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藥產業 海外發展潛力巨大


國家中醫藥局將積極推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
本報訊 (記者張東風)中醫藥產業在海外發展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和需求,并逐步形成一個政府主導、企業為主體、合作模式和切入點多樣化的發展方式,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積極推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這是記者從4月22日在京舉行的“第三屆中國企業跨國投資研討會暨中醫藥國際發展論壇”上了解到的。
中醫藥產業“走出去”,在海外普及和發展,包括中醫藥產品貿易和中醫藥服務貿易兩種主要形式,這兩種貿易相互補充、互相促進。據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分析測算,目前世界各地從事中醫針灸服務的各類針灸師至少有20多萬人,每年的針灸服務總產值100多億美元。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統計數字顯示,2008年我國中藥出口額達到了13.1億美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大寧出席論壇時指出,中醫藥是我國貿易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發展中醫藥貿易,進一步提升中醫藥貿易的水平和質量,有助于發揮我國獨特優勢,有效實施“走出去”戰略和打造“中國服務”整體品牌戰略,有利于促進中醫藥更加廣泛地走向世界,為人類健康做出更大貢獻。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對中醫藥的科學價值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溝通,促進中醫藥發展和規范管理已經擺上政府工作日程。
他表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創造更好的條件,促進我國企業走向國際,特別是要積極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通過加強政府間的合作,在合作協議中列入有利我國企業對外合作、投資等內容,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構筑平臺;與中國貿促會構建合作伙伴關系,建立合作機制,加強信息溝通;保護企業投資渠道和合法權益,提升中醫藥走向國際的質量和效益。
目前,中醫藥醫療服務已遍及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秘書長黃建銀表示,中醫藥服務貿易不僅是出口醫療服務和用藥物治療疾病,更重要的是在輸出、展示、教育和推廣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以中醫藥服務貿易帶動中藥產品貿易應是中醫藥產業“走出去”的戰略發展模式。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劉張林提出,中藥產業國際化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是向全球銷售產品和提供服務;第二是在全球范圍配置資源;第三是中藥作為藥品進入世界醫藥主流市場,中國中藥企業、跨國公司與主要戰略投資者共同配置世界中藥資源。目前我國企業還停留在產品貿易階段,中醫藥國際貿易還面臨著藥品身份、藥品注冊等多道門檻,還需政府推動、企業努力,進行更多的探索。
荷蘭海牙市政府副市長Henk Kool出席論壇并致辭。西荷蘭外國投資局代表介紹了中草藥進入荷蘭及歐盟的前景。與會代表還就充分利用資本市場促進中藥產業升級、中醫藥企業在海外的發展、國外傳統醫藥市場發展環境和商業機會等進行了探討。
論壇由商務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主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支持。
最新資訊
- 成績公布!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證書,這些高薪職業任你挑選2024-09-16
- 2024年浙江寧波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9
- 2024年湖北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3
- 2024年天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結束2024-08-23
- 2024年內蒙古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平穩結束2024-08-22
- 2024年北京考區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實施2024-08-22
- 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有哪些福利和補貼2024-08-21
- 2024年浙江湖州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工作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廣東深圳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吉林長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