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模式的社區門診作為一種醫療聯合體


街道社區門診模式在我國十分普遍,約占社區門診的90%以上。這類門診主要由私人診所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成,分散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其優點在于患者看病快捷方便,費用低廉,但也存在不少缺陷,如設置單一且相互獨立,缺少有經驗的全科醫生,不能滿足社區的多種醫療需求等。醫生醫技也有待提高,有些醫生剛從學校畢業,還沒有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證;有些醫生的診療水平比較落后,有可能導致嚴重不良反應。醫療設備陳舊、藥品匱乏也是街道社區門診存在的弊病。這些因素都讓居民對社區醫療心存疑慮,認為在社區門診“看病不難,但看病有風險”,也就不難理解社區門診為何門可羅雀了。
筆者所在的醫院社區門診是以三甲醫院本部為中心,在不同社區設3個直屬門診,醫務人員、醫療設備及藥品均直接由本部醫院管理。這類社區門診數量雖不足總量的10%,但其綜合性優勢比較明顯。我院社區門診設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檢驗科和藥房,能完成大多數常見疾病的診治。社區居民不用去大醫院就可進行B超、心電圖、生化常規等檢查,化驗標本由專車免費送檢。我們經常看見大醫院候診室內熙熙攘攘,有時人均看病時間僅有幾分鐘。而社區門診相對患者較少,醫生有充足的時間仔細詢問病史和查體,作出及時正確的診斷。此外,門診還配備多種便民措施。如果患者打算到本部醫院做大型檢查,在社區門診交費預約即可,避免了在大醫院排隊等候的麻煩。同樣,患者要買一些定期服用的藥物,也不必去大醫院,可由社區門診藥房從本部調配。
筆者認為,可以參考我院社區門診模式,積極發展新型社區門診。新型社區門診可以以省、市級大醫院為中心,衛星網絡式分布于城市各社區之間。可以嘗試以下具體措施:第一,整合社區醫療資源。社區門診可由大醫院直接設立或者將舊的街道社區門診轉型改造,開展多種形式的全新醫療合作。第二,提高基層社區醫生的業務水平。應讓社區醫生定期到大醫院接受業務培訓,及時更新診療理念。第三,分流大醫院醫生進入社區。實行醫療下社區,大醫院主治醫師輪流到社區坐診,一些慢性病老師也可定期在社區開展健康教育講座。
新型模式的社區門診作為一種醫療聯合體,將進一步完善社區上門服務、醫保報銷及與大醫院間雙向轉診等功能,體現城市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
最新資訊
- 成績公布!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證書,這些高薪職業任你挑選2024-09-16
- 2024年浙江寧波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9
- 2024年湖北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3
- 2024年天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結束2024-08-23
- 2024年內蒙古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平穩結束2024-08-22
- 2024年北京考區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實施2024-08-22
- 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有哪些福利和補貼2024-08-21
- 2024年浙江湖州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工作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廣東深圳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吉林長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