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醫學免疫學復習要點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為幫助考生備考,環球網校搜集整理“2017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醫學免疫學復習要點第四章免疫球蛋白”供大家復習,希望考生及時關注。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相關推薦:2017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醫學免疫學復習要點分章節匯總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 )
Ab是B細胞接受Ag刺激后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所產生的,主要存在于血清等體液中,通過與相應Ag特異性結合發揮免疫功能的糖蛋白(球蛋白)。
Ig是指具有Ab活性或化學結構與Ab相似的球蛋白
Ig可分為:分泌型Ig(sIg ),主要存在于血清或組織液中,具有Ab的各種功能(Ab);
膜型Ig(mIg),是B細胞膜上的Ag受體(BCR)。
第一節 Ig 的結構
一、Ig的基本結構
Ig 基本結構是一個由兩條相同的重鏈和兩條相同輕鏈經二硫鍵相連的“Y”字型四肽鏈結構。
(一 )重鏈和輕鏈
1.重鏈(H鏈)分子量約為50~75kD,由450~550個氨基酸殘基構成。
(1)有5種氨基酸組成和排列順序不同(故抗原性也不同)的H鏈:
Ig重鏈將Ig分為5類(同種型):
IgG, IgA, IgM, IgD, IgE
(γ、 α、 μ、 δ、 ε)
(五類Ig 鏈內和鏈間二硫鍵的數目和位置、寡糖的數量、結構域的數目、鉸鏈區的長短不同)。
(2)γ 鏈 有 4 種: γ1, γ2, γ3,γ4
將IgG分為4個亞類:IgG1, IgG2, IgG3, IgG4(根據鉸鏈區氨基酸組成和重鏈二硫鍵的數目、位置不同分)。
(3)α鏈有 α1、α2兩種,故IgA有兩個亞類: IgA1、IgA2 。因此,IgG和IgA又分為若干亞類。
2. 輕鏈(L鏈)約為25kDa,由214個氨基酸殘基構成。
(1)有兩種: κ鏈和λ鏈
將Ig分為兩型: κ型和λ型。各類Ig都可以有兩條相同的κ鏈或λ鏈,兩型Ig功能上并無差異。
Ig κ型/λ型,正常人約為 2∶1,小 鼠 為 20∶1。
(2)根據λ鏈恒定區個別氨基酸的差異,λ型Ig分為四個亞型 λ1、λ2、λ3、λ4
(二)可變區和恒定區(V區和C區)
1.可變區 :由H、L鏈N端110個左右氨基酸殘基組成。此處針對不同Ag的Ig的氨基酸序列變化很大,故稱為V區,占H、L鏈的1/4和1/2。
H鏈和L鏈的V區分別稱為VH和VL。而兩鏈靠近C端的其余氨基酸序列很少變化,稱為恒定區,占H、L鏈的3/4和1/2。
可變區又可分為高變區和骨架區。
(1)高變區(,HVRVH和VL各有3個氨基酸組成和排列順序高度變化的區段,稱為高變區。
因其與抗原表位呈互補結合,又稱互補決定區(CDR)。
H鏈和L鏈各有三個CDR,分別命名為:HCDR1、HCDR2、HCDR3 、
LCDR1、LCDR2、LCDR3。
它們共同形成了Ig的“抗原結合部位”,CDR3變化程度最高,是與Ag表位結合的關鍵部位。
針對不同Ag的Ab的CDR氨基酸序列、空間構型不同,故決定了Ab結合Ag的特異性。
(2)骨架區 (FR)V區中CDR之外的其他區段變化較小,稱為骨架區。
分別用FR1、FR2、FR3、FR4表示。H、L鏈各有4個FR。
2. 恒定區(C區)
L鏈的C端其余1/2、H鏈的C端約3/4~4/5同類Ig氨基酸數量、種類、排列順序及含糖量都比較穩定,稱為CH和CL。
針對不同Ag的同一類Ig的這部分是相同的(但因物種而異!),其抗原性相同,但V區各異。
前面所述Ig重鏈有五種,主要是指恒定區有5種變化,故有5種重鏈,5類Ig!
