埃博拉出血熱的流行病學特點,針對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結合實際情況,建立預警機制,制定應急預案和工作流程。

  (二)醫療機構應當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采取接觸隔離及飛沫隔離措施。

  (三)醫療機構應當開展臨床醫務人員培訓,要求醫務人員掌握埃博拉出血熱的診斷標準、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相關知識和技術,做好個人防護。

  (四)醫療機構應當針對發熱病人做好預檢分診工作。臨床醫師應當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和流行病學史進行排查,對留觀、疑似和確診病例按照相應規定報告。嚴格執行首診醫生負責制。

  (五)埃博拉出血熱患者隔離區域應當嚴格限制人員出入,醫務人員應相對固定。

  (六)醫療機構應當做好醫務人員防護、消毒等措施所需物資的儲備,防護用品及相關物資應符合國家有關要求。

  (七)醫療機構應當嚴格遵循《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WS/T 367-2012)的要求,做好診療器械、物體表面、地面等的清潔與消毒。

  (八)埃博拉出血熱留觀病區和定點收治病區應當建立嚴格的探視制度,不設陪護。若必須探視時,應當嚴格按照規定做好探視者的個人防護。

  二、埃博拉出血熱患者及密切接觸者的管理

  (一)埃博拉出血熱患者的管理。

  1.留觀、疑似或確診患者應當采取嚴格的接觸隔離措施,實行單間隔離;非定點醫院應當及時將患者轉至定點醫院診治。對于疑似或確診患者,有條件的應當安置于負壓病房進行診治。

  2.患者診療與護理盡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按照醫療廢物處置;必須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先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再按照常規程序進行處理。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小面積污染等建議使用含消毒成分的吸濕材料覆蓋并吸收后按醫療廢物處置,再進行相應環境與物品的清潔、消毒;較大范圍污染的,首選漂白粉覆蓋,待液體吸收后清理,倒入污水處理系統。

  3.隔離病房的消毒工作應遵循《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的基本要求和原則。聽診器、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應專人專用,定期消毒。如遇污染,隨時消毒。

  4.病房物體表面如床頭柜、水龍頭、門把手以及各種臺面等,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它符合要求的表面消毒劑(如醇類消毒劑)擦拭消毒;地面每天使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濕式清掃、消毒。如遇污染,隨時消毒。

  5.患者的活動應當嚴格限制在隔離病房內,若確需離開隔離病房或隔離區域時,應當采取相應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6.患者出院、轉院時應當按《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嚴格的終末消毒。

  7.患者所有的廢棄物應當視為醫療廢物,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要求,雙層封扎,標識清楚。相關醫療廢物應當及時密閉轉運,焚燒處理。

  8.患者死亡后,應當減少尸體的搬運和轉運。尸體應當立即消毒后用密封防滲漏物品雙層包裹,及時火化。

  (二)醫療機構內密切接觸者的管理。

  對醫療機構內密切接觸者立即進行隔離醫學觀察,隔離醫學觀察的期限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

  三、醫務人員防護

  醫務人員應當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嚴格采取接觸隔離及飛沫隔離的預防措施。具體包括:

  (一)診療過程中,應當戴乳膠手套、醫用防護口罩、面罩(護目鏡),穿防護服、防水靴或者密封的鞋和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避免無防護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受到其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及環境;盡量減少針頭及其他銳器的使用,執行安全注射,正確處理銳器,嚴格預防銳器傷。

  (二)醫務人員進出隔離病房時,應當遵循《醫院隔離技術規范》(WS/T 311-2009)的有關要求,嚴格按照相應的流程,正確穿脫防護用品,重點注意做好眼睛、鼻腔、口腔粘膜的防護。穿脫個人防護用品時,為減少和避免脫卸過程可能的污染,建議先戴口罩再戴帽子,確保在脫卸時能最后摘除口罩;護目鏡和防護面罩應在穿防護服前完成,脫卸時要先脫防護服再脫卸臉面部防護用品。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防護用品嚴格按照醫療廢物處置,可以復用的防護用品嚴格遵循消毒與滅菌的流程。

  (三)醫務人員應當嚴格遵循《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WS/T313-2009)要求,及時正確進行手衛生。

  (四)醫務人員暴露于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時,應當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徹底清洗皮膚,再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洗必泰醇擦拭消毒;粘膜應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或0.05%碘伏沖洗;發生銳器傷時,應當及時按照銳器傷的處理流程進行處理;暴露后的醫務人員按照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醫學觀察。

  (五)采集標本時應當做好個人防護。標本轉運應當按照A類感染性物質包裝運輸要求進行,即應當置于符合規定的具有生物危險標簽、標識、運輸登記表、警告用語和提示用語的容器內,容器應置于具有防水、防破損、防滲漏、耐高溫、耐高壓的外包裝中,主容器與外包裝間填充足夠的吸附材料。標本由專人、專車護送至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門實驗室檢驗,護送過程中應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六)應當對參與患者診治的醫務人員進行健康監測,一旦出現疑似癥狀或感染癥狀,應當立即進行隔離、診治并報告。

  來源: 國家衛生計生委

相關推薦:

提升病理診斷水平從基礎做起

汪建華:用眼球寫作的漸凍人

北京集中整治四類涉醫突出問題

馳援云南:災難面前醫生的擔當!

李克強看望云南地震傷員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查詢

臨床執業醫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臨床執業醫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