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助理醫師考試輔導:消化系統疾病治療(3)


臨床助理醫師考試輔導:消化系統疾病治療(3) $lesson$
腹瀉藥物治療
(1)控制感染
1)水樣便腹瀉患者(約占70%):多為病毒及非侵襲性細菌所致,一般不用抗生素,應合理使用液體療法,選用微生態制劑和黏膜保護劑。如伴有明顯全身中毒癥狀不能用脫水解釋者,尤其是對重癥患兒、新生兒、小嬰兒、衰弱患兒(免疫功能低下)可酌情選用抗生素治療。
2)黏液、膿血便患者(約占30%):多為侵襲性細菌感染,應根據臨床特點,針對病原經驗性選用抗菌藥物,再根據大便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進行調整: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耶爾森菌、鼠傷寒沙門菌所致感染常選用抗G一桿菌抗生素及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假膜性腸炎、真菌性腸炎應立即停用原使用的抗生素,根據癥狀可選用新青霉素、萬古霉素、利福平、甲硝唑或抗真菌藥物治療。
(2)腸道微生態療法:有助于恢復腸道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和侵襲,有利于控制腹瀉。常用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糞鏈球菌、需氧芽胞桿菌、蠟樣芽胞桿菌制劑。
(3)腸黏膜保護劑:能吸附病原體和毒素,維持腸細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與腸道黏液糖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強其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擊,如蒙脫石粉。
(4)避免用止瀉劑:如洛哌丁胺,因有抑制胃腸動力的作用,增加細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對感染性腹瀉有時是很危險的。環球網校整理
(5)補鋅治療:對于急性腹瀉患兒,應每日補充鋅制劑,可縮短病程。6個月以上嬰兒補充鋅元素每日20mg,療程10~14天;6個月以下嬰兒補充鋅元素每日lOmg,療程10~14天。
對遷延性和慢性腹瀉治療:因遷延性和慢性腹瀉常伴有營養不良和其他并發癥,病情較為復雜,必須采取綜合治療措施。積極尋找引起病程遷延的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切忌濫用抗生素,避免頑固的腸道菌群失調。預防和治療脫水,糾正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此類病兒多有營養障礙,繼續喂養(進食)是必要的治療措施,長時間禁食對機體有害。
更多信息訪問:臨床助理醫師考試頻道 臨床助理醫師考試論壇 醫師博客
最新資訊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答題模板2024-05-26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下肢骨折)2024-05-0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脊柱和骨盆骨折)2024-05-03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的概述2024-04-2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必背考點:氣胸2024-03-19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大綱有變,怎么應對?臨床思維訓練營課程免費助力2024-02-20
- 考生必看: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發布2024-02-04
- 好消息!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思維能力測評系統上線了!速來體驗!2023-12-26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2)2022-01-27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1)2022-01-27