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助理醫師考試醫學微生物學復習講義:第5單元噬菌體
更新時間:2013-10-08 15:41:44
來源:|0
瀏覽
收藏


臨床助理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臨床助理醫師考試醫學微生物學復習講義:第5單元噬菌體
第5單元 噬菌體
重點提示
本單元不常考。考生應掌握噬菌體、毒性噬菌體和溫和噬菌體的概念。熟悉溫和噬菌體與細菌遺傳物質轉移的關系。了解噬菌體的形態和化學組成及在醫學研究中的應用。
考點串講
一、噬菌體的生物學性狀
1.概念 噬菌體是感染細菌、真菌、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的總稱,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稱為噬菌體。
2.噬菌體的形態和化學組成
(1)噬菌體的形態有蝌蚪形、微球形和細桿形。大多數噬菌體呈蝌蚪形,有頭部和尾部之分。
(2)噬菌體頭部是由蛋白質衣殼包繞核酸組成,呈六邊形立體對稱。尾部由蛋白質組成,與吸附宿主有關。
3.噬菌體的應用 由于噬菌體結構簡單、基因數少,是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的良好實驗系統。
二、毒性噬菌體和溫和噬菌體
噬菌體感染細菌有兩種結果:一是噬菌體增殖,細菌被裂解,建立溶菌性周期;二是噬菌體核酸與細菌染色體整合,成為前噬菌體,細菌變成溶原性細菌,建立溶原周期。
1.溫和噬菌體 侵襲細菌感染宿主菌后并不增殖,其核酸與細菌染色體整合成隨細菌分裂傳給子代的噬菌體,即溶原性噬菌體或溫和噬菌體。
2.溫和噬菌體與細菌遺傳物質轉移的關系 溫和性噬菌體感染細菌后不增殖,其核酸整合到細菌染色體上,即前噬菌體,隨細菌染色體復制而復制,并隨細菌分裂而分配至子代細菌的染色體中。帶有前噬菌體基因組的細菌稱為溶原性細菌,溫和性噬菌體又稱為溶原性噬菌體。
有些前噬菌體可以使溶原性細菌的表型發生改變,稱為溶原性轉換。若失去前噬菌體則有關性狀發生改變。
3.毒性噬菌體 能在宿主菌細胞內復制增值,產生許多子代噬菌體,并最終裂解細菌,稱為毒性噬菌體。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答題模板2024-05-26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下肢骨折)2024-05-0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脊柱和骨盆骨折)2024-05-03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的概述2024-04-2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必背考點:氣胸2024-03-19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大綱有變,怎么應對?臨床思維訓練營課程免費助力2024-02-20
- 考生必看: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發布2024-02-04
- 好消息!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思維能力測評系統上線了!速來體驗!2023-12-26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2)2022-01-27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1)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