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執業醫師考試基本模式研究


為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國的醫學考試制度,充分發揮醫學考試在衛生人才評價、衛生人才準入和監管、衛生人力資源發展和衛生人員技術水平提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006年國家醫學考試中心組織全國相關學科的老師制定了我國醫學考試基本模式的系列課題研究計劃。
1研究背景
衛生人才的質量和水平直接影響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影響到衛生事業的改革和發展。醫學考試是衛生人才評價、衛生人才準入和監管的重要措施,對衛生人力資源的發展和衛生人員技術水平的提高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歐美等發達國家先后經過近百年的實踐,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醫學考試制度。我國的醫學教育評價考試制度早已建立,但是作為行業準入標準的醫師資格考試是在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頒布一年后開始組織實施的,至今已有8年。因此,我國醫學考試制度還處于初始階段,尚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2研究目的
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在“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在考試技術、考務管理與信息技術應用上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高強部長、佘靖副部長等還專門就“規劃”作了重要批示。高強部長在批示中明確指出:“組織國家醫學考試是規范醫師執業資格準入,增強醫師基本業務素質,調動廣大醫務人員都去鉆研業務的積極性,提高衛生業務能力和水平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十五\’時期取得了重大成績,衛生隊伍的狀況有了很大改善;‘十一五\’時期任重道遠,希望考試中心的同志們,團結一致,振奮精神,明確目標,開拓創新,努力提高考試的科學性,通過考試鑒別人才、發現人才,加強對地方考試工作的監督指導,在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為了落實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十一五”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開展醫學考試基本模式研究是當務之急,對于提高我國醫學考試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公平性,縮小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在醫學考試領域的差距,具有重要意義。
在研究和借鑒國外醫學考試的經驗,總結我國醫學考試實踐的基礎上,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適應我國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醫學考試模式。其重點是完善我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體系,使我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在考試技術、應用信息技術和考務管理方面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3研究內容
根據研究目的,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制定了重大研究計劃――“我國醫學考試基本模式研究”。該計劃包括以下8個專題項目:①國內外醫學考試的比較研究;②我國醫學考試分類及其考試設計研究;③醫學考試試題開發和信息技術應用研究;④臨床技能考試試題開發模式研究;⑤醫學考試考務管理模式研究;⑥醫學考試信息管理模式研究;⑦醫學考試的記分和分數解釋研究;⑧醫學考試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研究。
4項目簡介
4.1國內外醫學考試的比較研究(項目負責人:萬學紅)
4.1.1目標與內容
①系統整理國外醫學考試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我國醫學考試的現狀;
②從醫學考試分類、醫學考試技術應用模式、醫學考試考務管理模式和醫學考試信息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比較,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醫學考試模式;
③我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與國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異同、優勢與差距,有針對性地比較醫師資格考試特別是實踐技能考試的特點;
④比較考試試卷質量、題庫質量評價,發展過程中的政策等。
4.1.2結果與意義
通過國內外醫學考試的比較研究,認識醫學考試的本質和普遍規律,借鑒國外醫學考試發展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對國內和國外(尤其是歐美等發達國家)醫學考試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等進行系統整理和比較研究,為我國醫學考試特別是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提供參考與借鑒。結合國內的醫學考試狀況,為國家管理機構制定醫學教育和醫學考試的相關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4.2我國醫學考試分類及其考試設計研究(項目負責人:程伯基)
