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臨床助理醫師考點:類風濕性關節炎臨表


類風濕性關節炎 $lesson$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是一種累及周圍關節為主的多系統性炎癥性自身免疫病,特征性癥狀為雙側對稱性、周圍多關節慢性炎性病變。臨床表現為受累關節疼痛、腫脹、功能下降,病變呈持續反復發作過程。病理為慢性滑膜炎,侵及下層的軟骨和骨,造成關節破壞,60%~70%患者活動期出現類風濕因子(rheumatiod factor,RF)。
(一)臨床表現 80%發病于35~40歲,女性多見,兒童類風濕性關節炎稱Still病。最常以緩慢而隱匿方式起病。關節表現分滑膜炎癥狀和關節結構破壞癥狀,前者經治療可緩解,后者不可逆。
1.全身癥狀:①Still病:高熱、貧血、脾大、白細胞增高。②成人:早期可有全身低熱、乏力、肌肉痛、手足麻木刺痛等。
2.局部癥狀:多關節、對稱性、依次出現手、腕、膝、肘、足、肩、髖關節受累。局部關節隱痛、壓痛、晨僵(morning stiffness,MS,≥1h意義較大)、腫脹、炎癥5表現漸趨明顯。病情發展:①保護性肌肉痙攣引起關節畸形,關節纖維強直。如手指的“天鵝頸”或“紐扣花”畸形。②肌肉萎縮,肌力減退,關節囊和關節韌帶松弛,關節病理性半脫位或脫位。③關節軟骨破壞,軟骨下骨侵蝕,關節骨性強直。
3.關節外癥狀
(1)皮下類風濕結節:最常見關節外表現,為RA特異性皮膚表現和疾病活動的表現。多位于關節隆突部位及受壓部位的皮下。大小不一,質硬,無壓痛,多對稱分布。
(2)血管炎:可見于任何部位,如皮膚缺血潰瘍、眼鞏膜炎等。環球網校整理
(3)肺:最常見的并發癥是肺間質病變,此外可以并發肺內結節、胸膜炎、肺動脈高壓等。
(4)血液系統:貧血和血小板增多在病情活動期常見。病情穩定,貧血改善,血小板可以恢復正常。可以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甚至貧血和血小板減少,并伴有脾大,稱Felty綜合征,多見于病程較長的RA患者。
(5)干燥綜合征:見于30%~40%患者,表現口干、眼干等癥狀。
(6)其他:心包炎、神經系統受累等,腎臟受累少見。
(二)實驗室檢查 WBC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增加;血沉增快;60~70%RF陽性。
更多信息訪問:臨床助理醫師考試頻道 臨床助理醫師考試論壇 醫師博客
最新資訊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答題模板2024-05-26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下肢骨折)2024-05-0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脊柱和骨盆骨折)2024-05-03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的概述2024-04-2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必背考點:氣胸2024-03-19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大綱有變,怎么應對?臨床思維訓練營課程免費助力2024-02-20
- 考生必看: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發布2024-02-04
- 好消息!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思維能力測評系統上線了!速來體驗!2023-12-26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2)2022-01-27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1)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