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為“產婦之死”負責?
湖南湘潭產婦之死引起軒然大波,在鋪天蓋地的指責醫院“草菅人命”之后,維護醫院、指責家屬的聲音開始多了起來,到底誰是誰非?
1、多數專業人士認為,醫院搶救兇險的“羊水栓塞”,已盡全力
在家屬打開手術室大門后,產婦死在手術臺,醫生護士都“失蹤”――不少網友看到這則新聞最初的反應,就是“草菅人命”。不過,在最初報道這起事件的視頻新聞中,其實已經給出了湘潭縣婦幼保健院的說法,副院長楊劍認為產婦死因是“羊水栓塞”,醫院已經盡力搶救,但最終無力回天。
在湘潭官方給出的聲明中,也初步確認了產婦的死因,“因羊水栓塞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不少醫學界人士也認為死因就是羊水栓塞,并對此做了介紹。
所謂“羊水栓塞”,按北京朝陽醫院產科主任路軍麗的說法,是指胎兒在出生時,羊水成分通過血液進入母體體內,產婦對胎兒抗原產生的一系列反應,“就像青霉素過敏一樣,是一種嚴重的過敏反應,并且十分兇險?!睋_資料,羊水栓塞的發作率大約兩萬分之一,但孕婦和胎兒死亡率高達80%,是至今殘存的孕產婦死亡主因。路軍麗介紹,這種情況會導致產婦呼吸困難、大出血、休克等癥狀,但其發病因人而異,在產前也無法檢測出是否會發病,目前還無法確定到底何種體質的人會羊水栓塞,全世界都在研究它的發病機理。
羊水栓塞是一種無法檢測的兇險反應
換言之,產婦之死最根本的原因是一種罕見的不幸,并再次驗證了“醫生并非萬能”的道理。而醫院也確實盡力搶救,如初步診斷為“羊水栓塞”可能后不久院方就啟動院內、縣、市孕產婦搶救綠色通道,市里、縣里的老師專程趕到醫院幫忙,總共搶救了差不多9個小時,不可謂沒有盡力。
當然,最終結果有待尸檢鑒定。生產和搶救過程中院方是否存在失誤,也有待官方調查。不過有消息稱院方愿意賠償給家屬53萬元,如果真是這樣,院方有必要解釋為什么不認為是醫療事故卻還要賠償給家屬這么多錢。僅僅因為家屬方在鬧事嗎?
2、依據目前得到的消息,家屬在產婦死亡問題上同樣不存在過錯
對于孕婦之死,醫院方面目前無法看出什么過錯,但產婦家屬“產前檢查一切正常,為什么沒有檢查出羊水栓塞”的言論則被認為是典型的不懂醫學,于是不少人把眼光投向家屬是否在過程中存在過錯。而“罪證”也很快被人找到了――在最初的新聞視頻中,產婦的婆婆提到,“切除了子宮,你曉得……”然后有人接口道“意味著再也不能生小孩”,婆婆的表情顯然認同這個說法,還惋惜產婦很年輕。此外,這個婆婆不斷說“轉院轉院”,也被認為有貽誤救治之嫌。于是,在昨天,不少文章把矛頭直接指向了家屬。
如一篇流傳頗廣的《唐駁虎:孕產兇險 媒體報道更應懂基本醫學常識》稱“家屬堅持順產”“家屬阻撓救治”,另一篇《燒傷超人阿寶:媒體,請不要讓你們的良知集體失蹤》更是聲稱“從13點診斷羊水栓塞到17點簽字同意切除子宮,家屬一直不同意,希望生二胎”。
但實際上,關于這起事件最初的媒體報道已經說了“下午5點左右護士才通知產婦丈夫簽字”。這個信息并非編造,最新的消息稱,湘潭縣衛生局副局長齊先強證實,“17時許,院方告知家屬需要切除子宮,家屬方面雖然有些難以接受,但還是簽了字。”齊先強表示,“并非如外界猜測家屬想要產婦再生孩子,延誤治療”,并認為家屬是正常反應。而且仔細看視頻的話,很難說家屬說的“轉院”是為了保二胎,更像是擔心醫院水平不足以搶救產婦。
此后,直到9點產婦搶救無效身亡,在手術室發生的事情都與家屬無關。仔細考察實際上家屬都遵照了醫院的要求,很快同意剖腹產,很快在病危通知書上簽字,很快在切除子宮同意書上簽字。在這種情況下,對于產婦死亡本身,目前看不到家屬存在任何過錯。
3、但在應對“產婦之死”的事實上,醫院和家屬都存在“可以理解”的不當反應,導致矛盾激化
醫院不存在過錯,家屬不存在過錯,“產婦之死”更像是一個自然發生的悲劇。但同樣悲劇的是,雙方對這起事件的應對,很不得當,導致矛盾迅速激化。
在醫院一方,最明顯的就是與家屬的溝通存在問題。副院長楊劍稱,考慮守在手術室外的家屬人數多,情緒激動,還有踹門等行為,為了不影響手術室秩序,醫院也沒有主動安排家屬在張某彌留之際見最后一面;在其死后,因為害怕死者家屬鬧事,毆打醫護人員,也沒有主動安排家屬見死者遺體――害怕家屬反應過度,于是謀求自保因而“失蹤”,這理由確實是可以理解的,但能否因此就能“死者彌留之際不讓家屬見面,不主動安排家屬見死者遺體”?畢竟,這種做法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得到家屬諒解,只能導致矛盾進一步激化。更何況,導致家屬聚集、反應過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來自醫院的另一個不當反應――人可能保不住了,不敢直接告訴手術室外面的家屬,卻先通知了不在現場的村干部,村干部再電話轉達給家屬,這種可疑的做法,豈能不讓家屬懷疑有鬼?