C區不與Ag結合,主要和Ab的效應有關。
L鏈的C區用CL表示;
H鏈的C區用CH表示,且分為CH1、CH2、CH3(IgG、IgA、IgD)、CH4(IgM、IgE)。
總結:針對不同抗原的IgG, C區相同, V區不同 ;
針對同一抗原的抗體,有不同類別,如IgG、IgM、IgA,它們 V區相同, (H鏈)C區不同。
(三)鉸鏈區
是Ig H 鏈CH1和CH2之間的區域。脯氨酸含量較多,肽鏈比較舒展,容易彎曲,使Ab的兩個Ag結合部位能與不同距離的Ag表位結合。該區也是各種蛋白酶的敏感部位。
鉸鏈區較短的Ig:IgG1、IgG2、IgG4、 IgA
鉸鏈區較長的Ig:IgG3、IgD
無 鉸 鏈 區 的Ig:IgM、IgE
(四)Ig的結構域(功能區)
Ig四條多肽鏈的V區、C區都有約110個氨基酸殘基折疊的球形結構域,而每個結構域具有其相應的功能,又稱功能區。
每個結構域都是二硫鍵連接的兩個反向平行的β片層(β桶或β三明治),稱為Ig折疊。 有該結構的分子,被統稱為“Ig超家族”(IgSF)。
IgG、IgA和IgD H鏈有4個結構域: VH、CH1、CH2、CH3。
IgM、IgE H鏈有5個域結構:VH、CH1、CH2、CH3、CH4。
Ig L鏈有2個結構域: VL、VH 。
二、Ig的其他成分
1.連接鏈(J 鏈)是由漿細胞合成的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鏈(含糖10%)。起連接IgM五聚體和SIgA雙體的作用。
IgG、IgD、IgE為單體的Ig,無J鏈。
2.分泌片(SP Or SC)
是粘膜上皮細胞合成的60~70kD的多肽鏈(含糖6%),在上皮細胞內與J鏈連接的IgA雙體結合,組成SIgA。
介導SIgA的轉運(通過粘膜上皮細胞),并保護其不受蛋白酶的水解。
三、Ig的水解片段
(一)木瓜蛋白酶
水解為:2個Fab片段,為單價,與Ag結合后不能形成凝集反應和沉淀反應。
1個Fc片段,是IgG的CH2和CH3功能區,無Ag結合活性,是Ab分子與補體和細胞結合的部位。
(二)胃蛋白酶
水解為: 1個F(ab’)2片段和pFc’殘片。
F(ab’)2仍為二價抗體,與抗原結合可發生凝集和沉淀反應,且避免了Fc段免疫原性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如過敏)。
pFc’殘片生物學作用完全喪失。
第二節 Ig 的 異 質 性
Ig的異質性的表現:不同抗原表位刺激機體所產生的不同類型的Ig。其識別抗原的特異性不同,其重鏈類別和輕鏈類別也有差異
不同抗原表位誘導的同一類型的Ig,其識別抗原的特異性不同
一、Ig的類型
(一)類:按重鏈(γ、α、μ、δ、ε)分為:IgG、IgA、IgM、IgD、IgE五類。
(二)亞類:IgG有IgG1~IgG4, IgA有IgA1、IgA2。
(三)型:按輕鏈分為κ、λ兩型。
(四)亞型:根據輕鏈C區N端氨基酸排列的差異分為亞型,如:λ鏈190氨基酸為亮氨酸時,稱OZ(+);為精氨酸時,稱OZ(-)。
二、外原因素所致的異質性——Ig的多樣性
不同表位的抗原可刺激機體產生針對不同表位的特異性抗體。針對同一抗原表位可產生不同類型的抗體。因此,天然的多價抗原可刺激機體產生多種不同特異性的抗體。
故多樣性抗原的存在是導致Ig異質性的外源因素,是Ig異質性的物質基礎。
三、內源因素所致的異質性—— Ig的血清型
Ig本身也可激發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符合抗原的定義,即Ig也是抗原)。
Ig分子中含有三種不同的抗原表位,呈現出不同的免疫原性,分別為
環球網校友情提供: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為幫助考生備考,環球網校搜集整理“2017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醫學免疫學復習要點第四章免疫球蛋白”供大家復習,希望考生及時關注。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相關推薦:2017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醫學免疫學復習要點分章節匯總
(一)同種型:存在于同種抗體分子中的相同抗原表位。系同一種屬所有個體Ig所共有的抗原特異性。同種型抗原表位主要存在于Ig的C區,可刺激異種動物產生抗體。
