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科學院老師談把"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落到實處
中國中醫科學院老師談醫改把“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落到實處
本報記者 劉智利
4月22日,中國中醫科學院召開學習貫徹醫改《意見》和《實施方案》老師座談會,深入交流探討如何在醫改中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等14位老師參加了座談會。
談人才培養
陳可冀院士:重點加強全科醫生培養,進一步提高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我曾多次去農村調研和體驗,醫療條件普遍落后,看病難是農民的大問題。醫改重要的問題是基層、農村和社區的人才問題,建議將醫療衛生重心前移到基層,城市醫療科研單位幫助基層培養醫藥人才,辦一些繼續教育,培養全科醫生。
高健生研究員:建議每年定期開展對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人員中醫技能培訓,鼓勵醫學生當村醫;加強和改革研究生教育,增加金元四大家學術思想的教育;加強臨床研究,提高臨床療效;加強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的基礎實驗研究。
宋春生研究員:我們要努力培養高層次人才,開展醫學精英教育,進一步為基層人才培養服務。
談新農合
翁維良研究員:對農村合作醫療,不能光靠政府投入,一根針、一把草,療效很好,但目前在一些鄉村基本沒有針灸和中草藥,這對中醫藥發展相當不利。因此要培養農村全科醫生使用針灸和中草藥。
姚乃禮研究員:要解決農民群眾的醫療衛生問題,必須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有關部門必須制定和實施支持鼓勵農村中醫藥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發揮科技和衛生技術人員積極性的運行機制,加強科研和醫療基地的建設。
談中西醫并重
李連達院士:加強中西醫藥的團結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擔起13億人民的醫療保健工作重任,特別是在農村、社區醫療中,尤為重要。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中西醫藥各方面的力量,在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的基礎上,共同推進醫改和全民保健事業的健康發展。
楊金生研究員:貫徹中西醫并重是中醫藥發展的機遇。將中醫專病專科和特色中醫院納入基本醫療衛生機構建設范圍,將中醫類醫療機構納入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之中,將更多的中醫藥簡便廉驗的診療技術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疇之中。加強中醫藥特色診療技術操作規范和標準化研究,使一些符合國情,群眾容易接受的適宜技術,尤其是中醫非藥物外治技術,成熟一批,鑒定一批,推廣一批。如針灸技術、按摩技術和其他民間及民族醫藥技術等等。
談基本藥物
呂愛平研究員:應該由國內中醫研究權威機構牽頭,研究探索治療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中成藥的老師共識,并制定相關中成藥的使用規范,進一步提高中成藥在我國醫療保障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在醫改中要發揮中藥的作用,提高中藥創新能力,進一步探討如何在醫保體系中達成中成藥使用共識,如何更好發揮常用中成藥的作用。
王孝濤教授:提5點建議,一是應將中藥飲片列入基本藥物目錄;二是建立常用中藥材、飲片、中成藥的生產與供求信息系統;三是中藥材和飲片應納入《藥品法》嚴格管理;四是中醫中藥實行統一管理;五是改進中藥(中藥材、飲片、中成藥)定價方法。
談落實
李懷榮書記:要把推進醫改作為當前和今后幾年的一件大事,要充分認識到學習貫徹落實好醫改《意見》和《實施方案》的重要性、緊迫性、復雜性、艱巨性,加大對中醫藥發展的扶持力度,提升中醫藥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在完善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特別是在服務城鄉醫療機構中真正發揮中醫藥作用。
曹洪欣院長:加強中國中醫科學院科研醫療教育機構建設,提高中醫藥創新能力和防病治病能力。開展深化中醫藥參與醫改戰略研究,在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中醫優勢病種臨床研究、提高臨床療效上下功夫,加強中醫藥科技對醫改任務落實的支撐作用,加強中藥新藥研發綜合性大平臺建設。
梁菊生研究員:繼續抓緊落實國家示范中醫藥臨床研究基地的建設,重點抓好一批中醫優勢病種(如腫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疑難病種)的臨床研究工作。充分利用好國家對中醫院給予的扶植傾斜政策,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繼續做好緊急救治、援外、支農、支邊等公共服務工作。
最新資訊
- 成績公布!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證書,這些高薪職業任你挑選2024-09-16
- 2024年浙江寧波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9
- 2024年湖北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3
- 2024年天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結束2024-08-23
- 2024年內蒙古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平穩結束2024-08-22
- 2024年北京考區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實施2024-08-22
- 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有哪些福利和補貼2024-08-21
- 2024年浙江湖州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工作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廣東深圳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吉林長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