死者家屬在醫院門口拉的橫幅
家屬的反應,在許多人看來,則屬于典型的“中國式醫鬧”,認為醫生接了活就應該解決問題,解決不了就要為此負責,也不聽任何解釋,糾集一撥人上門鬧事,然后就獅子大開口索要120萬元賠償。從新聞視頻給出鏡頭來看,家屬的反應確實有些過激,糾集一大幫人、強行破門、沖入手術室,招來媒體見證,然后把醫院當作靈堂,都不是恰當的做法。然而,對于羊水栓塞這種超出預期、也難以理解的死法,在醫院與家屬溝通極度不暢,家屬最受煎熬的時候毫無消息的情況下,也很難指責家屬的做法有多么地不對。
事件反映的是醫患之間的深刻不信任和思維定勢
1、醫患之間的互不信任幾成自然反應
對于這起悲劇,副院長楊劍提到,“醫護人員因為害怕與緊張,覺得難以跟情緒激動的家屬溝通。”――從媒體的報道來看,醫護人員不跟家屬溝通,并不只發生在搶救的末期,手術室外已經聚集一大批人的時候。在搶救的初期,醫護人員跟家屬的溝通就相當有限,而這時候家屬還并沒有找來許多人。但這種“害怕與緊張”依然存在,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湘潭當地的網友就反映,“湘潭婦幼保健院總是出事”,這還只是當地“小氣候”,從社會“大氣候”來說,近年來導致醫患關系緊張的事件層出不窮,許多醫生都曾表示對醫患關系非?!敖^望”,在這種情況下,面對這種兇險的搶救情況,醫護人員害怕與家屬溝通已經是個普遍現象。
對于患者和家屬而言,由于絕大多數人還抱著“醫生就應該把人治好”這種觀念,一旦遭遇慘痛的結局,對醫生的態度轉為極度不信任乃至仇恨,也成了一種普遍現象。這種現象也不獨中國才有,前幾年,奧地利薩爾茨堡護理大會的一項報告指出,奧地利約3分之2的醫護人員曾遭患者或患者家屬毆打;遭受拳打腳踢等嚴重暴力侵犯的醫護人員多達4分之1。
湘潭產婦之死,只不過再次深刻反應了醫患互不信任這一現實而已。
2、輿論的反應則說明“醫院草菅人命”成為多數人的思維定勢
但更值得憂慮的是,一旦出現醫療方面的糾紛,互相指責已經成為了一種全民思維定勢――我們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網友,在看到這一新聞、看到產婦死在手術臺而醫護人員都“失蹤”的時候,都下意識地開始譴責醫院草菅人命,而不去考慮孕婦是否真的遭遇的了很兇險的狀況,不去考慮醫院搶救“羊水栓塞”是否已經盡了全力,不去考慮是否家屬過激才導致醫生逃走??傊蠖鄶等司褪墙Y合自己在醫院遭到的不愉快體驗和聽來的、看來的對醫生醫院不好的描述,就開始群情洶涌討伐醫院了。
3、但“家屬都是不講道理的醫鬧”,同樣也成了部分醫療工作者和精英人士的思維定勢
然而,我們同樣能夠看到,面對討伐醫院醫生的洶洶民意,醫療工作者們為了自保和反擊,以及一些微博上的精英人士,也形成了很明顯的思維定勢。比如,在這件事上一看到家屬不懂醫學、婆婆想要二胎,許多人就迫不及待地指責是家屬愚味耽誤了治療,認為醫護人員不撤離現場必然會被毆打甚至被打死――但真的是這樣嗎?如前所述,當事的院方已經證實家屬并沒有耽誤治療,也理解家屬的反應。至于說打人,這恐怕也只是思維定勢下的“想象”。目前關于這起事件并沒有任何打人傷人行為的報道,在產婦死亡后,直接面對家屬的副院長楊劍也沒有遭到拳腳對待。在這種情況下,刻意渲染“醫鬧打人”的恐怖氛圍,恐怕并不足取。
誰都需要為“產婦之死”負責
“產婦之死”也許只是一個意外的悲劇,但這起悲劇卻又毫無疑問地給已經非常緊張的醫患關系添了一把火,沒有人能從中得到好處,因此,誰都應該為“產婦之死”負起責任。
1、媒體作為事件的第一落點,應對報道的可靠性負責
對于醫患關系的緊張,不少醫療界人士將部分原因歸咎于媒體,認為媒體是推波助瀾。這次“產婦之死”,許多醫療工作者嚴厲抨擊媒體沒有查證醫學常識就進行報道,把患者“產前檢查一切正常,為什么沒有檢查出羊水栓塞?”的錯誤認識不加批注地刊出,誤導沒有專業背景的一般讀者。
除此之外,有些報道的可靠性也很成疑問,例如最初的報道稱“而本應該在搶救的醫生和護士,卻全體失蹤了,房間里只有一些不明身份的男子在吃著檳榔,抽著煙?!贬t生和護士失蹤,雖然是個有傾向性的描述,但畢竟視頻顯示手術室確實沒有醫護人員。不過,“一些不明身份的男子在吃著檳榔,抽著煙”并沒有在視頻里體現出來,而另外的報道則沒有這種說法,反而是有家屬的朋友稱“手術室里沒有一個人”,“吃檳榔、抽煙的男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清楚,但如果是假的,就對網友有很壞的誤導。