(二)同種異型:同一種屬不同個體間Ig分子也相互具有免疫原性,將同一種屬不同個體間Ig分子所具有的不同抗原特異性標志稱為同種異型。為個體特異標志,也主要存在于Ig C區,可刺激異種動物、同種其他個體產生抗體。
(三)獨特型(Id)是每個Ig分子V區(主要為CDR/HVR)氨基酸序列不同所顯示的不同免疫原性,稱為獨特型。
獨特型是每個針對不同抗原表位的Ig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異性標志,其表位又稱獨特位。
每一Fab段V區均有5~6個獨特位。它們可刺激異種、同種異體、自體產生相應Ab,即抗獨特型Ab(AId)。
獨特型抗原表位可刺激異種動物、同種不同個體、自體產生抗體(抗獨特型抗體)。
第三節 Ig的功能
一、V區的功能
識別并特異性結合抗原(CDR起決定性作用)。
Ig分子結合抗原表位的個數稱為抗原結合價。IgG、IgE、IgD為雙價;SIgA為4價;IgM為5價。
Ab V區與Ag特異性結合的生物學作用是:
(1)在體內 ①中和毒素、中和病毒(IgG和IgA);
?、谧钄嗖≡w入侵(抑制細菌等病原體粘附到宿主細胞);
?、?借助Fc段)破壞清除病原體等免疫防御功能。
(2)B細胞膜表面:mIgM、mIgD等是其抗原識別受體(BCR),起特異性識別抗原分子的作用。
(3)在體外Ab與Ag結合,可引起各種Ag、Ab反應,可用于抗原抗體的檢測和功能判斷。
另外, Ab Fab段與Ag特異性結合還可以引起Ab分子自身發生構型改變,使Fc段的活性表現出來。
二、C區的功能
(一)激活補體(表現出多種效應功能)
1.IgG1、IgG2、IgG3和IgM與Ag結合后,發生構型改變暴露CH2和CH3的補體結合點,可通過經典途徑激活補體。
(IgM、IgG1、IgG3能力強;IgG2較弱)
2.聚合的IgA、IgE、IgG4可通過旁路途徑激活補體。
3.IgD不能激活補體
(二)結合Fc段受體
1.調理作用:是指Ab、補體促進吞噬細胞吞噬細菌等Ag的作用。
Ab的調理作用是指IgG(特別是IgG1和 IgG3)、IgA抗體的Fc段與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上的相應Fc受體結合,從而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Ab結合的Ag的作用。
2.Ab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DCC )
指具有殺傷活性的表達Fc受體的NK細胞、巨噬細胞、嗜中性粒細胞等通過識別Ab的Fc段(結合Fc段),直接殺傷被Ab結合的靶細胞。NK細胞是介導ADCC的主要細胞。
3.介導 Ⅰ型超敏反應
IgE為親細胞抗體。其Fc段與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表面的高親和力IgE Fc受體( FcεRⅠ)結合后,如與相應Ag結合,即可促進這些細胞合成和釋放生物活性物質,引起Ⅰ型超敏反應 。
(三)穿過胎盤和粘膜
1. IgG的Fc段可與胎盤母體一側滋養層細胞的FcRn(一種特異性IgG輸送蛋白)結合,從而轉移到滋養層細胞內,并主動進入胎兒血液循環中。這種自然被動免疫對新生兒很重要。IgG是唯一能通過胎盤的Ig。
2. 分泌型IgA可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粘膜,是粘膜局部免疫的最主要因素。
(另外,Ab對免疫應答有調節作用。)
第四節 各類Ig的特性與功能
一、IgG
1.出生后3個月開始合成(3~5歲接近成人水平)。占血清Ig總量的75%~80%(最多)。有4個亞類,半壽期約為20~23天(最長)。是再次應答的主要Ab。
2.分布廣泛(是血液和胞外液的主要Ab),有多種重要免疫學效應,是抗感染的“主力軍”。
3. IgG1、IgG3、IgG4可穿過胎盤屏障,在新生兒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4. IgG1、IgG2、IgG3可通過經典途徑激活補體。
5.調理作用
6.ADCC作用
7.IgG1、IgG2、IgG4 可結合SPA,可用于診斷。
8.中和毒素和病毒(IgG也參與某些自身免疫病和Ⅱ,Ⅲ超敏反應)
二、 IgM(占血Ig總量的5%~10%)
1.單體IgM表達在B細胞表面,是BCR 的主要成分。
2.分泌型IgM為分子量最大的Ig(五聚體),又稱巨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3.比IgG更易激活補體(經典途徑)。
