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


一、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
各臨床及使用抗菌素的科室,要結合本科室的實際情況,根據抗菌藥物的特點,臨床療效、細菌的耐藥,不良反應及藥品價格等因素,結合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將抗菌藥物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類進行分級管理。
(一)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的原則
1、非限制使用:
經臨床長期應用證明,安全、有效,對細菌的耐藥性影響較小,價格相對較低的抗菌藥物。
2、限制使用:
與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藥物相比較,這類藥物在療效、安全性、對細菌耐藥性影響、藥品價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為非限制藥物使用。
3、特殊使用:
不良反應明顯,不宜隨意使用或臨床需要倍加保護以免細菌過快產生耐藥而導致嚴重后果的抗菌藥物;新上市的抗菌藥物;其療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臨床資料尚較少,或并不優于現用藥物者;藥品價格昂貴。
(二)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辦法
1、各使用抗菌藥物的臨床科室,應當遵循《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要根據感染部位,感染的嚴重程度,致病菌種類以及細菌的耐藥情況,患者病理生理特點、藥物價格等因素、加以綜合分析考慮,參照“各類細菌性感染的治療原則及病原治療”,一般對輕度與局部感染患者應當首先選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嚴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對限制使用抗菌藥物敏感時,可選用限制使用的抗菌藥物治療;特殊使用的抗菌藥物的選用應從嚴控制。
2、各科室臨床醫師,要根據診斷和患者的病情開具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藥物處方;患者在需要應用限制使用的抗菌藥物治療時應經有主治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同意,并簽名;患者病情需要應用特殊使用抗菌藥物,應具有嚴格臨床用藥指征或有確鑿依據,經抗感染或有關老師會診同意,處方需經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醫師簽名。
3、在緊急情況下,臨床醫師可以越級使用高于權限的抗菌藥物,但僅限于1天用量。
二、生物檢測
各臨床使用抗菌藥物的科室,要重視微生物檢測的重要性,正確使用微生物的培養及細菌藥敏試驗的條件與方法,并及時報告細菌藥敏試驗結果,作為臨床醫師正確選用抗菌藥物的依據。
三、抗菌藥物使用管理與監督
1、建立、健全指導、監督抗菌藥物管理制度。
2、各臨床科室要加強抗菌藥物應用管理,要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結合本科室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本科室“抗菌藥物臨床用藥實施細則”。
3、將抗菌藥物使用納入醫療質量和綜合目標管理體系。
4、醫院藥事委員會要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根據抗菌藥物實施細則,對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分析,醫師、藥師與護理人員對抗菌藥物知識的調查及本科室或全院細菌耐藥趨勢分析,對不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情況提出改進措施。
5、加強合理用藥管理,杜絕不適當的經濟激勵。
最新資訊
- 拿到證也沒用?有這些情況將會被吊銷臨床醫師執業證書!2024-09-15
- 后果嚴重!2024年臨床執業醫師綜合考試這些行為千萬不能干2024-07-23
- 務必注意!2024年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違紀違規處理說明2024-06-03
- 考生關注:近五年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政策變化2024-05-14
- 《醫院巡查工作管理辦法(試行)》政策解讀2024-01-02
- 國家衛健委關于印發《醫院巡查工作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2023-12-22
- 考生請注意:2024年可能取消執醫二試2023-10-10
- 2021年山東省關于重新明確醫師資格考試收費標準的通知2021-08-24
- 2021年山東省關于重新明確醫師資格考試費有關政策的通知2021-08-24
- 2021年全國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試考核辦法!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