4.2.1目標與內容
①建立我國醫學考試分類體系和考試設計模式,重點完成執業醫師基本標準起草,擬訂新考試大綱。從臨床綜合能力、思維過程和實際工作能力等方面考慮執業醫師基本標準,考試大綱按照醫師基本工作內容,緊密聯系工作實際和工作場景,按照基礎綜合、專業綜合和實踐綜合3部分來組織;
②職業道德的考試設計模式。
4.2.2結果與意義
開展我國醫學考試及其考試設計的研究,是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的需要。通過該項目的研究,建立我國醫學考試分類體系和考試設計模式,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醫師執業標準,可以使我國的執業醫師考試更具有規范性和科學性,加強我國衛生人力資源開發,提高衛生保健隊伍素質與水平,保持與國際醫師資格考試的同步發展。
4.3醫學考試試題開發和信息技術應用研究(項目負責人:孫寶志)
4.3.1目標與內容
①建立多選題等各種題型開發的模式;
②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題庫建設、維護和運行方案;
③完成計算機病例模擬考試系統,在實踐技能考試中能夠實際應用計算機病例模擬,病例范圍要擴大,并與考試大綱要求一致,界面簡明;研究計算機病例模擬的評分、適用范圍,計算機病例模擬考試的信度和效度檢驗,DIF研究。
4.3.2結果與意義
醫學考試的目的是準確、有效地評價醫生的職業價值觀和態度,以及為患者服務所必需的臨床知識和能力。隨著醫學科學和醫學教育的發展,臨床知識和能力評價方法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使用多種考試方法,對醫學生臨床知識和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已經成為現代醫學考試的主要形式。通過醫學考試試題開發和信息技術應用研究,可以明確各類醫學考試試題的基本模式及其命題原則,分析不同種類考試的特點和要求,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帶來的便利,提高考試的信度和效度。開發和使用計算機病例模擬考試,實現標準化病人(SP)的培養和使用,以便客觀、逼真地模擬臨床環境,使考生與模擬患者進行交互地診斷、治療和監控的過程,公平、有效地對考生的臨床思維和診療決策等臨床能力進行科學評價。在實踐技能考試中實現計算機病例模擬考試,實現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5站以上),逐步建立完善的臨床客觀結構化多站考試模式(OSCE)。實現綜合筆試計算機化考試。
4.4臨床技能考試試題開發模式研究(項目負責人:田勇泉)
4.4.1目標與內容
①明確臨床技能考試的考核內容;
②建立臨床技能考試試題的開發模式(命題原則、程序和組織方式);
③科學設計OSCE的構成(試題種類)及站點數目,完成考試標準化的研究;
④制訂SP培養的細則和合格標準,并實現部分地區SP的使用試點;
⑤SP的信度、效度及影響因素研究。
4.4.2結果與意義
建立臨床技能考試試題的開發模式,科學設計OSCE,制訂SP培養的細則和合格標準并予以使用,有利于醫學教育質量評價和保障體系的完善,使之更加符合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對醫學教育質量提出的要求,更加符合醫學教育的國際化要求;針對醫學教育和醫學生培養質量評價模式的研究,合理運用考核形式、考核手段及技術,客觀、有效地測量臨床能力,有利于推動我國醫學教育質量認證。就如何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保證國家醫學專業技能考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為合理地解決在我國舉行大規模專業技能考試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探索出一條科學、合理并切實可行的途徑。
4.5醫學考試考務管理模式研究(項目總負責人:席煥久)
該項目分為三個子課題:
4.5.1子課題之一:醫學考試考務管理模式與考場建設研究(項目負責人:盧捷湘)
目標與內容
①借鑒其他考試,從社會學角度根據國內現狀和需要,建立健全考務管理制度,優化考務管理流程,重點是醫師資格考試;
②確定考試場所建設的標準,重點是實踐技能考試的考場建設;
③標準化考試基地的建設和管理,包括基地的設備、設施標準化及管理制度。
結果與意義
從我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含實踐技能考試和綜合筆試)的現狀出發,分析影響考務管理質量的各種因素,借鑒國內外的經驗,深入研究與實踐考務管理制度建設、考務管理流程優化、考試場所建設標準及建設管理等諸多方面問題,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考務管理模式及考試場所規范化建設的方法。建立與完善考務管理制度,制定標準化考試基地標準,建設標準化考試基地。完成實踐技能考試基地的評估及考區考務管理水平評估,為醫師資格考試創造一個科學的考試環境。以此避免因環境因素造成的對考試結果真實性的干擾,保證考試結果具有可靠性;結合完善考務管理制度及優化考務流程,提高考務工作的規范性及工作效率;保證實踐技能和綜合筆試考試基地的穩定性,便于實現基地建設長遠規劃、重點投資、重點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4.5.2子課題之二:醫學考試機構和考生管理模式研究(項目負責人:席煥久)
目標與內容
①建立適合國情的考試機構設置與運作模式;
②考生資格認定標準,將考生報考資格的管理與教育部學籍管理系統、醫療機構信息庫銜接,提高考生報考資格審核的準確性。
結果與意義通過該項目研究,提高“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考務管理的質量,使考務管理工作逐漸走上科學化、正規化、法制化軌道;維護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公正性,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對考試機構的設置原則、職責、工作流程、編制和組成的研究,有助于考試機構建設及完善;對考生資格的認定標準及考生管理的研究,有助于確保考生資格的認定。