在醫療糾紛的問題上,由于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患者通常處于弱勢一方,多數情況下,媒體會較為偏向患者。這種媒體的正義使命感可以理解。但糾紛類的報道,真實與公正是更為重要的考量。如果媒體的表述能盡量平衡報道,能盡量區分當事人的觀點和事實,能盡量少些煽情的文字,也許報道不會引起那么大的轟動,但這種做法能讓脆弱的醫患關系受盡量少的損害。
同樣重要的是,醫療糾紛是相當專業的話題,報道者不僅要盡量具備醫學方面的素質,也需要報道經驗的積累,這同樣有利于報道的可靠性。
2、一般網友和醫護人員也應盡量壓抑指責對方的沖動,多了解事實再作評論
關于這起“產婦之死”,一個突出的現象是“沖動型指責”――不管是對醫院不滿的網友還是對患者、家屬、網友不滿的醫護人士,少有人能心平氣和了解完整個事件后再發表看法,而是陷入了如前面所說的思維定勢。而實際上,當地電視臺最初的7分鐘視頻報道,已經提供了相當豐富而平衡的報道,比如里面院方提到死因是兇險的“羊水栓塞”,醫生護士不在手術室是怕家屬過激反應,比如提到護士是下午5點才找到家屬要求簽字切子宮,因此家屬根本沒耽誤治療――但這些細節相互指責的人士都忽略了,根本就是想象一套事實來憑空指責。這種沒有耐心的做法,只會讓雙方愈加缺乏互信。
3、好的政策和制度提升人的互信
解決醫患關系互不信任的現狀,難度很大,僅僅依賴人的改變――許多人認為這是不可能。但政策和制度能改變很多事情,比如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減少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讓民眾了解更多醫學知識,至少認可“醫生并非萬能,無效醫療與高誤診在全世界都廣泛存在”。而同樣重要的是,想辦法讓醫療流程透明,事故鑒定公正,使得不管是醫院還是家屬,主張自己看法時都有依據可循――這就能有效消解醫護人員“害怕和緊張”與患者家屬打交道的情況。
結語:產婦之死引起洶洶輿論,歸根結底,原因在于中國還是一個低信任度社會,而眾多的不信任傳播之后,通過馬太效應聚集愈加放大。說到底,這也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解決的問題??墒?,人命關天的醫患關系弄得如此緊張,導致的只有一個個不可挽回的悲劇。對于這種情況,有人愿意做出反思嗎?
來源: 騰訊新聞客戶端
相關推薦:
最新資訊
- 成績公布!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證書,這些高薪職業任你挑選2024-09-16
- 2024年浙江寧波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9
- 2024年湖北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3
- 2024年天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結束2024-08-23
- 2024年內蒙古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平穩結束2024-08-22
- 2024年北京考區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實施2024-08-22
- 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有哪些福利和補貼2024-08-21
- 2024年浙江湖州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工作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廣東深圳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吉林長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