4.天然血型Ab為IgM,參與輸血反應。
5.在個體發育過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Ab,胚胎晚期即可產生,故臍帶血IgM升高可提示宮內感。
6.是初次體液免疫應答過程中最早出現的Ab,是機體抗感染的 “先頭部隊”。血清中檢出IgM提示新近發生感染,用于早期診斷。
7. 只表達mIgM是未成熟B細胞的標志。
三、 IgA
1.分為兩型:血清型IgA :主要為單體,占血清Ig總量10%~15%。
分泌型IgA(,SIgA):為二聚體,有J鏈和分泌片,是外分泌液中的主要Ab類別,主要存在于胃腸道、支氣管分泌液和初乳(嬰兒的自然被動免疫)、唾液、淚液中。(見P42 圖4-10)
2. SIgA在粘膜局部抗感染中發揮重要作用(邊防軍),既可阻止病原體粘附到細胞表面,又可中和毒素。
新生兒易患呼吸道、胃腸道感染可能與sIgA合成不足有關。
四、IgD
1.血清含量很低(30μg/ml,血清Ig總量的0.2%)。半壽期僅3天(與鉸鏈區長有關)。分為膜型和血清型兩種。
2.血清型IgD生物學功能尚不清楚。
3.膜型IgD參與構成BCR,見于成熟B細胞。
未成熟B細胞僅表達mIgM
成熟B細胞同時表達mIgM和mIgD,稱為初始B細胞
活化B細胞或記憶B細胞mIgD逐漸消失
五、IgE
1.血清含量最少(5×10-5mg/ml)。
2.為親細胞Ab,其CH2和CH3結構域可與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上的高親和力FcεRⅠ結合,此后再與抗原結合即可引起Ⅰ型超敏反應。
3.IgE可能與機體抗寄生蟲免疫有關。
第五節 人工制備抗體
(一)多克隆抗體(pAb)是用Ag(含有多種epitopes)免疫動物后,從其血清中提取的Ab。為多種Ab的混合物,故名。
獲得pAb的主要途徑有:動物免疫血清,恢復期病人,免疫接種人群
pAb的優勢是:⑴作用全面(中和、調理、補體介導的細胞毒作用等,在體外容易容易出現凝集和沉淀反應。)
?、苼碓磸V泛,容易制備
pAb的缺點是:⑴特異性不高,易發生交叉反應
?、撇灰状罅恐苽?/p>
(二)單克隆抗體(mAb)是由一個B細胞雜交瘤克隆合成和分泌的抗單一抗原表位的特異性Ab。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采用細胞融合技術使可產生特異性抗體的免疫小鼠脾臟B細胞與長壽的小鼠惡性骨髓瘤細胞融合,篩選出可產生Ab的雜交瘤細胞并克隆化制成。
mAb的Ag結合部位和同種型都相同。因此具有下優點:①結構均一、純度高;②特異性強;③交叉反應少;④效價高(即Ab濃度高);
?、葜苽涑杀镜停纱罅可a。在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上有廣泛的用途。
缺點是:①對人具有較強的免疫原性;②體外抗原抗體結合試驗不易出現可見反應。
(三)基因工程抗體:是即可保持mAb的均一性、特異性強的優點,又能克服鼠源性的弊端的新型Ab。
基本思路是將部分或全部人源抗體的編碼基因,克隆到真核或原核表達系統中,體外表達嵌合抗體或人源化Ab;或培育出剔除自身抗體編碼基因,又敲入人Ig基因的小鼠等動物,通過抗原免疫,再用該動物的脾B細胞與人骨髓瘤細胞融合,即可產生完全人mAb。
1.人-鼠嵌合Ab V區是鼠源的,C區是人源的 Ab。
2.人源化Ab
3.雙特異性Ab
4.小分子Ab
目前,基因工程抗體已成功應用于臨床上,治療腫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例題:
1.Ig分子的基本結構是
A. 由2條不同的重鏈和2條不同的輕鏈組成的四肽鏈結構
B. 由1條重鏈和1條輕鏈組成的二肽鏈結構
C. 由2條相同的重鏈和2條相同的輕鏈組成的四肽鏈結構
D. 由1條重鏈和2條輕鏈組成的三肽鏈結構
E. 由4條相同的肽鏈組成的四肽鏈結構
2. 木瓜蛋白酶水解IgG所獲片段中,能與抗原特異結合的是
A.Fab段 B.Fc段 C.F(ab)2 段 D.pFc’段
E.以上均不對
3. IgM的重鏈是
A.α鏈 B.γ鏈 C.δ鏈 D.ε鏈 E.μ鏈
參考答案
1.C2.A3.E
環球網校友情提供: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ɑ魜y)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餍行砸倚湍X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