4.5.3子課題之三:醫學考試考務人員管理模式研究(項目負責人:毛宗福)
目標與內容
①從社會學角度研究考務人員、考官的管理模式、運行機制;
②建立規范的考務人員工作流程,國家級考官的選拔、培訓、任用與考核制度。
結果與意義
通過對考務人員及考官管理模式的標準化研究,對進一步規范考務管理、提高醫師資格考試考務工作質量、加快考務工作機構的專業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利于建立與國際管理理念和管理規范接軌的醫師資格考試考務管理模式。
4.6醫學考試信息管理模式研究(項目負責人:文歷陽)
4.6.1目標與內容
①建立醫學考試信息管理模式;
②確定醫學考試信息的采集及信息應用的方案;
③建立醫學考試信息管理元數據標準;
④建立醫學考試信息管理系統,建立醫學考試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4.6.2結果與意義
在我國有關衛生人員的各類國家級考試,如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等已經進行了許多年,對此類考試的信息管理基本上采用計算機和人工兩種形式進行,且各種考試的信息管理基本上各自為政。這就給醫學考試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系統化和程序化帶來很大的困難。隨著醫學考試的多樣化和考試對象的相對集中,有必要建立一個醫學考試信息管理系統來管理各類醫學考試,使醫學考試管理工作規范化、系統化和程序化。此項研究將有助于確定醫學考試信息管理模式,建立較完善的考試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網上報名。整合醫學院校畢業生信息庫、醫療機構信息庫等,提高資格審核的準確性。建立國家醫學考試中心網站,使其成為為各級工作人員和考生服務的國家級平臺。
4.7醫學考試的記分和分數解釋研究(項目負責人:羅照盛)
4.7.1目標與內容
①醫師資格考試的記分方式、分數組合、分數等值和分數解釋;
②建立符合醫學理論知識特殊規律、醫學學科思維特點和醫學知識認知特點,能夠詳細、精確判斷考生知識能力水平的評價模型;
③提出科學、合理的考試分數報告理論和形式;
④分析醫學考試科目的試題認知屬性。
4.7.2結果與意義
通過深入分析各種認知診斷模型,結合醫學考試的目標和實際,在對題目的認知屬性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構建起針對醫學考試的認知診斷模式和具體方案,提供便于操作的程序和軟件。醫學考試特別是醫師資格考試的記分方式、分數組合、分數等值和分數解釋等問題的研究,對科學的記分與分數解釋體系的建立具有重大意義。
4.8醫學考試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研究(項目負責人:郭永松)
4.8.1目標與內容
①完成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回顧性分析,以及對已準入醫師的跟蹤調查;
②建立不同類別醫學考試的評價指標體系,重點是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基地的評估及考區考務評估的指標體系和標準;
③建立試題與試卷評價指標體系和標準,考試的效度評價;
④建立科學的考試信息管理評價的指標體系。
4.8.2結果與意義
建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特別是涵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工作幾個主要環節的評價指標,并通過評價的導向作用、規范作用和管理作用,加強對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全過程的監督和指導,進而全面提升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質量和水平,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行之有效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質量評價體系,對于完善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工作的管理、提高醫師資格考試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www.yx24.com
最新資訊
- 成績公布!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證書,這些高薪職業任你挑選2024-09-16
- 2024年浙江寧波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9
- 2024年湖北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3
- 2024年天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結束2024-08-23
- 2024年內蒙古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平穩結束2024-08-22
- 2024年北京考區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實施2024-08-22
- 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有哪些福利和補貼2024-08-21
- 2024年浙江湖州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工作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廣東深圳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吉林長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